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海湾战争爆发后,江泽民:把刘华清上将叫来,海军不能没有他

文 ▎檐前语

编辑 ▎檐前语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准备20万大军强行入侵科威特,震惊世界各国。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听到动静,率先做出最快的反应:第一时间出动陆军、空军、海军,对伊拉克发出攻击,双方进入激烈的战斗中。

1991年1月17日,伊拉克依旧拒绝联合国的停战命令,美国一怒之下,对伊拉克发起总攻击,海湾战争彻底爆发。

伊拉克虽然拥有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但面对现代化美军,伊拉克被打的惨不忍睹,损伤惨重才选择停火,美国直接消灭伊拉克百万大军

在此战役中,美国首次使用大量的新式高科技武器,用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教世界各国,如何打现代化战争,各国为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不安。

我国立马推翻了正义终将战胜一切的思想,连忙对军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两封信奠定中国海军的未来

1973年10月,身患重病的周总理依旧坚持外交工作,在与外宾交谈的过程中,多次提到:“我国的南沙、西沙被南越霸占,没有航空母舰,一旦开战中国海军会处于劣势”。

周总理的一句话令在场人悲痛不已,其中一人更是将这句话作为了使命,那就是开国少将刘华清。

新中国成立以来,刘华清将军在国防科委工作的时候,曾帮助过聂帅的科研工作,还组织队伍对核潜艇展开了研制,不仅如此,刘华清将军还是中国科学院的核心小组成员,是全军最熟悉科研装备的人员之一。

刘华清将军在听完周总理的话后,内心无法平静,他明白国家一旦意识到有一支现代化海军是重要的,那肯定会有相应的规划。

然而,令刘华清将军没想到的是,中央规划负责海军方案里的人员,却没有出现他的名字。

刘华清一时间陷入了焦虑中,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他认为无论如何,必须要为国家的海军装备做出贡献。

1975年3月,刘华清写信给老首长邓公,请求邓公派自己前去,参与到海军装备的建设规划中,邓公收到信后,觉得此事还是要交给海军党委考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刘华清焦急等待了一段时间后,为了可以投身于海军装备的工作中,他连夜将所有海军装备存在的问题写出来,一共写了30多页,一字一句都是刘华清将军的肺腑之言,他再次传递给了邓公。

由于邓公刚刚复出,无法完成刘华清的请求,内心愧疚不已,邓公看到刘华清将军所提出的海军装备问题,更加认定刘华清将军的才能,便一直将此事牢牢记在心里

直到中央特别成立了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邓公立马想到了刘华清同志,不断帮助他。

刘华清同志一步一步成为了中国海军司令员,也为我国海军装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7年11月18日,邓公依旧看重刘华清的才能,与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提议,调任刘华清同志为军委副秘书长,得到了同意,当刘华清接到调令时,他的年龄已经71岁,担心无法胜任,愧对国家愧对人民。

邓公听后,耐心开导刘华清,并表示:“调你来是为了抓住现代化,抓装备”。

以至于刘华清将军接近晚年时,才开始大放光彩,他到军委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深入调查研究,并在海陆空的各项工作汇报中,研究我军存在的问题

刘华清同志不仅听取各方面干部的意见,还擅于思考,从中发现我军的武器装备存在严重的问题,装备失修频繁,维修费用高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刘华清召开了会议,并根据海陆军、军械部单位负责人所说的问题,确定了装备频繁失修的原因。

第一,管理制度的不严谨;第二,武器装备超过使用年限,没有及时淘汰,增加了武器装备的失修数量。

刘华清同志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划,严格制定武器装备相关条令,对于良好的武器装备,作为军中重要的装备,以此来面对突发事件。

对于淘汰的武器装备,要果断淘汰报废掉,避免出现重复维修,从而产生多余的费用。

不仅如此,刘华清同志还提议可以借助外军事,达到一定的合作与交流,来加快先进我军的武器装备。

刘华清同志将此事情向杨尚昆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认可

之后,刘华清同志一方面整顿我军武器装备等问题,另一方面,他借鉴外军的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拉动了我国与苏联的军事技术合作

我军的武器装备建设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武器装备失修也逐渐有了好转。

海湾战争,吸取经验

1989年11月6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在此会议上,邓公亲自任命刘华清同志为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听后大吃一惊,连忙给邓公打去电话,工作人员接听后,刘华清同志赶忙解释:“能力不足难担重任,还是选别人好”。

