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了让人泪眼模糊的老照片里的场景,七零八零后的你经历过吗

我们这些七零八零后的童年生活,虽然物质上过得很苦很贫穷,但是当时的我们内心却很开心很快乐。那时候没有玩具都是自己动手自制玩具,自己发明游戏。岁月蹉跎了青春,时光苍老了容颜。今天看到这些老照片,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

(1)


我们把这种游戏叫“碰拐”,也有人叫斗拐,男孩儿女孩儿都可以玩,在学校经常会趁课间来几局,上课铃一响,摔了几个屁股蹲后一边拍打屁股上的土一边往教室跑。尤其是冬天,斗完了浑身热乎乎的跑教室上课去了。有时候,大人们也会聚在村头一起斗几局拐。

(2)



这种游戏我们叫“过桥”,第一轮弯腰弯得很低,当你都跳过去了以后,第二轮弯腰者会把身子再直起来一些,对跳的人来说高度增加了。依此类推,随着难度系数增加,跳的人自然就跳不过去了然后就互换一下角色,换成跳的人弯着腰,原来弯腰的人去跳。

(3)

这种游戏叫“老鹰抓小鸡”。鸡妈妈在前边护着后边的鸡仔,奋力和面前的老鹰搏斗着。

(4)


我们叫“打秋”。一般是在两棵树中间系上一根粗的绳子,一个人坐上去,另一个人在后面推着荡起来。坐在上面的人往往会荡着笑着,欢声笑语充满在空气中。我从小就恐高不敢玩,打心眼里羡慕那些能荡很高的人。

(5)



扔沙包,全国的七零八零后都玩过的玩具。投沙包,中间那个人如果被投中就算输了。一个人玩时两只手把三个沙包撂起来不让落到地上,当年我这个玩得比较牛[呲牙]

沙包都是自己动手用碎布头缝制的,我父亲是裁缝,我六七岁就会用缝纫机缝沙包。我制作的比这些要高级复杂好看一些,外边还会用12个正方形小布片分别两个一起缝起来缝成6个正方形布包,在里面都装进去玉米,然后再分别把它门的对角缝在一起会组合成一个灯笼形状,再把那个方形的沙包放在灯笼里面缝起来 。

(6)



打陀螺,我们那儿的方言叫“打dei lao”,写不出来后两个字。

找一截粗细适宜的木棍用刀削成心理想要的大小,在最尖端再装上一个小钢珠。再找一个带分叉的树枝(或者用干棉花杆最好取材),稍作修剪系上棉绳就可以变成鞭子抽起来,陀螺就会优美地转起来。

女孩手上没劲儿,有时候用个大白萝卜削成陀螺形状,用鞭子一抽也可以在地上转上一阵子,

(7)


我们叫它摔“方书”,用废书纸折叠的,尤其是男孩最喜欢玩,每人都会折叠一大把装兜里,上学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在地上摔着,看谁能把对方的摔翻过去面。

(8)



我们这儿叫“推铁箍”,找一个废弃的钢圈儿,一个粗铁丝顶端做个弯钩,跑着推着,玩得不亦乐乎。

(9)

我们叫“打耳”。把两头尖的耳放在地上,用另一个木棍照着尖的那一段使劲一敲,那个“耳”就会飞起来。然后再用手里的木棍在飞起的“耳”上使劲补一棍子,“耳”就会飞出去很远,谁飞出的最远算谁赢。

(10)


我们叫“弹琉璃蛋”,男孩子比较热衷的一款游戏,大冬天手冻得通红,挂着两桶清水鼻涕泡还在兴高采烈地弹着。

(11)


火柴枪。主体用废旧的自行车链条和一根铁丝做成,火柴头放进去一扣扳机就会啪的一声响。我弟弟做的比这个豪华一些。铁丝上面会用彩色细炮线缠上面,尤其是枪的把手那儿缠后变成不镂空的,握起来手感更舒适也更美观。遗憾的是曾经做这些玩具的弟弟因车祸已经离世九年了,很想念他,愿他天堂安好。

(12)



我们叫“弹(dan)弓”。男孩子们几乎人手一个,拿着弹弓冲着树上的鸟砰砰乱打。

(13)

