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国云集华盛顿,拜登要在此地跟中国硬碰硬了

当地时间12月15日,第二届美非峰会在华盛顿落下帷幕,来自非洲的四十多国领导人和非盟代表出席会议。为办好这场跨度长达八年的盛会,美国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但结果却有点令人贻笑大方。在会议的开幕式上,拜登雄心勃勃地表示,非洲很重要,当非洲成功的时时候,全世界和美国就会成功,我们将为非洲押上全部。

随后他话锋一转,宣称美国计划投资3500亿美元,推动非洲数字化转型!

这话刚说出口就把看直播的人吓呆了。

嚯,美国人是真的大手笔啊,单单一个数字化转型就扔出去三千多亿,那对非洲的全部战略投资岂不是高达上万亿?但还没等他们兴奋多久,白宫就跳出来出来辟谣了:胖友们,总统说的是3.5亿美元,不是3500亿美元,你们可千万不要当真哈!这脸打得属实有点猝不及防啊。

闹归闹,笑归笑,但话又说回来,相较于之前长期边缘化的存在,这两年非洲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2018年,特朗普政府正式推出非洲繁荣计划,标志着白宫对非洲的重视程度仅次于亚洲和欧洲,比美国自家的后花园美洲还要高点。

拜登执政时期,美国对非洲的战略经营更加细化。在今年6月26日举行的巴伐利亚峰会上,拜登宣布七国集团将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PGII项目,计划在2027年前筹集6000亿美元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美国承担份额在2000亿美元左右,欧盟的份额为3000亿美元,剩余一千亿美元靠撬动私人资本解决,而这六千亿美元的投资重点大部分集中在非洲,其次才是亚洲和南美洲。

当时就有媒体指出,西方此举意欲跟中国在非洲打擂台:通过基建输出争夺地区影响力

当地时间6月26日,拜登在G7峰会上宣布基建计划

美国跟中国过不去很正常,不正常的是,美国为啥突然开始不计一切代价的投资曾经都不带正眼看的非洲呢?要知道,盎格鲁撒克逊人是典型的无利不起早的主,如果非洲没有什么价值,他们才不会在这里下狠功夫。

毋庸置疑,非洲是肯定有价值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地缘价值:西方国家对于大国战略竞争的底层逻辑定位,还停留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地缘势力范围扩张那一套,即谁的地缘势力范围越广阔,谁就能调动更多的资源参与全球逐鹿。

而在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中,有一种概念叫中间地带,指的是大国们没有涉足或没有完全控制的真空地区。

本世纪的大国势力中间地带并不算多,美洲是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欧洲也是美国和法德五五开,东亚有中美,南亚有印巴,中东有美俄和沙伊,就连鸟不拉屎的北极都有大国争过来抢过去,只有被上帝遗忘的非洲,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中间地带。

有人肯定会说,法国和中国在非洲那么强大的影响力难道不算吗?

当然不算!

法国在非洲的势力范围仅限于西非和北非部分地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尽管有大国的情报机构和军阀明争暗斗,但没有到左右全局的地步,更没有绝对的掌控力。至于中国,由于我们并没有搞排他性的那些东西,跟我们关系铁的国家都有对外战略自主的权力。因此,非洲的确是最大的中间地带。

对中间地带的争夺还是有一些意义的,举个例子,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旋即发动国际舆论战,试图营造国际社会集体口诛笔伐俄罗斯的氛围,从而给普京施加压力。但在联合国大会上,非盟五十多个国家集体沉默,迫使美国所谓的全球声讨仅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阵营

同样的,在针对中国的某些事务上,美国也希望获得非盟国家的支持,以形成国际社会孤立中国的现象,然后煽动更多的中立国家偏向美国。

战略价值:最近几年我们看到,除了科技舆论等传统西式霸权领域,美国在与中国展开的大国战略竞争中,多数时候处于下风。

美国和东盟的峰会上,拜登的嘴皮子都说烂了,东南亚各国的态度一直是给钱我们接着,跟中国闹事?你老有多远滚多远吧。

看看东盟各国的反应吧,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频出金句:我们和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交往,但中国从未侵略过我们,相比之下,1509年我们才和欧洲开始交往,但是两年之后,他们就占领了我们。即便是身为盟友新加坡,也当着美国的面说没有人愿意加入没有国的联盟。菲律宾更直接,总统拒绝出席会议,只是派外长走了一趟。

