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明显 经济以稳求远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作为“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时间的临近,市场也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进行展望。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经济一直表现出十足的韧性,2020年经济增长2.2%,2021年恢复至8.1%,两年平均增速为5.1%,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0%,预计全年经济增长3.0%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近日对2022年经济增速进行了预测。根据课题组的测算,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5.1%,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

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 并强调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逐步复苏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在这些政策影响下,全年经济在第二季度后呈现V型复苏态势。

“根据我们的观察,全球巨大的供需缺口以及中国拥有的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率先恢复,这是中国经济增长韧性的主要来源。”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介绍。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带动经济增长约0.7个百分点,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2021年,这一数据达到了2.7,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3%。2022年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带动经济增长近0.9个百分点,对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李雪松对此解释,在海外对中国制造业产品需求仍较为旺盛的情况下,2022年前三季度,净出口继续较快增长,部分对冲了境内疫情反复导致的国内消费需求收缩。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经济蓝皮书》”)指出,“三强”成为中国经济恢复主要动力,这“三强”包括基建投资强、出口拉动强和新兴动力强。

调查显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本轮稳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和领域,政策效果显著。从数据看,今年1~9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疫情前的增速。受此拉动,原材料行业和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

从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看,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9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2%,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

在新兴动力方面,今年第三季度,重点高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增速分别高达112.5%、33.7%、16.8%。

展望2023年,《经济蓝皮书》认为,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依然维持在中高速水平。其中,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产业迅速发展,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

消费新增长点涌现

不过,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在2023年出现衰退的概率变得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因制造业增长而形成的中国经济韧性也可能受到影响。

11月2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展望报告。根据报告,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增长疲软和持续通胀时期,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2023年放缓至2.2%。

就中国而言,基于适时的降息降准货币政策、财税支持政策以及刺激消费措施等,OECD预测,中国2023年GDP增速将上升至4.6%,略高于2022年的3.3%。

“从目前的数据看,2023年我国经济形势会逐渐转好,但外围环境的影响仍不可忽视,特别是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韧性,此时,我们需要出台更多的稳定消费和投资的政策措施,以有效对冲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建议。

在他看来,今年的消费市场呈现预期不稳的情况,我国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创出新低,居民储蓄倾向快速提升,这表明当前相当部分居民有消费能力,但因为预期不好,而抑制了消费活动。

在此背景下,市场人士认为,2023年,中国应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经济蓝皮书》指出,当前绿色、活力等新消费理念与时俱进,这将推动我国消费市场不断创新和细分,并孕育出一批新的增长点。

例如,2022年上半年一批有助于缓解“健康焦虑”、打造幸福生活仪式感的新品类消费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蛋白营养牛奶、无糖碳酸饮料、营养软糖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4%、32%、31%。

此外,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力军的“宅生活”消费也从“昙花一现”逐渐发展成为可持续的新消费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陪伴经济”消费在经历连续两年较快增长后,2022年上半年猫粮销售额继续实现了同比22%的增速。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表示,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包括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16条”等,这些针对性的税费减免政策,将推动消费在促进经济恢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济蓝皮书》指出,在全球增长前景疲软和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消费者信心低迷、预防性储蓄回升,这阻碍了供需关系的再平衡,而以倡导新消费理念、创新消费活力为代表的一批新增长点的涌现,有望成为吸引全球消费资源的舞台。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中国社会科学院   年中   经济   蓝皮书   增长点   中国经济   韧性   疫情   百分点   中国   态势   制造业   经济研究所   作用   我国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