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积电赴美设厂,对中美科技竞争格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引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富士康赴美建厂,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还亲自出席奠基仪式。

结果怎么样?

不是我唱衰台积电赴美,而是事情就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

亚利桑那什么地方,严重缺水。

而芯片制造,却需要大量的水。

电那里是不缺的,可水怎么办,从遥远的大海里净化然后抽过去吗,还是要争抢当地的居民以及农业用水?

再有4纳米3纳米,有意义吗?

这是产业工厂,而不是科研实验室,造出来的东西是要面对市场的。

台积电的客户是谁,是芯片设计和制造商,芯片设计和制造商的客户是谁,是电子产品成品制造商,电子产品制造商的客户是终端消费市场。

说白了,技术在产业层次是需要为市场服务的。

可这么先进的制程,造出来的成本是多少,那还不得高到天上去。

那这么贵的产品,谁会买。

再有,这种制程进步,会对电子产品成品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吗?

4纳米难道就能比5纳米高到天上去?

为了那么点儿提升,就要让市场付出那么高的价格,谁会接受?

所以,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不能说毫无意义,反正是没人愿意出那个冤枉钱。

不信去看看,现在电子产品市场,除了极个别的对制程极为敏感的芯片采用的是新制程,销量最大用途最多的仍然还是在用20纳米层次的老制程。

台积电知道这一点吗,当然知道。

所以台积电才会跑到那里去搞那个还只存在纸面上的4纳米,而不是把现成的已经投产的5纳米的成熟制程给整体搬过去。

企业,终归是要讲究挣钱的。

要是把正在生产的5纳米生产线搬过去,那很快就会黄了。

而介于美国压力,台积电又不得不配合,所以就搞个什么还在研究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正式投入生产的远期未知数去捧捧场。

半导体产业之所以形成现在的地域布局,那都是有极其深刻的产业联动内因的。不是谁动动嘴皮子施加一下政治压力就可以轻易扭转的。

台积电,甚至即便台湾半导体产业整体,一旦为了政治因素而整体搬迁到美国,那也是谁去谁死,都去都死。谁出了台湾附近那个圈子谁就死,都不用美国动手,单是因为商业竞争就会很快死掉。

根本不可能会有例外。

为什么,因为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成品生产国。

而,美国,连苹果,说要从中国转移出产能,都只愿意向印度和东南亚搬迁,都不愿意搬回美国。

芯片,说白了就是个零部件,无非是这个零部件不太容易制造,但是再不容易制造的零部件,最终也是要集中到成品制造商那里去的。

再有就是,除了下一个风口,现有的电子产品市场,基本上已经不需要太大的进步了。

不是技术上不需要了,而是市场需求没更高的需求了。

电脑性能基本已经过剩了,手机性能基本上也开始过剩了。

至于接下来的风口,人工智能,这个倒是需要新制程,可是还是那句话,5纳米和4纳米能有多大区别。而到了自动驾驶车规芯片,就更不能用最新制程了,甚至必须使用不能太小的制程。

台湾半导体产业,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这些道理,不但台积电明白,台湾高层明白,美国高层也明白,甚至只要是跟这些稍微有点儿关联的人都明白。

既然都明白还这样干,其实就跟富士康当时跑到美国去高调建厂一个道理,先把钱花出去。

大厂不怕花钱,就怕断了挣钱的门路。

遇到压力,花钱买路条,这是商人的传统。

把钱花了出去,路条到了手,至于剩下的,厂建不建的成,就到时候再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路条   中美   台湾   美国   纳米   成品   电子产品   制造商   格局   芯片   竞争   产业   市场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