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山川-灯的变迁 文/傅先河

灯的变迁

文/傅先河

万千征程君为径,勤奋作舟获灵性。

不缺日月沐爱河,没有思想成盲丁。

熟悉世间路途暗,陌生夜里灯火明。

读书点燃心百盏,照亮天地任驰骋。

灯,给人类带来光明和进步,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同时,灯的变迁映射出家乡巨变。

小时候,家乡没有电,夜晚漆黑一片,除了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整个村子沉睡般的寂静。照明靠煤油灯,如豆的灯头发出昏暗的光,为了省油,乡亲们吃罢晚饭,忙完手头的活计就熄灯。晚上村里召开社员大会或放露天电影时,会高高悬挂一盏气灯,“亮如白昼”的气灯,带给人们无限欢乐,孩子们雀跃地跳啊,大声的叫啊,以最原始的方式表达喜悦之情。啥时候能有这么亮的灯啊!我心中期盼着。

一天,父亲带回个神秘东西:拳头大的圆筒上焊接着筷子粗的金属管子,管子上“长着”个尖尖的长“嘴巴”。父亲说:这是个“电石灯”,可亮了。只见父亲拧了几下圆桶,再用力一拔,圆桶分成了两部分,他把几块“电石”放进一个圆桶里,再将另一部分扣上,然后放进盛有水的搪瓷缸子里,桶上压一块小石头,缸子里马上“咕噜咕噜”地冒出一串串气泡,用火柴向“嘴巴”上一点,先是“噗”的一声的响,随即吐出几寸长的火焰,发出“嘶嘶”的响声,犹如蛇吐信子。我感到非常好奇和刺激,便凑近去看个究竟,父亲担心有危险,赶忙让我离开。因“电石”非常稀缺,“电石灯”也很少用。晚上,我经常站在村头向北眺望,对远处那星星点点的灯光无限神往。

除了简易煤油灯,每家每户还拥有一盏“提灯”,提灯防风防雨便捷,主要用于三秋大忙时节。过了“寒露”,进入收地瓜季,大部分地瓜要切成片,晒干后储存起来。我记得那时候下雨特别多,雨情就是命令!只要看到电闪,听见雷鸣,就赶忙点上提灯,全家出动,十万火急地抢回晒在坡里的地瓜干,夜晚也时常被父母从睡梦中叫起,揉一下惺忪的眼睛,下意识地跟着大人地往坡里跑。老天像个淘气的孩子,喜欢恶作剧捉弄人,有时候,火烧火燎的把瓜干抢回家了,天却放晴了;有时候,既不打雷,也不打闪就下了起雨,给人以措手不及,瓜干虽然抢回来了,但已被淋湿,屋里到处是摊开的瓜干,若赶上连阴天,瓜干就会长出绿毛、霉烂变质。每当晾晒上地瓜干的时候,乡亲们都会抬头望望天,低头看看地,祈求老天别下雨。“绵绵不绝”的秋雨啊,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忧愁。

时光的列车驶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终于通上了电,乡亲们用上了电灯,街上也亮起了路灯,但是好景不长,一则因负荷过重经常停电,再就是很多家庭因付不起电费,又用上了煤油灯。煤油灯的灯烟熏黑了人们的鼻孔,有时还烧焦了头发和眉毛。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皱一池清水”,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如今乡亲们不再为支付电费而发愁,更不因停电而烦恼,大街小巷皆是太阳能板路灯,乡亲们家家户户用上了白炽灯、日光灯、LED灯;吊灯、吸顶灯、床头灯、台灯等各种各样的灯。

夜晚,灯火通明!灯光,照亮生活!

壹点号 木火通明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山川   提灯   齐鲁   放进   缸子   煤油灯   电石   地瓜   先河   乡亲   故乡   夜晚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