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卖不动,没有一家厂商是无辜的

你多久没和家人一起看电视了?

世界杯开赛前,笔者周围有球迷,为了看世界杯,把家里装修时购买的55寸电视换成了75寸。

世界杯期间,很多人半个月内打开电视的时间超出过去一年,网上也流传着一个段子:看世界杯费电视。

自从世界杯开赛后,沉寂已久的电视市场开始回暖,销量蹭蹭上涨,在3C家电一片萎靡的情况下,彩电品类表现突出。

但与世界杯火热情况形成对比的是,大约从2013年开始,电视市场规模整体趋于平缓,鲜有增长,甚至一度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增收不增利。

图片来源:财信证券

虽然市场不及预期,但电视厂商的努力不难看到:屏幕越来越大,画质越来越好,内容越来越丰富。只是利润一如既往的微薄,特别是比起空调这类白电。

很多人认为,是手机、投影等智能硬件的发展,持续挤占着电视的市场份额;也有观点认为,随着房地产遇冷,新房市场不及预期,也在冲击彩电销量;世界杯带来的火热销售,也被解读为,也许能短暂增加电视销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这么看来,似乎电视真的没人想买了。在笔者对周围朋友的询问中,也有人发出疑问:这年头,电视还有人看吗?

电视真没市场了吗?

(一)我们的童年都有一台电视

笔者简单询问了周围各年龄段的电视用户,大家对于电视的核心功能认知并不清晰。

笔者连线了周围60后、70后用户,这部分群体认为,买电视就是为了会客(客厅装饰),以及追剧看电影;

根据95后的描述,对电视的核心诉求变为精神消费,一方面大屏追剧更带感,另一方面,电视连接游戏手柄,对于游戏迷来说体验更好;

而夹杂在这两个年龄段中间的80后和90后(90-95之间),除了上述的核心功能,购买电视的理由增加了新场景:亲子教育。

关于“亲子教育”这一场景,在其他年龄段中的认知很少,经笔者询问,特别是95后,几乎没有关注过电视的这一功能场景。

再对比电视厂商的宣传,在电视亲子教育和家庭情感纽带这一重要功能场景上,宣传笔墨不多,很容易被消费者忽略。

从问询中我们能看出,作为客厅空间的绝对C位担当,其实电视的情感纽带功能,已经被忽视很久了。

然而,00年以前的这代人,几乎都是看着电视长大的。

《纵横四海》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既往承载的功能,如今一再被忽视,这中间,恐怕不能说电视厂商没责任。

在笔者印象中,小时候很多对童年家庭生活的记忆,都和电视机有关:和爸妈一起看春晚,和姥姥一起看《还珠格格》,和小伙伴一起看动画片,和同学一起看港片......

在客厅这个场景,再没有比电视更能联系父母、孩子、亲朋、伴侣的媒介,投影做不到,游戏机做不到,电脑手机iPad都做不到。

疫情期间,人口无法流动,相信电视的这一功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节假日,平时工作繁忙的父母、学业繁重的孩子都有了时间,一家人围在大屏电视前,看一些合家欢的电影,或是益智类的教育类节目。这本来是是很好的情感维系方式,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沟通场景。

纵观那些曾经出彩出圈的经典广告案例,能跟用户产生情感连接的案例,才有机会被记忆和扩散。

可口可乐、耐克、阿迪......包括一众新消费品牌,像是NEIWAI(内外)的广告营销就是依靠接受多元的美为主题。

能打出合适的情感牌,品牌营销可以说就能赢一半。

但“客厅C位、全能选手、情感纽带”,这三大电视核心功能,也仅仅只有“客厅C位”这一点曾经被反复强化过。

无怪乎大家提起电视,只想要一个观影追剧的功能。毕竟连厂家自己,也没有在剩下两大要素的宣传上下功夫。

品牌方们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辉煌时刻?在那个时代,电视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曾经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大家真的不需要电视吗?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电视作为情感纽带的功能,本来应该是电视的优势。

但事实是:关于电视在“情感纽带”的功能宣传,却很少被厂商所重视。

注:国内头部电视品牌,关于画质的强调位于宣传页开始;关于电视游戏、办公等功能场景的宣传描述,集中在网页偏后位置

更别提电视拥有的其他核心功能,比如在游戏、影音娱乐功能上的绝对优势,比如在办公和教育方面的应用潜力,以及海量教育益智类节目......

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多人甚至只想到电视的大屏追剧功能,根本不清楚电视具备的其他特色和核心功能。

大众,还没能完成,从传统电视向智能电视,观念上的转变。

国内电视厂商,也没能告诉用户,现在的大屏电视,为什么被需要,为什么不可替代。

海信拼命说自家的4K画质、激光电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但作为头部品牌,该做好的消费者教育没做好。

不止海信,创维、TCL等头部厂商,都没做好这方面的消费者教育。

行业升级过程中赋予的使命,竟然没有一家厂商来完成。

我们还是回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电视?

手机的核心功能是通信,兼具娱乐功能;电脑的核心功能是办公,同样兼具娱乐功能;iPad的核心功能因人而异,有人购置为了娱乐,有人购置为了办公,有人为了学习,用户购置需求同样明确;投影同样如此,或是为了办公,或是为了观影娱乐......

电视呢?

娱乐?会客?游戏?亲子教育?家庭纽带?

