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吴幼喜(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

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期到2025年。

有媒体分析指出:这是继国务院2009年3月10日发布的首部物流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三年,2009-2011年)和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第二部国家物流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规划期七年,2014-2020年)之后的第三部国家规划。这也是我国首部五年期物流规划,其前瞻性、全面性、指导性、专业性均有新突破。

笔者认为数年时间内,国家层面出台多个综合性和专项物流发展规划,一方面是顺应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调整变化,如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另一方面,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诡谲多变,以及三年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之下,物流发展对产业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日益重要,客观上需要用综合物流规划形式进行全方位统筹。

和其他产业或行业全国规划相比,“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物流行业管理一直比较“散”或碎片化。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物流的多种基础设施规划、投资和建设是按行业体制管理的,如交通部负责海运、港口和公路等行业管理;民航局负责航空客货运的行业管理;铁路则是政企分开,由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行使行业政策和运营管理。管道运输则由其他专业部门负责管理或经营。长期以来,物流管理形成“九龙治水”的体制格局。

更关键问题是一些运输方式之间存在协同或排挤效应,所谓协同如海铁、公铁多式联运,多种运输方式高效率转换,便利货物快速运输;所谓排挤如一些运输能力会因其他运输方式的多建或少建,造成市场供求过剩或短缺,影响运价的波动,继而影响社会物流总费用和企业成本的高低。《规划》指出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2020年下降约2%。这个社会物流总费用更多指的是分割管理带来的资源浪费。从一些物流企业的实际成本来看,已经长期处于微利边界或亏损状态,大幅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

《规划》设定了5大目标、11大物流工程。诚如《规划》指出: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高度集成并融合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这个定位也赋予了现代物流实现路径和投资的复杂性。总体来看,《规划》内容侧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显见保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

在基本原则方面,《规划》明确了实施主体是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和相关投资主体,各级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笔者认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可分成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如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大通道等属于改变“东强西弱”“城强乡弱”“内强外弱”格局的重大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较大投资规模,建议由中央政府牵头,统筹相关各级政府解决用地规划、筹集资金,开展专项投资,相关设施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

一些物流央企具有大局意识,并具备政策、体制、资源分布广等优势,重点投资发展社会需要的基础性物流设施,如交通物流枢纽、多式联运、物流地产、冷链供应链等,为社会生产、消费提供可靠稳定高效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发挥功能性的保障作用。对此,相应考核指标应弱化盈利性,重点考核对制造业服务和民生消费的保障能力。

商业性的物流基础设施可以通过社会招标方式,由民营物流企业负责规划、投资和建设。也鼓励外资企业参与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营。特别是“一带一路”项目、跨境电商、海外仓的投资运营,积极鼓励外资外商采取合资合营方式,解决海外配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规划》贵在制定,重在实施。从工作内容和安排来看,《规划》与以前的多项专项规划有一定重合或叠加。但总体如何使《规划》取得预定成果,组织、分解、落实仍将是重中之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国务院   复杂性   商业性   枢纽   发展规划   行业管理   连着   基础设施   格局   体制   总体   体系   物流   社会   国家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