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1:县委书记为何指挥不动下面的干部,有三点原因

《县委大院》在开拍之初,就饱受关注,因为胡歌等老戏骨的加盟,导致观众的期待值一直很高,如今火热播出以后,毁誉参半,剧情可圈可点,胡歌饰演的梅晓歌仅用半年时间就从光明县代县长升至县委书记,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身为县委书记的梅晓歌,经常指挥不动下面的干部,政令不通时有发生,我分析下来,有三点原因。

穷到骨子里的财政现状

光明县的穷是出了名的,某单位要采购10台电脑都要开政府会议讨论表决,最终结果是财政只拿得出采购5台的钱,这可是最基本的办公设备啊,可见财政是有多紧张。

光明县交警大队有10多名编外辅警,竟然已经4个月没有发工资了,为此交警队长顶着违法的帽子带着弟兄们在公路上拦截过往车辆,以各种理由罚款从而充实财政,上到县委书记下到普通干部竟然都默许他们的行为。

经济发展落后,财政税收就不多,加上上级部门支持力度很小,各级政府开支又大,从而导致了一直处于揭不开锅状态的财政现状,连基本的福利待遇都难以保障,既然会出现政令不通的情况,这是光明县的本质因素。

面对如此困境,身为县委书记的梅晓歌,除了给隔壁县借了几千万临时周转了一下之外,并没有给光明县引来更多的财政支持,既没有争取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后面得到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也是艾县长一人极力争取的结果),也没有招商到资金雄厚的公司来投资,他的到来并没有解决光明县的本质问题,所以个人威信在干部职工心中是打了折扣的。

一成不变的老班底

大家发现没有,梅晓歌上任后,凡事都是亲力亲为,把县委书记的角色演出了村长的样子,纵有千头万绪,也不该眉毛胡子一把抓,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及时启用人才,分级分类解决问题,把问题和责任分担下去,只有依靠团队,才能解决问题啊。

再直白点说,就是要迅速做出相应的人事调整,经过前期调研,结合实际情况,把那些不想担责不愿干事的领导干部换下去,把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提上去,只有把人搞到位了,工作才能开展啊。

而目前光明县的领导干部现状是,全部都是原来的老班底,都是原来的书记提拔使用的人,在一个位置上已经干了很多年,早就干麻木了,很多旧观念旧思想存续很久了,面对外来的县委书记,他们当然不会乖乖的听话了,所以一直都是碍于岗位职级的不同,做做表面工作而已。

红脸白脸没有一起唱

一支队伍,纪律是第一位,优秀的就要奖励提拔,拙劣的就要惩罚降级,只有赏罚分明,大家才能看到希望,干工作才有奔头,对领导才有敬畏之心。

从代县长到县委书记,梅晓歌从来没有和人当面争的面红耳赤过,更没有当众严厉批评过人,就更别说处分人了,他一味地温柔以待一忍再忍,换来的是某些人的不知敬畏得寸进尺,反正干好干坏、作为与不作为都不会被处分,那何不选择躺平呢?

在这点上,县长艾鲜枝就做的要稍微好一点,从独自一人到拆迁钉子户家里当说客,到只身一人前往省里谋求支持,这才是一个一县之长该有的果敢和果断,所以不少网友建议,应该把梅晓歌和艾鲜枝对调位置,那样可能效果会很不一样。

基本待遇无法保障、人事岗位一潭死水、管理干部松松垮垮,基于这三点原因,导致梅晓歌这个县委书记在干部职工心中威信不高,政令不通,从而导致工作很难推进,所以,不是光明县的工作太难做,也不是梅晓歌分身乏术,而是领导艺术上的问题。

这样糟糕的情况后期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让我们期待后面的剧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旧观   干部   政令   光明   班底   威信   县委   县长   敬畏   大院   领导干部   上级   本质   现状   财政   原因   情况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