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山区二十载,昔日江南展新颜-华夏银行昆明分行20年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挂钩帮扶工作纪实

在祖国西南的横断山区,大山环抱,在山与山之间星罗棋布分布着一些狭小的盆地,当地人称之为“坝子”,当地山民一代又一代在坝子中繁衍生息。

剑川县马登镇所在的坝子古称“兰州坝”,江南村就镶嵌在其中一隅。走进江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风景优美、干净宜居、民族特色浓郁的新农村画卷。这里山清水秀,小桥流水,花香四溢,绿意盎然;村容村貌“颜值高”,人居环境“洁净美”;白族民居错落有致,民族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村民和蔼可亲,生活富足。步入其中,让人流连忘返,令人心旷神怡。

可是,谁又会想到,只有290户村民1197名白族、彝族、傈僳族同胞的江南村,曾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呢!江南村以前的土木房、泥巴路,如今变成了白族特色民居、硬化路,串户路全部通到了各家各户门口,文化活动广场、公厕、路灯、垃圾房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

帮扶接力二十载

江南村的蝶变源自于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持续的帮扶接力。2002年,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响应国家号召,派出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走进剑川县马登镇开展扶贫工作,并把扶贫挂联点定在马登镇黄花村和玉龙村。2016年2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统筹安排,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扶贫挂联点调整为江南村,接力实施帮扶。

曾经的江南村,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薄弱。曾经的江南村,农作物单一,群众收入低,贫困户在脱贫线上挣扎。

二十年间,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及其驻村工作队员,补足政府帮扶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让江南村换了新颜,让村民添了笑颜。

在这里,他们通过扶贫捐款,不断完善村内道路、路灯、广场、公厕等基础设施,修建卫生室、图书室、健身场地等公共服务设施;

在这里,他们充分发挥作为金融机构在扶贫中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培育富民产业,建立“造血”机制,为贫困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保障;

在这里,他们建立党委办公室、工会委员会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协同工作机制,购买农副产品,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消费扶贫;

在这里,他们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耕种、养殖、电商、务工等技能培训,主动与安保、家政等公司联系,拓宽就业技能及务工渠道;

在这里,他们多次捐资助教,还修建了江南村幼儿园;多次捐资助学,向贫困家庭捐赠子女就读学费,向在校贫困生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向学校捐赠电脑、体育用品等教学用具,激励贫困户子女立志苦学、拼搏奋斗;

在这里,他们不定期组织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深入村民中开展反假币、反电信诈骗、反洗钱、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案例的宣讲,切实帮助村民防止受骗上当再度返贫……

数据显示,自挂钩帮扶以来,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已累计投入资金727.13万元,特别是实施脱贫攻坚行动以来,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更是以几何倍增的速度加大帮扶资金投入,2016年至今,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在江南村共计捐赠帮扶资金509.13万元。此外,连续多年开展消费帮扶,累计采购农产品近100万元。

通过持续的扶贫接力,2020年包括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定点扶贫村江南村在内的马登镇顺利通过验收,实现脱贫摘帽。美丽宜居的江南村,还于2021年12月,入选2021年度云南省美丽村庄。

祖国的未来

初冬的暖阳,透过高高翘起的飞檐,洒进了江南村华夏幼儿园。园内,10几个孩童在20余平方的操场上玩得乐不可支。操场中间,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展,雄姿英发。

“这是我从事幼儿教育这么多年,见过的最好的乡村幼儿园。”介绍起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捐资30万元建起的江南村华夏幼儿园,江南村幼儿园老师苏芳脸上堆满笑意。

新建的幼儿园内,有孩子们上课的教室,有孩子们玩耍的玩具室,有老师备课的办公间,还有孩子们做操的操场。“这在之前的幼儿园,是想都不敢想的。”苏芳指着华夏幼儿园对面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说。

走进教室,崭新的课桌、一层不染的地板、50多寸的大彩电、琳琅满目的书籍、干净透亮的消毒柜,醒目的消防应急灯等设施陈列四周,摆放有序。在教室的尾部,干净整洁的厕所,按照男左女右的分布格局,依次用木板隔开。

玩具室内,大城市里面的孩童玩乐设施在这里应有尽有,并贴心地铺设了塑料地板,防止孩子们摔疼。操场四周,绘制的孩子们喜爱的各类动漫人物,满是童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江南村的希望,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必将有个灿烂的明天。”苏芳展望说。

水墨画的新房

整洁的村道两侧,错落有致的白族民居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特色——青瓦白墙朴素淡雅,屋脊飞檐振翅欲飞,门窗照壁高雅秀美,仿若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这里以前,大多都还是土木结构住房。”江南村村民苏建昌望着水墨画般的白族民居如是感叹。6年前,苏建昌一家7口还居住在破旧的土木房里,靠种植水稻为生。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扶贫工作队进驻后,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作物、烤烟、药材种植技术指导,钢筋作业务工培训,以及旧房改造的资金。如今,苏建昌一家,不仅种植了水稻、玉米,还种上了烟叶及中药材,家庭人均收入从以前的2000元,变成了如今6000元,并于2年前建起了新房。

苏建昌的新房充满着浓郁的白族民居气息,青瓦白墙、照壁、门楼交相辉映,院内配以山茶、缅桂、香椽等乔木花果树,清新雅致。屋内沙发、茶几、冰箱、彩电等家具陈列四周,惬意生活悠哉乐哉。

“这都是托了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和‘小华夏’的福啊。”苏建昌感慨地说。

亲切的“华夏”

苏建昌口中的“华夏”,真名叫李迎春,是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的一名员工。2002年,李迎春作为华夏银行昆明分行选派的第一任扶贫干部开展扶贫工作,挂钩玉龙村。2017年9月,李迎春再次履职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挂钩江南村的驻村扶贫干部。

