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这届年轻人”吧

“这届年轻人”实在是太忙了!忙到令人心疼。

作为社交媒体上的常驻人士,他们明明年龄不大,却已经在互联网的词条里尝尽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这些词条里的“这届年轻人”,前脚刚刚“被精致穷毁掉”,后脚又开始“半夜捡起垃圾”:

上一秒还在冒着“猝死”的风险熬最晚的夜;下一秒就开始泡枸杞、喝人参水养最贵的生:

在这一固定词条之下,“这届年轻人”正在以平均每天三次的频率、看我七十二变的身姿,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一时间,似乎人人都在围观“年轻人”,研究“年轻人”,研究他们的表情包、网络语言、交友方式、职场风格……试图搞清楚标签下的他们到底有多神秘。

“这届年轻人”招谁惹谁了?为啥大家都在关注“这届年轻人”?

你真的认识“这届年轻人”吗?

乍一看,关于“这届年轻人”的内容五花八门,话题层出不穷,但细品,其“配方”无外乎这么几类。

最常见的是对年轻人当下的状态下“论断”:年轻人秃了,年轻人宅了,年轻人开始相亲了,年轻人相亲都找不着对象了,年轻人辞职了,年轻人捡垃圾了,年轻人当保安了……

基本上,只要有点新奇、小火的东西,都能套进“年轻人”这个万金油概念里。同时,这种论断的表述往往又贫瘠而绝对,不是“已经开始XXX”,就是“都在XXX”。

年轻人打个喷嚏,都恨不得写成《这届年轻人都在打喷嚏》,这种论断俨然有种“大局已定,时代在召唤”的感觉。仿佛如果谁还没有做这种事,都不配管自己叫“年轻人”。

关于年轻人的论断,通常还跟一些网络热词紧紧相关。“佛系青年”“隐形贫困青年”“精致穷”“伪精致”“朋克养生”“量化生活”“电子木鱼”“潮人恐惧”……这些标签恐怕只有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才能把握得住。

而年轻人也乐得往自己身上贴一些新奇标签,以彰显自己的新潮、独特。留得一群“兵马俑”中老年人一脸蒙圈、求知若渴地想知道年轻人这个群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另一个有关“这届年轻人”的高频句式就产生了——“年轻人为什么XXX?”比如:“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办传统婚礼”“年轻人为什么不爱逛宜家”“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吃鸭脖”……

今年8月17日当天的微博热搜榜上,前50个话题里,就有4个长辈对年轻人的关切和疑惑。

当然了,无论什么时候年代,谈论“年轻人”时,总是逃不过长辈“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的。到了“这届年轻人”,也免不了被“爹味”说教一番,其中最夸张的莫过于最近几年流行的“毁掉体”。

“手机,正在摧毁年轻一代”“被X呗毁掉的年轻人”“被舒适圈毁掉的年轻人”“外卖,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被宫斗剧毁掉的中国年轻人”“被‘精致穷’毁掉的年轻人”……仿佛这届年轻人要经历数次“毁后重建”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就这样,围绕着年轻人们的择业观念、处事原则、生活方式,互联网上诞生了无数截然不同的形容,并被寄予了各种各样、半真半假的想象。诚然,有些话题确实有探讨的空间,但有些话题也让不少真正的年轻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前段时间,话题#年轻人为何不爱吃鸭脖了#冲上了热搜,而在这个热搜下面,就有许多网友表示已经有“年轻人疲劳”了,有人直接质疑:“今年流量关键词是年轻人吗?放过年轻人吧?”

一些年轻人对自己频频“被代表”“被上热搜”“被碰瓷”感到厌烦,甚至有人专门搭建了一个新的词条“年轻人可没惹你们任何人”来反击。

“这届年轻人”为啥处处刷存在感?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这届年轻人”这个词条到处刷存在感呢?“这届年轻人”又招谁惹谁了?

其实,部分媒体和社交平台热衷于用“这届年轻人”作为话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确实“好用”:既是个百试不爽的“流量密码”,又是个暧昧的“万能公式”。

在互联网领域,一直有“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的传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30岁以下网民占比为34.9%,整体规模约为3.6亿。

尽管近年来互联网在向中老年群体渗透,但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年轻人普遍更擅长使用社交媒体,表达意愿强,活跃度高,是平台流量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互联网注意力经济的主人公。用“年轻人”作为话题,本意就是吸引年轻人进入讨论,以增加其对媒体和平台的活性和黏性。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做家务”“年轻人有了房子就不会努力了”“年轻人为何抵触体检”……看到这样的话题,年轻人多多少少都会想要冒个泡。只要你关注,只要你冒泡,只要你讨论,只要你争辩,热度就有了、黏性也来了。

而且,“这届年轻人”本身也是个充满暧昧空间的词条。“年轻人”是个泛指的、笼统的概念,究竟是指哪个年龄段、哪个群体,没有一个确切答案,有很大的模糊余地。什么新奇的现象、概念,都可以往“这届年轻人”这个框里装。

“《这届年轻人,已经开始捡垃圾了》《这届年轻人,开始梦想当宿管阿姨》……当你要为某个新鲜事取一个带逗号的标题时,‘这届年轻人’堪称万金油,”某媒体记者阿桑这样评价这一词条的作用。

换言之,谁都可以设定一个似是而非的年轻人话题,比如“年轻人为什么不变老”,乍一看也能唬住人。但事实上,一些预设的话题并不真正存在,只是个案放大后形成的社会假象。

此外,有关“这届年轻人”的话题之所以能如此“吃香”,除了媒体的情绪渲染外,还因为它们确实切中了部分年轻人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描摹出了时代的轮廓。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种变化超过了所有人的积累,相比于工作、生活已基本稳定下来的中老年人,年轻人对时代变化的感知更为敏锐,也更能做出即时的反应。”传播学学者刘阳这样说道。

比如,高速城市化、人口向一线城市聚集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10年前播出的《奋斗》《蜗居》《裸婚时代》等电视剧就在讨论“80后”年轻人在一线城市生活的状态;而如今,“这届年轻人逃离北上广”“这届年轻人回老家买房”等话题仍能引起热议。

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经历更能反映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底色,因此,大家更倾向于将年轻人作为一面观察社会的棱镜,来道出他们对时代的感知。

看见标签背后,鲜活的人

某种程度上,“这届年轻人”的话题用一些碎片化的呈现,勾勒出了部分年轻人的共性和时代特征,让年轻一代的焦虑和迷茫被更多人看见。

但也有一些话题,有以偏概全、简单粗暴“贴标签”的嫌疑。部分年轻人的生活被看见、选中,然后在新闻里集中、放大。于是看起来,所有年轻人都在整齐划一地做同一件事。

其实,每个代际都尝过被“贴标签”的苦——“熊孩子”“老人变坏”“油腻的中年人”,这次轮到了“这届年轻人”。但如果永远用一言以蔽之的标签,绑架一代人的形象和选择,人们给予标签的注意力,是远远大于个人的。

正如鲁迅先生在《野草》中所言:“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这代人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而鲜明的,不是简单几个标签就能概括的,无论是职场整顿、还是佛系躺平,年轻人想要的世界,终究是要靠他们去追求。

多看到切实存在的个体,多关注具体的人,或许是对每一个不同群体的最大尊重。

来源:央视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年轻人   黏性   词条   论断   新奇   社交   群体   精致   话题   标签   青年   年轻   媒体   社会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