几个月连上热搜,它真的,太上头!

1

周五晚上八点,我关上灯,打开投影仪,抱着我最喜欢的抱枕,瘫倒在沙发上,虽然此刻的我肯定没什么坐相,但脑海里还是不受控制地飘过一句对自己的赞叹“优雅,真是优雅”。

我一边打开视频播放器,一边回复工作消息“好的,收到,没问题”,但最想说的却是“有什么事儿周一再说”,最好再加上霸气的一句“这是通知,不是商量”。

如果你也在追《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大家爱称它为“二喜”),应该已经会心一笑了,以上内心OS都是这部综艺里“少爷和我”作品里的梗,它让我在很多烦恼的苦日子里,尝到了快乐的甜蜜,甚至还磕到了很多糖。

不夸张的说,“二喜”是我近几个月来每周的期盼,也是每周的欢乐源泉。上周六总决赛结束了,我还有点小失落,以后的周五该怎么过?只能一边等“三喜”,一边N刷“二喜”了。

就像去年的冬天,“一喜”收官之后,我也在频繁N刷精彩的作品,同时盼着“二喜”快快到来。

不过,看完“二喜”的心情又不太一样,看“一喜”的时候更多是沉浸在不问缘由的快乐里,快乐就完事了,但对“二喜”,我在好笑之余,还感受到了“玄机”。

“玄机”在于走过这一季,如果把多个作品连在一起看,还有一种拍大腿叫绝的震撼。这种“玄机”叫做成长。

2

比如胖达人2的作品,就很像一部渐入佳境的成长连续剧,我狠狠地代入了我自己,弹幕里也有不少网友在说“这演的就是我啊”。

我最喜欢的是《进化论》,讲的是从猿到人的进化,猿猴从蒙昧无知到学会思考和不断获得智识成长,再到突破自己想要去“月球背面”,开创一片新天地。

这个作品的主题直抒胸臆,是成长,隐喻了每个人类新生命都要走过这样的成长历程,从懵懂到懂得,从只为了获得本能的愉悦到喜欢上开启智慧的充实,在憧憬抵达新天地之前,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胖达人2的下一部作品是《天台告白》,外壳是现实主义题材。告白失败,学业不顺,是不是很熟悉?几乎每个人都体会过不被满足的失落和挫败,但这也是成长必经的阵痛,我们得学会面对失败,跟挫折作伴。

所以《天台告白》是《进化论》成长内核的延续。

第三部作品《当一个龙虾人决定去》又回到了超现实主义,讲的是外来物种龙虾人在地球上的生活。

他无法适应和融入地球,就像“剪刀手爱德华”一样,龙虾人伸出的是钳子,无法握住地球人伸出的手,注定格格不入。龙虾人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开始怀疑“虾”生。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孤独又自我怀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都是龙虾人,它隐喻的是我们身上总有无法适配这个世界的部分,但又渴望被接纳,被拥抱。

龙虾人的故事是成长主题的进阶,在跨越了《天台告白》里隐喻的外部世界挫折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处理内心的冲突,要努力接受自己的“特别”。

接纳的方式不是切割掉自己与众不同的钳子、变得跟其他人一样,而是要跟自己握“钳”言和,接受“跟别人不一样也没关系”。

总决赛的《恐龙家族》可以说是胖达人2成长系列的最后闭环,故事的主角虽然是人类,却被恐龙收养,恐龙爸妈一直千方百计地让他相信,他是只霸王龙,没有长成恐龙的形态是因为成长速度不一样。

看到这的时候,我想到了“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他们的初衷没错,但对于孩子来说,却可能是无形的压力,我们可能无法成为人中龙凤,我们没能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也不想活成别人认为我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就像戏里的人类最终还是鼓足勇气宣告,他永远不会成为爸妈口中的霸王龙,他要离开父母,要去追求自己选择的人生。

到此,胖达人2用决赛作品把成长主题推向了极致,成长的终极目的不就是发现自己是谁,明白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吗?

