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黄马褂的李鸿章漫步纽约街头,老泪纵横的说道:我大清晚矣

1896年8月,李鸿章带着使团来到美国纽约,当他的乘坐的游轮快到达目的地时,码头两岸人山人海的站满了美国人,这时,美国的军舰也奏响了音乐礼炮。美国人手舞足蹈的呐喊欢呼着。

李鸿章访美照片

李鸿章乘坐的轮船到达码头,只见,他乘坐的轮船上插满了大清朝的旗帜,甲板上也站满了大清朝的士兵。


鞭炮噼里啪啦的作响,上百人吹响号角,船上奏响了属于大清朝的音乐,这时身高183,身穿一件黄马褂,头戴红缨礼帽的李鸿章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挺胸的从轮船下走下。


此前,李鸿章已经出使了沙俄、德国、英国、美国是他的最后一站,他在各国都受到了高规格的待遇,但在美国可以说是更为隆重。


李鸿章到来的这天,美国纽约街头是人山人海,记者、礼炮队伍、军部、警队,还有豪华的马车队伍排了好长的队伍,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也率领了本国的要员亲 自接见李鸿章。


对于当时的大清朝,世界各国对他其实都很不屑,毕竟当时的大清朝都曾是各国的手下败将,但李鸿章的出使,为什么会引起各国的重视呢?


只因为李鸿章是外国人眼中的“东方俾斯麦”,俾斯麦在当时的欧洲政坛上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有着“铁血宰相”的美称,而对于李鸿章这位东方的“俾斯麦”,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纽约时报》特地发文,声称美国民众都希望看一眼这位统治人口数量超过整个欧洲人口总和的清朝大臣究竟是怎样的。


此时的李鸿章,正经历了洋务运动的惨败,他一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之后又与日方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国内民声四起,怨声载道,认为李鸿章签订的这个丧权辱国条约,简直是无 能 卖 国的行为。


为了平息民生,慈禧太后派出李鸿章出使各国,也是为了先避避风头,李鸿章经历过此事,也了解了自己国家的虚弱。想出使各列强国,吸取经验。

当李鸿章坐着马车来到纽约街头时,看到街道上满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街道两边的人们穿着“奇装异服”热情的欢呼呐喊,而不像大清国要时时注重礼仪修养。当时的美国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他们各个方面都很前沿,李鸿章看着路两边二十几层的大楼,马上都是水泥铺成,心里不禁的感叹。


而李鸿章在美国人眼里也是同样的新奇,他们眼里 这位70多岁的老头,满身都是满满的时尚感,厚底潮靴红缨帽,还留着长长的辫子。身上的一件黄马褂在满是黑色西服的美方代表中显得格外耀眼。


美国民众猜想眼前的这位时尚老头,肯定就是慈禧太后的丈夫,以为李鸿章是大清王朝的皇帝。


他们互相视对方为一个新的世界,因为不同的文化代表不同的人。

李鸿章被安排在美国最奢华的一家酒店-华尔道夫酒店,他成为了历史上第 一位下榻这家酒店的华人。


当工作人员带领他来到一间“小房子”时,李鸿章很是纳闷,不知眼前的这群人带着他在这间没有窗户的“小房子”要干嘛,正当疑惑时,这间“小房子”突然自动往上升,吓了李鸿章一大跳。他看看旁边的外国友臣各个都坦然自若,就像很平常的一件事,毫无惊奇,后来李鸿章才知道那间“小房子”名叫电梯。

华尔道夫酒店

李鸿章在美国停留了十天左右,他首先去祭拜了前美国总统格兰特墓地。并同格兰特妻子与儿子晚上聚宴。随后又走访了美国的华人街。


当时,李鸿章还带火了一道菜,名曰:李鸿章杂烩,相传,李鸿章出使各国期间,害怕自己吃不习惯各国的饮食,便决定带上了自己的厨师与食物,李鸿章在访美期间要宴请美国的贵宾使臣,席间美国人将中国菜吃了个精光,这时李鸿章带来的食物也所剩无几了,超出了预算,这时李鸿章心生一计,命令厨师把剩下的菜品全部汇在一起制作了一道菜,上完菜后,美国人对这道结束菜评价出奇的好,都询问到这道菜的名字,李鸿章随口说道:李鸿章杂烩。


