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36计:外星人的阿福头,意大利不赢就死?

有人说,足球是现代的微型战争,是这个和平年代里,人们了解战争的最佳窗口。

球场如战场,时空争夺,攻守博弈,球员和教练,便是绿茵场上的将帅。球场上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双方技战术的比拼、体能的对抗,更是心理与智慧的较量。

足球场上的36计,可以是主教练的一种战术、一种战略,也可以是球员的小计策、小花招,甚至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盘外招。毕竟,足球不止是打打杀杀,更是尔虞我诈。

【五、并战计】

①偷梁换柱

暗中调包,蒙混欺骗,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偷梁换柱意为在不知不觉中,偷偷用某种东西换走对方的另外一种东西,假的换走真的,坏的换走好的,损人利己。



1998世界杯,东道主的身份让法国在夺冠道路上获得了不少便利。20年后,法国足球传奇、前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亲口承认了那届世界杯的些许猫腻。

1998年,世界杯第一次扩军32队,更加规范的赛制和早早确定的赛程,让东道主制定了出一套通往决赛的方案。

由于卫冕冠军确定分在A组,所以只要法国进入C组并且两队都拿到小组第一,就能避免与强大的巴西提前相遇。

最终,巴法成功会师决赛,罗纳尔多赛前昏厥成了世界杯历史上又一桩悬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法国三球完胜魂不守舍的巴西,登上世界之巅。

“当你在家门口承办世界杯时,你当然希望能享受一些特殊待遇。实话实说,这些小伎俩经常出现,直到我们觉得无聊为止。”

如果两队提前遭遇,如果法国对阵的是一个健康的“外星人”,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②指桑骂槐

强者控制弱者,用警戒的方法进行诱导,使其顺从。

指桑骂槐是一种反面诱导的计略,利用警告等暗示手段旁敲侧击,驱使对方服从管制。



作为队伍的指挥官,必须做到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否则便是一盘散沙。从严处理个别反面典型,以此警示不服之人,震慑全军,进而树立威信、统驭人心。即所谓的“杀鸡敬猴”。

古往今来,大赛前弃用大牌的故事屡见不鲜,成功如法国弃用坎通纳、吉诺拉,失败如阿根廷弃用国米帮者,比比皆是。

2002世界杯前夕,被排除在大名单外的罗马里奥泪洒发布会,一向孤傲的“独狼”甚至低声下气地恳求主教练斯科拉里带上他。

在斯科拉里看来,不服管教的罗马里奥是更衣室的一枚定时炸弹,独狼之名不仅源于球场,场下的罗马里奥同样桀骜不驯、特立独行。

当时,巴西全国上下甚至包括总统都在为独狼求情,但铁腕治军的斯帅丝毫不为所动。虽然年已36岁,但罗马里奥却是球队的预选赛头号射手,那几年桑巴军团战绩动荡低迷时,正是他的一个又一个进球将巴西送进了决赛圈。

最终,3R领军的桑巴军团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7战7胜,实现了五星连珠的恢宏伟业。

8年后,相似的剧情再度上演。南非世界杯,邓加弃用了包括小罗、阿德、帕托在内的一众球星。要知道,当时小罗刚刚在米兰打出了一个无比出色的赛季,15球19助攻的两双成绩单虽不比巅峰,却比邓加钦定的三叉戟卡卡、罗比尼奥、法比亚诺都要亮眼。

然而,球员时代便以铁血闻名的邓加,对于小罗的自由散漫极其反感,认为后者的私生活会在世界杯期间带坏队内的年轻球员。毕竟,4年前巨星云集、坐拥“魔幻四重奏”的豪华巴西,正是因为缺乏纪律、治军不严而早早出局。

于是,不愿重蹈覆辙的邓加力排众议,组建了一支更加功利、务实的球队。然而,天才匮乏、缺少灵感和想象力的巴西却在与荷兰的强强对话中败下阵来。

当比分落后的足球王国只能换上尼尔玛、格拉菲特这种草根前锋时,不知邓加是否会怀念那个被他抛弃的精灵。

③假痴不癫

宁肯装作无知而不采取行动,不可故作聪明而轻举妄动。

假痴不癫意为表面上装作笨拙,内心却非常清醒,以便麻痹对手、隐瞒真实意图,积蓄力量,待机而动。



“我从没见过一个像我这么搞笑的球员。”作为可能是足球史上最具喜剧天赋的运动员,托马斯-穆勒看似逗比,实则暗藏杀机。

2014世界杯淘汰赛,5名德国球员站在球前,似乎是在商量一个任意球战术。

只见施魏因斯泰格假跑佯攻,紧随其后的穆勒突然跪倒在了球前,正当阿尔及利亚人琢磨着“今天也不过年这货难道是想要红包”的时候,“二娃”立刻爬起身冲向人墙,只是克罗斯挑传过顶失败,辜负了前者行为艺术般的表演。

计是好计,演员是好演员,但克罗斯的传球实在太烂,让自愿豁出老脸的穆勒沦为了笑柄。

2002世界杯,罗纳尔多著名的“阿福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据“外星人”自己说,这是为了让外界把注意力转移到他的发型上,而不去谈论他的伤病。

“这个发型实在太糟糕了,我要向全世界所有的妈妈们道歉。”事实上,顶着“阿福头”的大罗包揽了巴西队半决赛和决赛的全部进球,率队登顶的同时以8粒进球囊括世界杯金靴银球。