在驻村扶贫工作期间,李迎春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千方百计帮助村民解决问题。身为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李迎春还充分发挥特长,免费为当地公共场所和村民的房舍、照壁题写书法,绘制图画;为当地百姓免费书写结婚喜联、白事挽联;为小学生免费讲授书法课。村民们对他美化环境、营造氛围、传播文化的善举,身怀感激,都视他为亲人朋友,亲切的称呼他为“华夏”。

有一段佳话在江南村广为流传。2019年,李迎春为一位在挂钩扶贫点投资办产业的企业家书写书法作品,这位企业家想以现金作为酬谢,李迎春却婉言谢绝,建议他支持江南村脱贫攻坚事业。这位企业家欣然应允,随后向江南村捐赠了45吨水泥用于扶贫。在李迎春的组织下,水泥首先无偿分给了一户危房户和一户无房户,迅速启动了这两个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和新房建设。

思想的升华

“盐路山铸就马帮文化,鸡肠河流传正气精神。”江南村正中心的江长岭文化广场,在这两句长亭中的题词下,显得格外庄严大气。这座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捐资150万元修建的广场,已是其捐资修建的第二个文化广场。

“我们白族、彝族、傈僳族同胞都有着的良好文化传承基因,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看到了这一点,投入近百万元资金为我们修建了两个文化广场,助力我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难能可贵。”江南村总支书记李神飞感谢说。

两个文化广场发挥出巨大作用,不仅是江南村村民休闲娱乐、应急避难场所,还是江南村村民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主阵地。

广场内,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长廊、篮球场、健身器材、以及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每到太阳出来时,村民们都喜欢来到广场,遛娃聊天。

“你们家今年收成给好?”“娃娃在省城上学怎么样?”“明天我们家杀猪,记得过来吃饭!”......

村民李瑞军也喜欢到广场聊天,看看村民们有什么需要帮忙。李瑞军是江南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之一,早年,他在外面做生意,华夏银行昆明分行驻村扶贫后,李瑞军回到江南村,用挣来的钱买了一台收割机、一台挖机及一台青储机,帮助村里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种植及收割,几年后,他的名气在村里越来越响亮,村民们都亲切的称他为“挖机”。“这个外号是村民们对我做实事的认可,我也将不负这个头衔,继续为村民做好事。”

李瑞军打算申请使用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的乡村振兴贷款资金,再购置几台农业机械,帮助江南村实现现代农业化生产。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第一时间回应答复,“你尽管放手去干,资金我们来给予支持。”

乡村振兴有希望

昔日贫穷落后的江南村换了新颜,但谱写美丽云南新篇章,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的脚步还远未停歇。乡村振兴既是脱贫攻坚战的延续,亦是新起点、新征程。至2021年开始,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就及时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担任组长,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担任副组长,其他三位党委委员担任组员,每年制定《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防止返贫和金融支持,拟定重点工作方向、支持保障措施,落实相关帮扶项目,划拨帮扶捐赠资金。

同时,华夏银行昆明分行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仍每年定期深入剑川县、马登镇、江南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前往困难群众家中慰问,落实帮扶政策。

“一定要先了解村民需要什么,我们才能在这基础上制定计划。对于乡村振兴的一切,我们都要扛在肩上,记在心里,逐条落实,抓出成效!”在调研过程中,华夏银行昆明分行行长赵草梓总是不忘询问村民:“你们有什么困难?”面对他们殷切的期望,期盼的眼神,赵草梓说得最多一句话就是:“请你们放心!”

赵草梓说:“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把乡村振兴的工作做得更好,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回去好好研究,有些已经开始在做,有些还要再细化,只要有利于乡村振兴的事,我们都要努力去做。”

产业的明天

雪邦山下,林木苍翠,草长莺飞。与江南村紧邻的山林里,一大片林地已被开辟出来,不久后,这里将成为“马登镇千头肉牛规模化养殖基地”。这是继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在江南村捐资成立“剑川县富源牲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又一个产业帮扶项目。

“这个项目,关乎着江南村今后的产业转型和村民的增收,2022年,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已捐助资金55万元用于该产业建设,同时还调整了2021年捐赠资金110万元用途,同样用于该项目生产,可以说,华夏银行助力我们江南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不遗余力的。”江南村总支书记李神飞这样介绍。

不遗余力还体现在真抓实干和信贷支持。自确定建立养殖基地以来,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围绕与养牛产业息息相关的牧草种植技术,邀请专家现场开展专业培新,为养牛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围绕信贷支持挂钩扶贫点致富带头人积极发展产业。

东华村的致富带头人李庆华就是受益人之一,2022年,他拿到了华夏银行昆明分行首笔助力乡村振兴贷款81万元,“这些钱将用于肉牛养殖的厂房建设、养殖用地、饲料储备等规划,相信有了这笔钱的助力,富足生活指日可待。”李庆华信心满满的说。

中草药、苹果种植成效显现,养牛产业未来可期。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积极筹划着下一步:捐赠帮扶资金50万元,专项用于马登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每年安排30万左右资金,采购当地农产品助推村民脱贫增收;做好金融帮扶,结合剑川实际,为剑川县企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提供融资业务支持,支持剑川县成熟企业实现更大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华夏银行昆明分行正用坚毅决心、坚定信心、虔诚真心撑起群众“振兴伞”,正用真情浇铸乡村振兴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华夏银行   昆明   江南   白族   分行   剑川县   乡村   工作   华夏   民居   迎春   村民   纪实   山区   昔日   幼儿园   资金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