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端家政”干扰“双减”

在大面积叫停校外培训的“双减”背景下,“新家政”不仅使“双减”政策难以落实,还可能因“凭财富抢跑”引发新一轮教育焦虑。

十二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

彩云网评特评论员 斯涵涵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其中,聚焦机构和个人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面向3—6岁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违规开展普通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重点问题开展排查整治,引发强烈关注。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开展,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的周末和假期辅导被叫停,打着各类名义的违规学科类培训却悄然兴起。有中介机构将住家教师包装成“住家教师”“高端家政”,有家长们自发地寻找“一对一”“众筹私教”,校外培训招聘、需求信息满天飞……隐形变异培训乱象纷呈。

不难看出,所谓的“高端家政”是经过包装、换了马甲的“住家教师”或者“家庭教师”,是一些机构、人员为了规避政策监管,将学科类培训转入家庭来开展的违规行为,看似“高大上”,其实潜藏着非常多的不稳定因素。对于“住家教师”来说,高薪之下面临着工作时间长、缺乏劳动保障、随时可能下岗的职业风险,对于雇主而言,花大价钱将孩子的教育交给一个新兴而又尚无规范的“新家政”,教育安全、教育质量等应打个大问号。特别是,在大面积叫停校外培训的“双减”背景下,少部分有财力的家庭依旧可以凭借“新家政”给自己的孩子培优,不仅使“双减”政策难以落实,还可能因“凭财富抢跑”引发新一轮教育焦虑,损害法规权威与教育公平。

“双减”政策的目标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现代教育是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工程,需要看到,如果高考、中考的单一评价标准依然发挥重要,唯分数论的“土壤”便难以消除,各种应变之策便会层出不穷。多年积累的教育顽疾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等便属此类。

魔高一尺须道高一丈,决不容许“高端家政”扰乱双减大局。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招聘网站、家教网等的监管,禁止发布“一对一”“众筹私教”“家庭教师”等校外培训招聘需求信息,禁止家政服务企业将校外培训纳入家庭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规范中小学在职教师从教行为,自觉拒绝有偿补课和参与违规培训,从源头上减少“高端家政”的供给。还要健全投诉举报工作制度,构建街道(乡镇)、社区(村)动态排查机制,有效防止“高端家政”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当然,家长也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理性对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要增强作业针对性、有效性,加强校内课后服务资源建设,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常态化应用,统筹校内外资源,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各方协作,多管齐下,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家政   家庭教师   住家   中小学   校外   叫停   彩云   校内   大面积   干扰   学科   需求   孩子   教师   政策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