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之铭:以你之名-纯如千古,金陵永祭

夜月冷百露,故人诚已暮——关于不能忘却的纪念

夜色向晚,天上干净的只有月亮——清冷纯白,连光都是冷的,就像摆在墓前的一束带露的雏菊:

祭奠着那些不曾瞑目的逝者和为了保护那些逝者最后的尊严的人们;

为了让后人不要遗忘历史斑驳的血泪而用尽了全力甚至生命的人们。

以逝者之名

九州曾焦土,金陵万人哭——12月13日,国殇共祭

12.13作为十二月的某一天,是一个平凡却又深刻的日子一个民族久远的创痛和炼狱般的历史。算起来尚未百年,却已过耄耋之年,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吧!见证者已不足80人,会被人们无情地忘记么?

八十五年前的12月,曾经繁华的金陵成了尸山血海,不见天日,只见孤魂游荡,万人嚎哭。

几万万同胞的浴血奋战却难以换回彼时的和平,九州已成焦土,几千年留存的美好支离破碎、荡然无存。

彼时的金陵只有那暗无天日的战争和每日的空袭警报,还有被洪水猛兽般所谓的邻国士兵夺去生命,如蝼蚁般如草芥般手无寸铁的人们。对于这些穿黄色军服的人来说轻而易举,残忍至极。

人类历史上骇人听闻的黑暗六周

长江送流水,不见故人归

鱼雷营、宝塔桥,燕子矶、草鞋峡。。。。。就像日军下达的命令一样,“无论男女,凡是活着的,一律杀掉,即使一只猫也不要放过。”

整座城市,活着不是奢侈而是罪过,比屠城更可怕的是屠心,即泯灭了人性的后果。

短短数日之内,几十万同胞被无情残忍非人道地戕害,整个世界为之震惊,比野兽更野兽,毫无人性可言的黑暗和恐惧弥漫了整个国家和这个曾经美丽无比的城市。而至今,这些无辜的亡者甚至连一句像样的道歉都未获得!

永远的张纯如先生

赤纯如湛卢,斩尽世冤屈

每每看到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久久不能平息,包括现在敲下这些字时,依然难以平静。语言无法形容是因为写每一个字都沉重地如同镣铐,在心间灼烧如同炙焰!

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可以带着“镣铐”舞蹈——为了逝者的尊严,为了生者的纪念!

经年前从大洋彼岸回到内心故土的她,人如其名,年轻美丽,纯粹地像一个天使,却内心强大——记录和追踪、揭露了诸多真相。

带着记者的客观,学者的深刻和天使的善良和高贵,还有对于心灵故乡的守护,踏上了漫长而又短暂的撰述旅程。

正如她倔强的嘴角一样,内心强大的她将生命都付诸于一种近似于信仰的写作和记录。

纯如千古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在此过程中耗尽了心力,遭遇了很多困难打击甚至威胁。自身的状况也一度让人堪忧。甚至父母都劝她不要再写了,太辛苦了,但是她拒绝。

她说道:“相比于那些逝去的人,我的痛苦又算什么。”就像她的母亲张盈盈说的那样——有些人注定为了他人而活。

十八年前,她猝然离世,时年三十六,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笔者认为与其说她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不如说她更像是中国的孩子,用赤诚之心为历史正名的战士,那本书就是她用生命送给这个民族最珍贵的礼物。让人为之动容和感慨,惋惜和遗憾!

就像她那句质朴的话:“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简单的字里行间却满怀民族大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如果你问我:“彼时惨烈的战争除了绝望还有什么?”

我也不知道,因为只有亲历者才真正有话语权。但是看到从那时传承至今的无处不在的感动和超越了国界的人道主义,总会充满温暖和力量。

比如保护了很多平民妇女并撰写了日记的魏特玲女士,还有被称为“中国辛德勒”的拉贝先生等等。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拉贝先生回国后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非常贫困,中国人民盛情捐款捐物,他的后代提及此事也很动容——因为善行被铭记,他们值得。

淬炼出苦难,和平遍五洲

当我读到日本铭心会的创始人松冈环女士为了宣传历史暴行揭露历史真相而奔走展览,尤其是她回答记者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记者问:“您的展览活动有效果么?”

她坚定地回答:有没有效果?我不能说没有。即使是这么小的火苗,是让它熄灭还是继续燃烧?如果熄灭它,就是辜负了受害者,他们已经被伤害了一次,如果我中途停止,就是在鼓舞否定历史的人,也是对受害者的再次伤害。我没有放弃,没有放弃!”

所以,即使是在日本,仍然有正视历史和热爱和平的人,我们依然要充满希望!

曾经于大屠杀中保护中国人民的外国友人,我们热血无私的战士和人民等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良善,点燃了心内不息的火焰,让我们感慨对于苦难的不屈抗争和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觉醒!

铭刻历史并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铭记苦难,不让悲剧重演!

不忘记历史是为了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共勉!

国殇之铭:以你之名,敬爱的同胞,今夜让我们为你们纪念!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间!不曾走远!

#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南京##张纯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金陵   国殇   焦土   镣铐   逝者   千古   苦难   和平   民族   生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