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潮”正席卷全球!

加息的痛苦,还远未结束!

1

11月,美国的CPI同比增幅从7.7%放缓至7.1%,大大地低于市场预期。更让华尔街投行们惊喜的是,剔除大幅波动的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6%,比10月的6.3%增幅有所缓解。

通胀数据持续改善,足以表明了通胀下行的趋势,也让美联储放心地放缓了加息步伐。

美东时间12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3.75%至4.00%上调到4.20%至4.50%,加息幅度50个基点。

一切都按照市场的预期在走,似乎就像美联储写好的"剧本”。在尝到甜头后市场开始幻想美联储要停止加息时,鲍威尔这个大编剧突然跳出来说,我要改剧本了:

鲍威尔称,历史告诫不要过早放松政策,他继续强调美联储将坚持到底,直到任务完成。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的重点是改变其政策立场,使其变得足够限制性,而不是降息。鲍威尔回应明年降息的问题称,经济预测摘要里面没有显示降息:

在对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

暴哥解释一下“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并非是通胀数据必须要到2%,而是有信心看到通胀数据会到2%,意味着通胀可能是3%,也可能是4%,美联储就会停止加息,甚至开始考虑放水。

总而言之,鲍威尔已经在警告市场,美国利率现在的高点绝不是4.5%,而是有可能是5.1%,并且这个5.1%也并非瞬时高点,可能会持续2023年一整年。

千万别赌放水,暂时不会有降息的任何可能。

鲍威尔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美股三大指数应声跳水,集体下挫。道指盘中自高位跌近700点,最终收跌0.42%;标普500指数跌0.61%;纳指跌0.76%。

现货黄金一度跳水14美元至1795美元,随后重回1810美元关口。

当下对于市场而言,最痛苦的不是加息,而是高利率要持续未来的一整年。

暴哥在《中美经济大对决!降息要来?——点击阅读》已经提到过:

加息幅度降低,并不意味着不加息;无论12月加息多少,一旦美国基准利率超过4%,即便是加息50个基点,也算是相当激进。

现在还没到太乐观的时候,市场并未彻底转向,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将回归,市场会因为一个好消息就暴涨,也会因为一个坏消息就暴跌。

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2022央行大戏上演“最终章”后,所有的焦点将回到国内是否降息上。

12月15日9:30左右央行宣布,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连续第四个月保持不变,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75%。

2022年的最后一次中期借贷便利(MLF)续做,央行选择了等价加量。

这意味着,本月20号的LPR下调的概率大减,希望房贷下降的房奴们可能要失望了。

从形成机制看,这个月LPR下调概率很小,但是并不代表不会下调,毕竟今年已有先例:

2022年5月,在MLF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央行最终还是在当月单独下调了5年期LPR利率15个基点,大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所以,房奴们还是可以再保持一点点希望。

就算这个月不降息,考虑到春节的资金流动性和消费旺季,1月的LPR下调也是大概率事件。

2

我们都知道,加息的副作用很大,远不止是市场暴跌,生产成本暴涨,还有经济衰退等等。

明知加息这么痛苦,为何美联储和西方其他经济体央行还是“执迷不悟”,一条道走到黑?

因为不加息,让通胀肆虐,带来的痛苦更大。

物价飞涨,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扰乱正常的经济活动都是次要的,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更大的危害是社会动乱。

这种社会动乱在欠发达国家地区就是,哄抢物资,冲击政府,导致全国经济瘫痪;在发达国家主要就是,大面积的工人罢工,要求涨工资。

美国最大铁路工会之一的国际钣金、航空、铁路和运输工人联合会运输分部投票否决了白宫协调的临时协议后,一场全国性的铁路罢工可能在12月彻底爆发。

《纽约时报》超1100名员工开始大规模罢工,是《纽约时报》40多年来的首次大罢工事件。

英国罢工潮将导致社会停摆

英国多个主要机场的3000多名边检人员为了涨薪,计划于圣诞前夕开始罢工8天,将会有3成的航班被迫取消,导致近200万旅客的圣诞行程受到阻碍。

英国的铁路工会也宣布,超过4万多铁路工人在圣诞至新年期间举行大规模的罢工活动,对英国的交通绝对是一个重击。

更令人惊讶的是,就连英国救护车的工作人员也将于12月21日开启罢工,而其他医护人员也正在考虑是否于2023年的1月举行罢工活动。

除此之外,英国“皇家邮政”近万名邮递服务员此前已经展开了间断性罢工,还有数万名教师将于明年罢工罢教,就连英国国家气象局的员工都在考虑罢工.......

目前,超过100万公共部门的工人参与了罢工,英国正面临至少10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浪潮。

韩国罢工潮愈演愈烈,随着薪资问题的谈判再次破裂,韩国货运工会、地铁工会发起了罢工。哪怕政府重罚最高三年监禁或最高3000万韩元的罚款,也未能阻挡罢工继续。

德国巴伐利亚州美国军事设施内工作的800多名德国工作人员本周走上街头,要求增加工资,以抵消生活成本迅速上升的压力。

奥地利铁路工会在11月28日发起持续24小时的罢工,导致百万乘客出行受到影响。

比利时铁路工人发起为期三天的罢工,导致全境四分之三的火车停运。

法国工会则呼吁在12月22日至明年1月2日的圣诞节假期期间罢工。

此外,南非爆发12年来的首次公职人员罢工。

全球多国出现的罢工潮,原因几乎是一致的:通货膨胀率不断飙升,人们的工资增长速度赶不上通胀的速度,生活成本随之上涨。

普通的底层民众,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走上街头。

2022年的这个寒冬,是20世纪70年代末“不满之冬”的再现。表面上看,是能源、粮食等生活物资价格上涨,不断蚕食着本就不富裕的钱包,导致各国同时爆发罢工潮;其本质还是世界格局的变化,政治冲突加剧,逆全球化盛行,资源分配不均等带来的经济衰退。

罢工,只是全球经济重病缠身所表现出的急性症状。

加息肯定不是良药,但在通货膨胀还未见顶下,除了加息似乎别无选择。而加息带来的全球经济继续恶化,才是我们最不能忍受的痛苦。

这又是一个死循环!

而要打破这个死循环只有两招:第一,全球摒弃政治敌意,再一次紧密合作;第二,再来一次科学技术革命,要么提高生产效率,要么创造更多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鲍威尔   通胀   英国   央行   美国   利率   工会   铁路   全球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