笔者查看了各大品牌官网,发现对于彩电的宣传,强调画质几乎是所以品牌的共识。对于电视能够带给用户什么,篇幅甚少,且通常位于宣传页靠后位置。

然而,对于画质的突出,吸引的是本就有购买意向的潜在消费者;而品牌方看重的业绩、销量,单靠本来就有购买意向的用户,很难达到业绩预期。

那些有特定场景需求、但还没有将电视当作解决方案的用户,才是厂商实现业绩增长需要争取的对象,是购置电视的主力军、潜力股。

也许,国内厂商发力的方向,出现了一些偏差。

对于消费者来说,与其告诉我你家的电视有多好,不如告诉我:为什么我需要电视?

电视游戏

(三)难以被替代的“全能选手”

如今的智能电视,功能太强大,很难被替代。

1.“小屏”难抵“大屏”带来的快乐

以影音娱乐来看,电视在追剧观影方面的优势,是手机、移动投影所比不上的。

小屏无法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投影则是画质有欠缺。

对于4K+动态的影视剧内容,电视无疑是观看体验最好的媒介。

奥维数据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自今年8月以来,98英寸以上电视机型销量环比增幅均超过20%,10月甚至出现翻倍现象,显示出市场对超大屏市场的旺盛需求。

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7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在世界杯期间订单量较同期增长超2倍,观赛效果更佳的游戏电视订单量较同期提升超4倍。而来自美团的数据显示,世界杯开赛前一周,电视挂架商品的外卖销量,较去年同期大涨620%,电视遥控器则同比暴涨775.34%。

种种数据,显示出电视在大屏娱乐方面的优势。

投影的画质效果难以匹敌电视,但因为便携可移动,不少业主在新房装修中,倾向于“客厅电视+卧室投影”的配置,不少租房客也会选择投影仪。

电视和投影类产品并非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就像电风扇和空调之间互补却不替代。

投影很难成为电视的替代选项,手机也不行。从结果来看,手机也没能替代电视。

下图是我国IPTV(网络电视)的增长曲线,以及国内手机市场的增长曲线。

在智能手机增长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交互式网络电视(智能电视)用户数仍然在上涨。

图片来源:财信证券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2.影音、游戏、亲子教育,集多重功能为一体的“全能选手”

除了上面我们提及的影音功能,其实游戏也是年轻人消费电视的重要因素。

根据京东家电11.11预售全期数据,游戏电视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超120%。销量排名第一的是索尼一款预售价10999元的75英寸4K游戏电视,华为的一款预售价12999元的电竞游戏电视,价格高,销量也在1000+台。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全渠道零售量规模1672万台,同比下滑6.2%;零售额规模531亿元,同比下滑10.5%。与之相反的是,游戏电视逆势增长,零售量、零售额规模分别为194万台、1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1%、8.6%。

除了影音、游戏,对于有娃家庭来说,电视的亲子教育功能,也正在成为不少父母购置电视的要素之一。

其中激光电视因为护眼的功能,越来越成为一些家庭购置电视的首选。

根据中科网联CCData数据,在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中,有超过40%的消费者会考虑选择智能电视作为亲子教育和上网课的终端使用。

图片来源:中科网联CCData数据

总体而言,从功能需求来看,电视并不会被取代,也依旧有市场。

(四)品牌故事怎么讲?

我们从来都不必担心电视会消亡。

从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纵观书籍、广播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已经诞生了千百年,但并未消亡。电视作为集视听于一体的媒介,笔者以为,也许形态会发生变化,但却不会消失。

电视,集亲子教育、家庭娱乐、会客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试问,还有什么终端能同时满足这些需求?

电视,只有电视。

至于为什么电视卖不动,就像上文提到的:

电视功能的转变,电视的不可替代,还没有被充分传播。

每一家电视厂商,都没能完成用户对于电视,从观影到多种功能集合体的观念转变。

也许诸如海信、创维、TCL这些头部厂商,都需要“检讨”下。

而就在传统电视厂商,没能讲好“大家为什么需要电视”这个故事时,一些智能硬件厂商,已经开始讲自己的故事。

这其中,手机厂商是主力军。

手机的增长同样快要触及天花板,IoT成为下一个增长点似乎是一种必然,而电视恰好是IoT领域中最普及也较容易做的硬件。

华为已经在讲智慧屏的故事,核心卖点不只有画质,“智慧”、游戏、大剧院体验、家庭娱乐都是关键词。

小米自不必说,就快要占据年轻人从客厅到卧室,再到厨房的所有场景。2019年,小米成立大家电事业部,雷军曾表示:“大家电业务是小米AIoT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10年持续发展蓝图的核心拼图之一。”

电视的入行门槛不算高,竞争对手正在抓紧抢占市场,传统电视厂商没能做好的事情,自然有人来做。

某品牌智慧屏

(五)电视的未来还很长

球迷为了世界杯购买大屏超清电视,背后是大众悦己消费需求的上升。

从投影的市占率能看出来,更重仪式感、强调体验、偏好悦己消费的年轻人,小屏观影是“无奈的退让”(上下班路上或者外出时),大屏才是品质生活的追求。

海信视像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海信作为电视行业龙头之一,以电视为代表的显示终端业务营收为170.02亿元,增速为35.98%,激光显示业务69.23%的增速。

大屏电视需求一直在增长,高品质电视一直有市场。

电视不是没未来。

传统厂商还有机会。

十年过去,互联网企业没能将传统彩电企业干倒,传统电视在线下市场深耕多年,跟渠道商利益深度捆绑,销量排在前列的除了小米以外都是老品牌。

是时候重新讲一个关于行业的消费者故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海信   厂商   电视   世界杯   销量   纽带   画质   亲子   无辜   笔者   场景   核心   功能   品牌   市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