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的芙蓉镇、三水汇流幸福之地:湖南衡东县草市镇


上图为:草市镇-凌云古塔(三江口附近)

草市镇,地处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东南部,东与攸县菜花坪镇、鸭塘镇接壤,南与南湾乡为邻,西连杨林镇,北抵高湖镇,面积143.9平方千米, 户籍人口有6万人。草市镇历史久远、古朴宁静、民风淳厚、生活幸福,被誉为“湘南的芙蓉镇”。

湘江支流洣水在草市镇绕了一个大弯,并在白茅洲与支流永乐江、草市河合流,形成三水汇流景观,再流向西北,最终汇入湘江。

上图为:草市镇-三水汇流卫星示意图

洣水,湘江下游支流。发源于炎陵县南境八面山,向西北流经茶陵县、攸县,在衡东县新塘镇注入湘江。全长296公里,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

上图为:洣水-生态风光

永乐江,发源于资兴市彭公庙毛鸡山,洣水最大的支流,经永兴县、安仁县于衡东县草市镇流入洣水再汇入湘江,流域面积2572平方公里,干流长210公里。

上图为:永乐江-上游渔舟

草市河,洣水的较小支流,发源于衡东县草市镇坪口村大坪坳,向北流经石旺村、两路村、高田村,在白茅洲汇入洣水。全长约25公里。

上图为:草市河-汇入洣水处

三水汇流的草市镇是典型的山水型山乡古镇,形成于唐宋时期,至今保存较好。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地域文化底蕴丰厚,山、水、洲、街等要素浑然一体,古镇、古庙、古井、古桥、古码头各具神韵,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有“湘南芙蓉镇”之美称。

上图为:山水洲街一体的古镇

1.古镇。草市古街依山傍水而建,古镇中心建筑为四方形。溜光蹭亮的青石板街面、青砖青瓦的小楼阁民居、杉木活板门式的商铺铭记着祖先的智慧,留存着历史的印记。央视拍摄电影《感恩之旅》时就曾在这条老街取景。

上图为:草市镇-古街俯瞰图

2.古庙。草市古街西郊有一座灵山,是县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次森林),灵山上有灵山庙,始建于后唐同光年间(公元923-926年)。据传因纪念先古时期炎帝的重臣灵山侯得名,后又因西汉的三位侯爵扬名,如今更因每年的庙会闻名。

上图为:草市镇-灵山古庙

3.古井。灵山庙旁边有口古井,泉水四季源源不断,不停向外翻滚。当地人用该井泉水磨制出草市豆腐,闻名遐迩,烹饪的衡东土菜美味无比。

上图为:灵山庙-古井

4.古桥。草市镇曾以“柑桔之乡”闻名遐迩,种植始于南北朝,以白茅洲广柑最为出名,是清代贡品。建于清初的白茅洲古拱桥,记录着古柑农们挑柑进京的历史。

上图为:白茅洲古桥-旧照

5.古码头。在古代,凡是江河汇流之处必是商业繁华之镇。草市镇自古是衡东、攸县、安仁三县的商品集散地。现在,往昔的乌篷船虽已被公路车辆取代,但是助行人往来两岸、迎来送往八方客的三江口古码头还发挥着余热。

上图为:草市镇古码头

纵览三水汇流的草市镇,灵山、洣水、白茅洲、古镇街各有特色,浑然一体。灵山高幽,洣水清澈,白茅洲盛产广柑,古镇街古朴悠雅,构成山水一体的古镇画卷。

上图为:在灵山庙俯瞰草市镇

古镇人在家门口静看花开花落人来人往,他们的淡然淳朴让外人恍如隔世,远离尘世喧嚣,如同折射一出老电影。2015年草市镇入选首批“湖南十大最美古村镇”。可以说,古镇的人是幸福的,这里也称得上湖南最具幸福感的古镇之一。

上图为:远离尘世的草市镇-三水汇流实景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衡东县   市镇   攸县   湘江   灵山   白茅   古庙   支流   古井   湖南   古镇   芙蓉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