此后,李鸿章杂烩一菜,便在纽约的华人街火了起来,至今还有这道菜品。当时美国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李鸿章所带来的食物:燕窝就是燕子的口水,鱼翅就是他们美国人处理生鱼时扔掉的软组织。还有白米饭,这种“奇特”的吃法让美国人看的是好生好奇。


行程快结束时,李鸿章还参加了当地著 名教会组织的弥撒布道及大型欢迎会,并且还上台发表了演讲,演讲中他拿中国的孔子与美国人所信仰的基 督 教做了比较。


之后他接受《纽 约时报》的采访,采访中记者向李鸿章提问: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让您最感 兴 趣的是什么?


李鸿章思索了片刻说道:贵国的每件事都让我感到欣喜,让我最难忘的也是最惊奇的是那些高楼大厦,有二十多层的高楼大厦,无论是在我大清国还是我出使过的欧洲列国,我都没有见过这样的高楼,你们建造的非常棒,可以抵御一切的抗风暴雨,在我大清国恐怕是建造不了这样的大楼,就算是建造了突如其来的台风也会把它们吹倒。也没有你们那样的电梯。


说到这里时能看到那具垂老的身体下饱含泪水的心。


到最 后时,李鸿章还通过美国报纸呼吁大家来中国投资。


李鸿章说道:我相信美国报业能够帮助我们将《排华法案》废除,我们中国政 府很欢迎任何国家来我大清国投资,你们可以提供资本和技术,但铁路这些的管理权必 须由我们国家政 府控制,我们必 须维护国家的主 权。


采访完后,李鸿章站起身,向台下的记者们礼貌的鞠了躬。


就当时李鸿章在美国发表过的讲话而言,他的见识不比一百年后的人低多少,在当时对中国社会的问题,有着很清醒的认识。

美国报纸中的李鸿章

这次的美国之行给了李鸿章最直观的震撼,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个配有省时省力的升降电梯,一条条宽阔又平整的马路,庞大的工业生产力,国民不再是只依靠种田来填饱肚子,教育不分男女。


这一项项事件冲击着李鸿章的耳目,相比自己的国家,还是要靠农业来维持国运,如果是个丰收年那大家伙都不饿肚子,如果是灾年那就又是饱经风霜的一年,很多国民还是要依靠苦力换取钱财,不然就没有出来。


清朝自入关之后,共传位12位皇帝,当时也迎来了康乾盛世,那时,无论是疆域还是经济都走向了巅 峰。然而巅 峰之下固步自封也让他错过了西方的工业革 命。所以才有后来各国的欺凌。


尤其是李鸿章那句“我大清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造出这样的高楼”,的心酸,是啊,当时看着美国经济繁荣想想自己国家的老百姓还生活在只能遮蔽风雨的茅草屋中,或许在那一刻他明白大清国已经病入膏肓,深刻体会到了有多么无 能为力。

大清时期的劳苦大众

3年后,李鸿章一边吐 血一边签订了《辛丑条约》,2小时后,与世长辞。此后“卖 国 贼”的标签就在他身上抹去不掉,他是晚清时期最负盛名的外交大臣,也是亲手签署了卖 国条款的人。


也有人说李鸿章只是清王朝那幢破房子的“裱糊匠”,是慈禧的背锅侠,是被那个时代裹挟的读书人,但历史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的一生也是,借用书中的一句: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需要多大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俾斯麦   马褂   老泪纵横   杂烩   纽约   欧洲   高楼大厦   美国人   美国   轮船   清朝   说道   街头   房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