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为何落户深圳?一文了解

在前不久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广东省深圳市的决议草案。为什么要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消浪护堤、保护渔业资源、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储存滨海蓝碳、丰富海岸景观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被誉为“海岸卫士”。从全球范围看,红树林依然面临巨大威胁,全球红树林保护修复任重道远。

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雷光春: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目标正是助力全球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阻止红树林进一步丧失、转化和退化,提升全球红树林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灾作用,提升人们福祉。

国际红树林中心的主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交流、合作研究、教育培训、保护修复示范项目,以及制定全球红树林湿地协同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国际红树林中心将邀请分布有红树林的全球热带滨海国家、其他有兴趣国家、国际组织等,共同成立开放、透明的国际筹建委员会。国际红树林中心的使命、职责、架构、资金、运行、管理及其他事宜,均由国际筹建委员会协商确定。

国际红树林中心为何选址深圳?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那么,又是为什么会选址深圳?深圳在红树林保护方面有哪些独到的做法和特点?

深圳地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受气候和水文影响,湿地资源丰富,目前,湿地面积36100多公顷,红树林面积超过296公顷。其中,福田红树林湿地入选2020年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 杨琼: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东北岸,这是深圳目前保护最完好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原生红树林,它和对岸的香港米埔红树林共同组成了国际知名的后海湾红树林,这片区域在全球候鸟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每年有近十万只水鸟在福田红树林越冬、过境、中转。

据了解,深圳滨海区域的红树林、盐沼、珊瑚礁等湿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稀有性,滨海湿地记录有4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16种濒危珍稀鸟类。

“十三五”以来,深圳共开展湿地保护修复项目12个,修复红树林湿地面积43.33公顷。2021年,“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发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的中国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广东省林业局局长 陈俊光:广东全省现有红树林面积15.9万亩,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深圳红树林资源也非常丰富,红树是深圳的“市树”,政府和社会群众对红树林保护都非常重视,形成了红树林保护志愿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套红树林保护的方法和模式,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关注爱护红树林的良好氛围。

目前,深圳已建设了一座25000平方米的中国红树林博物馆,为承接国际红树林保护合作机制提供了硬件基础。同时,深圳市国际红树林中心筹建工作专班也已成立,正稳步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红树林   深圳   滨海   福田   红树   全球   国际   中心   广东省   深圳市   鸟类   自然保护区   湿地   面积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