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一板只卖2元,东北制药火了!还在抢药?多家药企扩产保供

“东北制药”的话题昨天登上热搜第一

话题阅读量超2.6亿



原来是有网友发帖称

买到了对乙酰氨基酚片(扑热息痛)

2元一板20片

便宜不涨价



视频中

女子声音嘶哑甚至有些激动

一边展示药片一边说:

“神药啊,两块钱一板”



比起“一盒难求”的布洛芬

扑热息痛片(对乙酰氨基酚片)

也是一种退烧镇痛类药物

它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

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等

该药品也被列入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


在大家都抢着买药的情况下

囤积居奇坐地起价的药店和商家

不在少数

比如前天有网友发视频称

自己到药店买退烧药

回家后发现药盒上贴了三层价格标签

分别是15元、25元、35元,每次涨价10元

同样的药物在其他药店才卖18元



而东北制药坚持了平价亲民路线

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

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史艳玲告诉记者:

因为老百姓对这个药品非常认可

我们也一直保持着2元20片的售价


史艳玲回应多家媒体称,“扑热息痛”药品其实一直在生产销售,已经有近50年时间,国家公布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防控措施后,老百姓对于解热镇痛类的药物需求增加,东北制药优化了生产组织模式,产能提到原来的2倍。目前每日可向沈阳地区药房供货300件。沈阳东北大药房连锁店有100多家,所有药店的对乙酰氨基酚片都是每板售价2元。



东北制药:

全力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12月16日,光明日报记者探访了东北制药制剂厂区101分厂。厂区内,感莎、扑热息痛、维生素C片等多条生产线运转不停,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相关药品,一盒盒药品正在被打包、装箱,等待出库。101分厂副厂长高铁民介绍,接到公司下达的追加排产指令后,分厂紧急调度、合理安排,以增加班次的形式倒班、满负荷生产,全力以赴保障上述药品的供应,现在部分产品的日产量能达平时的两倍。



东北制药党群部副部长吴兆龙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在确实有一些难点,主要体现在原材料采购和人员调配上,材料采购需要周期,另外我们现在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人员调配也遇到一些挑战。不过,我们会继续克服困难加紧生产,让老百姓时时刻刻能在药房买到东北制药的药品。”




1972年,当时的东北制药厂开始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片,半个世纪过去,今天的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仍然沿用最初的名字,用最朴素的包装,卖最低的价钱。


这让不少网友大呼,“良心企业良心价”;有人科普,“东北制药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家制药厂”;还有网友称,“这包装有熟悉的味道,感觉回到了小时候。”



美林、泰诺供不应求

强生回应


近期,强生旗下美林、泰诺等退烧产品在国内局部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对此,12月16日,强生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我们时刻关注目前疫情防控现状,并积极响应政府和医院号召,全力支持当前医药物资保障工作。目前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的工厂已将产能提升至最高水平,并在亚太供应链网络中优先供给中国市场。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优化生产设施等计划,以期进一步提高产能。”


这些药企都在扩产


除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药物,近期市场上对其他抗疫药品的需求量也明显提升,各大药企均加大了相关药品的生产力度。


如仁和药业12月16日表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特别是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四类药品”放开政策后,消费需求极速增大。为此,公司采取各种措施保障自有产品的生产,同时加大上游原辅材料的采购以及OEM代工产品的调货力度,尽全力确保产品稳定供应。


金安国纪旗下天原药业是全国最大的金莲花药品生产企业。12月15日,金安国纪表示,通过查询北京、福建等地防疫物资采购目录或推荐药品中有公司天原药业的金莲花颗粒。该药品目前产能大概为每天5.5万盒,由于需求量大,产品已供不应求。天原药业已根据防疫用药需求安排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维康药业也通过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多款药品被列入相关指引或目录中。近期全国感冒类药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公司已根据用药需求安排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工信部: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

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


12月1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我国正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的问题。“总体看,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人数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方、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


周健表示,已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要素的保障,将有关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确保生产供应稳定有序。此外,已将解热镇痛药作为重点,坚持日调度、周报告,建立应急值班值守和快速响应机制。


抢购与囤药,会导致真正需要药物的患者购药困难,面对当前大量需求,药品的精准投放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周健介绍,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药品供应。同时,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线上购药平台,及时向患者配送药品。



话匣子综合自光明日报、澎湃新闻、新黄河、新京报、网友评论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程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光明日报   乙酰   加班加点   氨基   产能   药店   药业   药物   患者   需求   药品   重点   网友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