④上屋抽梯

假装给敌人便利,诱使其盲目前进,切断其应援之路,置敌人于死地。

上屋抽梯是指引诱对手进入圈套,使其进退无路,只能束手就擒,可用之于人,也可用之于己,例如著名的“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



“足球无关政治。”与其说是一句宣言,不如说更像一种美好的期许。1934世界杯,便是一届笼罩在法西斯阴影下的赛事——足球沦为了掌权者的政治工具,无处不在的幕后黑手干预着球场内外的一切,其中最耸人听闻的,当属那份传说中的“死亡电报”。

据传,东道主意大利在决战前收到了国家元首墨索里尼发来的加急电报,上面赫然写着“不夺冠,就去死!”

然而,这份电报并没有激励球员,反而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几乎全队发挥失常的意大利在决赛中率先丢球,直到终场前10分钟才扳平比分。幸运的是,加时赛他们成功逆转,捧起了金杯。

赛后,人们看到了意大利球员疯狂庆祝,却不知道他们庆祝的不仅仅是奖杯,更是劫后余生。

事实上,意大利每次登顶世界之巅,几乎都伴随着负面消息。1982年,深陷赌球丑闻的蓝衣军团一路逆袭夺冠暂且不提,2006年,电话门事件的曝光再一次将意大利足球推向风口浪尖。

包括尤文、米兰在内的数家意甲豪门牵涉其中,多名国脚遭到法院传唤,就连主教练里皮也险些在世界杯开始前辞职。对意大利人来说,似乎只有夺冠才能为他们赢得“减刑”。

和24年前一样,丑闻并没有击垮意大利,反而让整支球队空前团结,里皮成功激发出了全队的斗志,队长卡纳瓦罗则完美代表了这支球队的风骨——坚韧、刚毅、无所畏惧。

7场比赛仅丢2球(1乌龙1点球),无懈可击的防守,多点开花的进攻,众志成城的蓝衣军团再一次完成了自我救赎。

⑤树上开花

用诡诈的方法布成阵势,装作声势浩大的样子,造成敌人误判。

树上开花是指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制造种种巧妙、逼真的假象,虚张声势、示强于敌,从心理上震慑对手,使之不敢贸然来犯。



2014年1/4决赛,苏尼加臭名昭著的背后犯规直接断送了内马尔的世界杯梦想,志在登顶的东道主瞬间慌了神。

那一年的内马尔对巴西有多重要,相信看过比赛的球迷再清楚不过。中前场人才凋零的桑巴军团,进攻完全依靠内马尔的个人能力和中后卫的定位球,足球王国从未在哪届大赛上如此依赖某一位球星,更何况这名球员年仅22岁、第一次参加世界杯。

半决赛前,不断有媒体披露“内马尔不想错过在家门口踢决赛的机会,将寻求打封闭带伤上阵”。巴西方面也频频放出烟雾弹,一边对前者的伤情避而不谈,一边放出消息:内马尔将会出现在对德国队的比赛中。

显然,东道主是想营造一种内马尔复出的假象,以此震慑对手,打乱其赛前部署。谁知,德国人根本不为所动。

比赛当天,内马尔确实“出现”了——现场无数球迷戴上了内马尔头像的面具,就连巴西球员也在奏国歌时高举内马尔的10号球衣。失去攻防两大核心的桑巴军团没有如外界预期般收缩防线、稳守反击,而是从一开场就发起猛攻,试图凭着主场的滔天声势先声夺人。

然而,在顶住了雷声大雨点小的一波流后,摸清对手底细的德国开始发力,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⑥反客为主

利用某种机会或条件,使对峙双方的地位发生变化,变被动为主动。

反客为主意为寻找机会变客为主,争取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循序渐进是实施此计的要诀。



1958世界杯,马拉卡纳惨案8年之后,巴西又一次站在了距离冠军最近的地方,这一次他们决赛的对手,是东道主瑞典。

决赛,加林查一次次肆虐着瑞典队的防线,用两脚几乎一模一样的传中助攻瓦瓦破门;17岁的贝利独中两元、挑球过人凌空抽射打进了那届赛事最经典的一球。巴西人精湛的脚下技术、华丽的进攻配合甚至赢得了东道主球迷的喝彩。

“在巴西打进第5球后,我再也不想防守贝利了,我只想给他鼓掌。”足球王国之名由此流传开来。

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16年后,飞翔的荷兰人同样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

1974世界杯决赛,橙衣军团vs德国战车,全攻全守vs自由人,“开场不到一分钟,克鲁伊夫便在全队连续16脚不间断的传递中突入禁区赢得点球,从0-0到0-1,德国人甚至连球的影子都没摸着。

随后,绝不甘心主场失利、以铁血意志著称的德国人开启大举反攻。突然之间,荷兰人也不再进攻,而是开始了连绵不断的传倒,似乎是在羞辱对手。

“这不是我们有意采取的战术,我们只是忘记了要去打进第2球。”随后便是布莱特纳点射扳平,盖德-穆勒反超比分的故事了。

荷兰赢了开局,西德赢了终章,荷兰赢得了全世界,但西德赢得了冠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意大利   世界杯   穆勒   巴西   球员   法国   东道主   外星人   军团   决赛   足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