我们从猿变成人,我们进化;

我们体验了青春的挫败和失落,我们长大;

我们历经步入社会无法融入、无法自我接纳的挣扎,我们成长;

而最终我们还是要从失败中爬起来,在挣扎后跟自己和解,之后再义无反顾地奔向自己想要的人生,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我们升华。

3

如果说胖达人2的作品内核是成长,那另一组选手“某某某”的作品内核可以对仗的看做是生命的意义。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他们几乎在每一个作品里都揉进了“死亡”元素。

《饭局往事》的故事引子是三兄弟的父亲去世,故事的走向发展成热血手足情,但可以看做是每个人对待死亡的应激态度和对待生命意义的无意识反应。

《复活军团》这部作品更直白一些,故事主线是几位好友发现室友写下了遗书,想要结束生命,于是他们做了一场戏,想不露声色地帮他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无论是“对别人有价值”,还是热爱的摇滚乐,甚至是一只需要他照顾的小狗,都可以成为生命的羁绊,这是对死亡和生命意义思考的开端。

到了《遇人不赎》,用了超现实主义形式,故事主角看似是被海盗绑架需要赎金才能获救的人质,实则是身患重病跟死神搏斗的病人,这部作更深入的挖掘了生命意义——被爱、跟他人的联结就是活下去的理由。

最后的决赛作品《再见老张》,男主角最大的心愿是过世的父亲能参加他的婚礼,天使满足了他的心愿,让过世的父亲老张附体到男主的朋友身上,以另一种形式出席了儿子的婚礼。

父亲在人世停留的时间有限,儿子最终还是要是跟父亲告别,但这一次告别他不再感到遗憾,因为他已经跟父亲的死亡和解。他明白了,不忘记你爱的人,就是生命的意义。

这些作品串联起来看,一部部递进,也是一层层揭开生命意义的面纱,很妙。创作者和作品一起成长,理解死亡,才更懂“生”的意义。

其实在“二喜”的舞台上,很多作品都有延续的成长性,“小婉和管乐”作品里的女性友谊,“少爷和我”丝丝相扣的“刘波er宇宙”都是。

4

而“二喜”的成长性,也不仅体现在“妙”作上,还有很多“妙”人。

今年我最喜欢的演员是闫佩伦,淘汰后他做了助演,参与了很多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他可以是来自东北的三叔,也能穿越过去扮成许仙,还能化身成7秒记忆的锦鲤,总之,每个角色都拿捏到位。

虽然他扮演的都是“小角色”,戏份不重,但都能四两拨千斤,画龙点睛,制造了连连惊喜。这是演员成长性的最佳体现了吧?不断突破自己的创作边界,什么都能演,还什么都能演得好。

我记得“某某某”在节目里说过作品要突出角色的人物弧光,而“二喜”无论是作品还是演员确实都展现了自己的弧光,有变化有成长,它们都经历了一条虽然曲折却不断上扬的弧线,绽放了光芒。

5

其实对于从“一喜”开始就喜欢上节目的我来说,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节目本身也在成长。

“一喜”结束后,节目中的一些优秀演员就已经出圈了,我在线下看过王皓的话剧,还看过宋木子、大锁和合文俊的sketch演出,真的值回票价!

如果不是因为喜剧大赛,他们可能还是一直默默无闻,难有实现梦想的机会,而观众们可能也会错过解这些宝藏创作者和演员的机会。

今年的“二喜”更进一步,为了给选手们“找工作”,马东老师在决赛邀请每位导演都填了一份“给活儿”承诺书,让他们选出自己喜欢的演员,一定要给喜欢的演员一份工作,马东老师还不停cue导演们记得填写承诺书,还要当场大声念出来,像宣誓一般。

“二喜”的热忱和负责真的让人感动,在任何职业领域都难拿到offer的当下,能被这样认真对待,它真的,我哭死。

喜剧大赛已经不只是一场比赛,一个节目,更是一个一起成长的大家庭,挖掘和培养演员以及创作者,把他们输送到更广阔的舞台上,关心他们未来的发展。

这也是我更加期待“三喜”的原因,它不停生长,一直进步,相信明年能看到更多鲜活优秀的演员,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喜剧的目标是成长。在看过、笑过之后,它留给我的不只是快乐,还有很多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如果还没看过“二喜”,我倾情安利大家立刻马不停蹄地刷起来,毕竟在岁尾这么不寻常的压抑气氛里,我们真的太需要笑一笑了,也太需要一点不费劲的快乐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二喜##头条喜剧人#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著有图书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天台   龙虾   告白   喜剧   演员   父亲   意义   生命   故事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