中东大棋局,拜登隔三岔五打电话去沙特,请求欧佩克增产石油,压低国际油价以减轻美国的通胀问题,结果被人从头嫌弃到脚;反观前几天刚落幕的中阿峰会,合作力度之大,堪称前所未有。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但鲜有人想透深层次的原因。美国是全球霸权国,力量长期分散在世界各地,随着大国实力此消彼长,他们根本无法集中全部的力量搞竞争,而中国只需要在西太平洋地区牢牢咬住他们就行了。这就导致美国要么所有阵线溃败,要么壮士断腕,主动舍去不必要的地方,把全部精力放在亚太地区,这两年美国在阿富汗和中东搞战略收缩,便是想把力量重新聚集起来搞竞争。

这时肯定有小伙伴发现不太对劲了,既然美国正处于积蓄力量的阶段,那为啥还不远万里的投资非洲?

道理其实并不复杂:非洲是兵家必争之地,美国如果在非洲出手,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动作回防。这样一来,原本仅在西太平洋进行的局部对抗就发展成全球性对抗了。而有鉴于我们的实力暂时无法覆盖全球,所以在应对时可能会付出更大的竞争成本!

资源价值:非洲的矿产资源举世闻名,尤其是位于非洲中部,环绕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基伍湖等湖泊的大湖地区,更是拥有各大工业国垂涎不已的战略级矿产。

比如刚果(金)的钴矿,其储备量占据了全球的47%,这种矿物质具有超强的耐热性和防腐性,是生产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导管、叶轮、叶片等在高温高热环境下运行的零部件的必备原材料。当然了,钴最出名的用途是作为锂电池的阴极材料,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钴,一切涉及到锂电池的现代制造业如电子制造业和电动汽车制造业都将停摆。其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内燃机时代的石油。

去年美国准备大建特建电动汽车产业时,才发现全球一半以上的钴储和产能都被中国企业垄断了,气得美国媒体怒斥白宫短视。

但钴矿资源还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方面。

众所周知,这几年美国为稀土供应链的问题甚是忧虑,国防部和商务部旗下的工业安全局拿着美元,满世界的寻找能替代中国产能的地方,而非洲就是他们锁定的重要产地之一!

非洲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碳酸盐岩,这类岩区由方解石、白云石等自生碳酸盐矿物沉积所沉,是生成稀土元素最不可或缺的地质环境。据预估,非洲稀土的储备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待开发区域,储量多集中在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和南非等非洲东南部地区。

找到储能仅仅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将夹杂在岩层内的稀土元素开采出来并冶炼成工业级材料。

因此,对于美国而言,把目标放在非洲还具备两大好处。

一是非洲的独居石砂资源丰富:因为独特的地质条件,非洲很多矿区在采矿作业后会留下大量的独居石砂,该物质主要用于提取稀土元素。此外,位于南非开普省的斯廷坎普斯克拉尔的磷灰石矿,伴生有大量独居石,是世界上唯一单一脉状型独居石稀土矿。

二是非洲的环保门槛低:稀土资源从开发到冶炼环节,通常伴随有严重的污染问题。而不会产生污染的先进技术,都被中国申请国际专利了,这就意味着,美国如果不想毁掉好不容易筑起来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大坝,就只能以高污染高能耗的方式绕过中国的专利壁垒

但问题是,美国国内的环保政策和环保意识太严苛了,当年美国最大的稀土矿场芒廷帕斯山就是因为污染环境才关闭的,所以美国在本土重建高污染的稀供应链根本不现实,更何况民主党又是美国环保势力最大的政治推手。

但在非洲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非洲人民的国家治理意识还停留在蒙昧时代,比起环境保护,解决温饱才是首要问题。稀土产业链过去,既能拉动老百姓的就业,又能靠卖矿为当地政府快速创造经济收益,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大国战略竞争已经在非洲拉开了浩荡帷幕。

从地缘政治边缘化到大国竞争中心化,这条路非洲走了四百年,从殖民时代走到后新冠时代,这既是不幸也是幸运!

所谓不幸,但凡是被美国惦记的小国,就没有能完好如初置身事外的;而所谓幸运,亦如格瓦拉的话那般,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美国今天用基建和援助去非洲抢地盘,不是因为帝国主义幡然醒悟了,而是因为中国来过!

在沧海横流的大争之世,身处激流中的小国很难按照自己的意志行舟,能做的只有随波逐流。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随哪一道海波,逐哪一道水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中国   独居石   稀土元素   华盛顿   美洲   硬碰硬   非洲   地缘   稀土   美国   大国   势力   竞争   战略   美元   地区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