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买不到怎么办?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最近,很多药店的退烧药都被扫空了,那些没有抢到药的,无奈之下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给娃退烧。

只能说思路很清奇,但做法不可模仿。

因为使用这样的冰帽只是把局部的温度降低了,但发烧不是局部地方发烧,局部降温并没有用,反而可能将皮肤冻伤,尤其是孩子。

而且那么冰的一个拉拉裤,别说是孩子,就是戴在大人的头上,也肯定是极度不舒服的。

可是现在一药难求,如果遇上孩子发烧,家里又没有药,该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还可以,在让孩子多多休息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这些物理方来降温,不过物理降温并不能退烧,而且方法使用不当反而会起反作用,所以使用正确的方法很重要,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权衡利弊取舍的问题,就是没有退烧药,又想让孩子舒服一点,那这些方法试试还是可以的。

1.多喝水,尤其是可以多喝温开水,帮助身体散热。

2.洗温水澡。洗温水澡能适当增加血液循环,所以这也是很多人洗完温水澡会觉得浑身舒坦的原因。不过要注意水温不能太热,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散热,尤其是孩子,要避免烫伤。

3. 适当减少衣服和降低空调的温度,但要注意不要一下子脱太多衣服或者是把温度调得太低,别冻着。

4. 用毛巾冷敷,注意是冷敷,不是用冰袋之类的冰敷。冰敷的刺激性比较强,而且容易冻伤。可以用冷水把毛巾弄湿,然后冷敷,过程控制在30分钟以内,也不要总是在一个地方冷敷,可以全身各处移动,都去冷敷一下。

在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下,说过很多次了,发烧不是病,是免疫系统在跟疾病作斗争,包括新冠病毒引起的发烧其实也是一样的。而且不管是吃退烧药还是物理降温,都不是将体温降到正常,而是缓解发烧时各种不舒服的症状。所以,不用一发烧就急着要退烧,也不会烧坏孩子的脑子。

降温的时候,这些方法是千万不能用的:

一是捂汗,不仅不利于散热,反而会让体温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更加不舒服,尤其是1岁内的宝宝,捂汗容易导致捂热综合征,严重的会致命。

二是冲冷水澡。这个跟冰敷的效果其实是一样,还会更刺激皮肤。孩子更不建议。

三是用酒精擦浴。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对孩子来说,严重的会导致酒精中毒。

如果孩子发烧出现这样的情况,不管家里有没有退烧药,都要立即送去医院:3个月以内,2岁以内的孩子发烧24小时以上,2岁以上的发烧3天以上,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暂停、嗜睡、昏睡、拒绝吃东西,口唇发紫等。不管温度多少,都要尽快送医院。

最后,再给大家提醒两点:

一是当前大家都比较恐慌,很容易病急乱投医,或者是被一些不可信的言论带偏,比如说吃某些药可以提前预防感染,等等。在身体没有出现症状的情况下,乱吃药很容易造成药物使用不当或者是药物过量的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危险比如肝损伤。

更不能给孩子吃药来预防,孩子的身体更脆弱,乱吃药的风险和危害更大。

二是不要乱吃维生素来预防。据说现在维生素C和柠檬都已经卖光了,维生素C的确能帮助身体有良好的免疫力,但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服用过量,导致尿路结石、尿酸升高、痛风等风险,得不偿失。

想要预防感染,与其寻找“神药”,不如做好自身的防护,同时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万一不幸中招,也不用太过于恐慌,使用科学的方法对症治疗,也能很快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孩子   方法   冻伤   乙酰   可能会   氨基   温水   维生素   局部   温度   皮肤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