工作人员当即表示:“邓主席已定,不会改变”。

因为邓公态度十分坚定:“刘身体好,知识面比较宽,解放后一直搞国防工业、搞科技装备,在苏联还学了几年,他懂科学,搞卫星、导弹都参加过,是荣臻同志的主要助手,选这么个人当军委副主席恐怕比只看资格好”。

刘华清同志不再拒绝,接下重任,全心全意为我国军队建设做贡献。

1990年4月,刘华清同志担任了军队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领导小组组长

刘华清同志深知自身责任重大,为了能够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他一方面召开会议,分析军队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及军队建设的发展目标等问题

另一方面,刘华清同志不停向中央领导汇报工作总结,及时修改各项计划,最终制定了《中央军委关于“八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草案)》。

刘华清同志针对此计划在军委会召开会议,听取不同干部的意见,众人经过多次商议后,才开始有计划地实施。

刘华清同志在党中央的大力领导和支持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实施计划,我国的军队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绩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准备20万大军入侵科威特,震惊世人,美国率先做出回应,进入战斗状态。

1991年1月17日,伊拉克态度恶劣,依旧拒绝联合国的停战命令,美国一怒之下,派战斗机对伊拉克进行了轰炸。

当时的伊拉克虽然拥有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但美军依旧用F117隐形战斗机精准打击到,伊拉克的防空网络和电网,甚至在三个小时内,轻松地摧毁了伊拉克的防空指挥部。

不仅如此,美军还利用电子化战机和反辐射导弹,导致伊拉克防空系统瞬间瘫痪。

美军全程吊打伊拉克,很快结束了战争。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以极小伤亡消灭伊拉克百万大军,这一举动让世界各国见识到了现代化的战争。

在海湾战争结束后,江泽民主席连忙吩咐工作人员:“把刘华清上将叫来,有要事商量"。

之后,刘华清将军多次召开会议,专门针对海湾战争进行了讨论,研究其中的问题,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海湾战争电子装备是关键,高科技技术是重中之重,但我军电子装备建设和高科技是最薄弱的,必须加强起来。

为国为民,恪尽职守

针对海湾战争,刘华清将军组织了多次会议,进行了全方面的研究,总结出我军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

参加会议的同志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要首先确定我军有哪些不足,问题是什么才好下手改正,以及作战使用的武器装备和电子技术

刘华清将军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海湾战争投入的武器装备、高科技技术水平是我们未曾达到的

不仅如此,海湾战争是一场海陆空,以及结合高科技电子装备的现代化战役,从中可以看出国防军备和武器装备对各国的重要性

之后,刘华清将军针对军队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调整,必须高度重视高科技技术的装备,科技强军才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军委颁发了《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军队训练条例》、《政治工作条例》等条例,确定了军队建设的方针,坚持走科技强国的发展道路

刘华清将军为了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步伐,积极与外军事技术合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此期间,刘华清将军不断分析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组织队员一起研制重大武器装备,比如新型飞机、电子装备、导弹等。

刘华清将军虽然已到了退休的年纪,但还是一心一意为我军规划,为了持续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多次出国访问和接待外国军事代表,增进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友谊,进一步提升我军在国际的地位,一举开创了我国军事外交的新局面。

在十五大的会议上,中央在会议上,决定把刘华清的军委领导一职撤下来,刘华清将军完全听从党的决定,开启了晚年生活

在刘华清将军的多年革命生涯中,他作为公民,为国家奉献出了所有的才智,作为军人,永远冲在最前面奋勇杀敌,军装上更是没有污点,作为下属,刘华清将军完成了邓公的重托,为我军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成就。

尾声

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我国能在国防科技和军队武器装备上,取得如此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刘华清将军为之所做的贡献。

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即使刘华清将军到了退休年龄,还心系国家,一心一意工作,更没有辜负邓公的重托,在工作中,竭尽全力帮助江泽民主席,加强了我国军队的建设,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值得我们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海湾战争   海军   伊拉克   高科技   军委   武器装备   我军   美国   不仅如此   上将   海湾   美军   将军   军队   同志   装备   我国   江泽民   刘华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