我们这儿叫“贴锅饼”。一个箭步冲过去翻半个跟斗,两手着地头朝下贴到墙上或者麦秸垛上。还有下腰,几乎每个女孩儿都会。现在的孩子想练这些还得花钱报班学,我们那时候家长也不管也不会担自己的心孩子折住腰,都是自学成才,男孩子们还会手不着地连着空翻几十个跟头。

(14)

我们叫“撑胶”,像变魔术一般会出来不同的形状。

(15)

踢毽子。自己用中间带孔的铜钱外边包一层布缝好,然后捡一根公鸡的粗翎羽和一簇公鸡尾巴上的彩色羽毛。踢毽子时脚变着花样,有时候朝里踢有时候朝外踢,时不时还一扭身换成另一只脚从屁股后面踢一下。我小时候踢不过人家的时候,生闷气冲着自己的毽子跺几脚,踩坏了会接着再做一个。

(16)

小推车。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做过,推过。当时我推着它的时候感觉自己牛气哄哄得很神气!

(17)


我们叫“纳子”。捡几个砖头块磨成圆的,抓到手里往上一撂,谁用手背面接住的数量最多谁就赢。我的手指天生可以弯比较大的曲度,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我经常取胜。

(18)


跳绳。可以单跳也可以多人跳,所有人都不陌生

(19)

跳皮筋,全国统一游戏。

(20)

这个经常玩,但我记不得叫啥名字了。

(21)

一张桌子上面放一排砖就可以打乒乓球了。

(22)

校里校外经常玩的拔河比赛。

(23)


注射针剂盒,把中间的挡板拿出来就成了文具盒。我的第一个文具盒也长这样。


这是当年真正的文具盒,写上课程表,再贴几个贴画。

(24)

马车拉着收割的麦子,前面是用木棍做成的挡,可以多装很多麦秆。

(25)


用玉米杆做的庵,里面地上铺上干草,然后铺上褥子就可以睡觉了。这个一般搭建在地头,或者麦场里面。

(26)

相信很多人都坐过马车,当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开上汽车[捂脸]

(27)

爆米花,最害怕师傅用脚踩的那一刻,捂紧耳朵。响过了一股浓烟冒起,然后就是米花香味扑鼻。

(28)

刮头篦子。那时候条件差,都不怎么洗澡,头上长虱子,这个齿子密,用这个一梳头就把虱子梳下来了

(29)

我们叫“捻捻转”,放到地上或桌子上用手一捻会转好长时间都停不下来

(30)



香脂、雪花膏。当时很羡慕能用上它们的人,后来我们也经常用。

(31)

呢绒袜子,相信每个人都穿过。


(32)


塑料凉鞋,穿断了家长会用铁丝在火上烧红放在塑料上,把断了的部分粘合在一起。或者把一双彻底穿废了的塑料凉鞋放在家里,专门等着用来粘合别的鞋子。

(33)



我当年就是用大二八车学会的骑自行车,刚开始掏着腿骑,熟练一些就踩着脚拐上面骑到坐上。光会快不会慢,骑上去下不来,最后摔倒了才能下来[捂脸]

(34)


这个洗头膏可以说是个神奇和经典,陪伴了好多年。

(35)


架子车。当年爸爸端着饭碗坐在车把上面吃饭,我站在车厢上趴在爸爸肩膀上玩,一不小心摔到了地上把胳膊摔脱臼了[捂脸]

(36)

煤油灯,点着以后随着火苗冒的黑烟会把鼻腔熏黑

(37)


这个很多人都用过的。

(38)



很多人都吃过的美味零食

(39)



炎热的夏天能吃上一个冰糕,那就太哇塞了。记得我们当时的一句顺口溜就是:冰糕冰棍儿,一毛钱一对儿。冰棍五分钱一个,当时也舍不得买,再后来又有了更好吃的雪糕。


结语:

七零后里面最大的已经过五奔六了,八零后里面最大的也已经过四奔五了。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还是当年的哥,不想承认已不再年轻渐渐老去的现实。好想给自己的年龄踩个刹车最好能挂个倒档,回到儿时的无忧童年和少时的青葱岁月。无奈人生没有回头路,每个人都是人间的一个匆匆过客,唯有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祝福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一切安好、顺遂无虞、皆得所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冰糕   都会   文具盒   沙包   木棍   陀螺   铁丝   泪眼   场景   模糊   当年   玩具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