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爱源的一些情况

本文选自《五台文史资料 第4辑》第118-120页,1990年10月出版。作者,白俊杰

主要责任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五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杨爱源,字星如,号革非,五台县上门限石人。其父辈兄弟三人,老大杨彬、老二杨彤、老三杨彰,杨爱源的父亲是杨彰。老兄弟三家共有土地一百余亩,雇人耕种,产粮按三股均分;后来还经营“增庆源”、“德厚泉”两座酒坊,他家的商号叫“月顺堂”。

杨爱源兄弟五人,姐妹三人,他从小就过继给大伯父杨彬为子。幼年时,在照吞口村周丕令先生创办的私塾读书二年。十六岁时,父令其务农,经私塾的先生打劝,才准于升学。当时,他看到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遂投笔从戎,考入清河陆军小学校。一九零七年,入保定陆军速成班第二期学习,后在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


杨爱源回山西后,历任晋军排、连、营、团、派、师、军长等职,军街是二级上将,阎锡山视为肱股。一九二七年北伐期间,杨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右路副总指挥,出兵石家庄与奉军屡战于定县、望都一带,后因援兵不至,撤回山西。

奉军退至关外,杨爱源被任命为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一九三零年,蒋冯阎大战失败后,阎逃大连,杨爱源任山西清乡督办,与徐永昌、孙楚等共揽山西大权。一九三一年九月,阎由大连返晋后,任太原缓靖公署主任,成立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委任杨爱源为主任委员。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杨任第六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兼新军总指挥。太原失守后,阎锡山部队转移至临汾后,杨负责指挥晋南部队,并兼管各县行政事宜。一九三八年二月十六日,阎锡山在襄陵县温泉成立民族革命同志会,杨爱源被选为第一届高级干部委员。

一九三九年,杨任第二战区二级上将副司令长官。杨还曾任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侯补执行委员和第六次全会执行委员。


杨爱源担任国民党高级将领后,他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些善事。一九二零年天大早,粮食欠收,多数农民少吃缺穿,难以度日。他得知这事,亲自给大伯父(过继之父)杨彬写信,劝其将自已家中积存的粮食四千余斤,无偿地支援了本村农民。当他大伯去世后,门限石农民悼念挽联这样写着:“博施济众,乡人共被裔泽,教子成名,晋民悉赖安宁”。

一九三零年,第二高小(耿镇)学校经费不足,教学困难,杨爱源得知后;他带头捐资五百八十元,并呼吁在太原工作的五台县二区军政人员,每人捐助一个月的薪金。这样,共捐款一万余元。同时,成立了保管会,让保管会负责保管,并监督使用。

在抗日战争期间,杨爱源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很拥护,支持抗日救国。他和妻子徐秀如为了抗日救亡,拿出二百元支援了晋察冀边区政府,受到抗日政府的好评(五台烈土陵园有照片和纪念说明)。同时,杨爱源和其胞弟杨爱奇,接受了八路军的教育,将其经营的“德厚泉”商号大部财产献给五台抗日政府,创办了贸易局,其弟杨爱奇被推选为五台县的县议员。

杨爱源对八路军的看法某些方面是正确的。他担任阎锡山随营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时,在开学典礼大会上说:“我们的军事能力的军队,顶不住政治能力军队,政治能力的军队,顶不住‘主义’能力的军队。共产党的八路军就是‘主义’能力的军队,打不散、扑不灭,我们不如人家,要好好地向人家学习……”。一九四七年春天,共产党派杨爱源的五弟杨爱奇到太原做城市敌工工作,被敌发现,杨爱源采取先发制人手段,将五弟亲自捆绑起来,送交太原宪兵司令部看管起来。之后,杨爱源指示其妻和女儿们,经常到宪兵司令部探望,避免了阎锡山“三自传训”的袭击,保存了我方在太原做工作的力量。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杨爱源改任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一九四八年杨受阎指派,到北平、上海、南京、以交涉给养为名,结算阎锡山在各地的企业资金。随后,逃往台湾,任蒋介石总统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于一九五九年死于台北市浔。

(作者生前是五台县民革支部成员、县政协联系人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司令部   门限   保定   太原   山西   上将   军队   能力   委员会   情况   政府   杨爱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