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霆,东北的“小诸葛”,因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被少帅处决

张作霖去世以后,杨宇霆开始飘了,他以东北军元老自居,把自己当成了诸葛亮,把张学良当成了刘阿斗,经常以长辈的身份来管教张学良,越来越嚣张跋扈。后来张学良对杨宇霆忍无可忍,下令除掉了杨宇霆。

杨宇霆,字邻葛,出生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辽宁法库县人。杨宇霆二十岁时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国内。

杨宇霆

张作霖担任二十七师师长时,听说杨宇霆为人聪明,富有谋略,便让他做了二十七师的参谋长。杨宇霆就任以后大力整顿军纪,做事情雷厉风行、尽心尽力,得到了张作霖的信任。

1916年,张作霖担任了奉天的督军,杨宇霆被任命为奉天督军署参谋长。

1918年,直系军阀向日本借了四千万元,购买了一大批军火运到了秦皇岛。杨宇霆建议张作霖派兵劫下这批军火,张作霖同意了,派兵前往秦皇岛,夺下了军火。张作霖用这批军火装备了七个混成旅,这次杨宇霆立了大功,在东北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张作霖

后来杨宇霆因为冒领军部拨款被撤职,1921年,张作霖重新起用杨宇霆,任命他为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兼兵工厂督办。杨宇霆担任兵工厂督办期间,将东三省兵工厂发展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兵工厂,大大提高了东北军的装备水平。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指挥奉军击败了直系的吴佩孚,入主关内,并乘胜派兵南下,扩大了自己的地盘。杨宇霆被任命为江苏督办,但是很快被孙传芳击败。杨宇霆丢了江苏,仓惶逃回了奉天。张作霖爱惜杨宇霆这个人才,并没有责罚他,仍让他担任要职。

1926年,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任命杨宇霆为安国军总参议。

杨宇霆有出色的外交才能,知道如何与日本人周旋,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时得心应手,显得游刃有余。论外交能力,杨宇霆比张学良强的多。

杨宇霆

张作霖身亡后,张学良主政东北,他想任命杨宇霆为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杨宇霆坚持不就。

杨宇霆认为自己功劳很大,能力也很强,不免居功自傲,经常管教张学良,不留情面。他和常荫槐相互勾结,经常跟张学良唱反调。

杨宇霆、常荫槐反对东北易帜,易帜当天,杨常二人拒绝参加合影,公然和张学良叫板。日本人知道杨宇霆和张学良不和,便想方设法挑拨二人之间的关系,故意诋毁杨宇霆,这让张学良更加痛恨杨宇霆。

1929年1月10日晚上,杨宇霆、常荫槐找到了张学良,说想要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让常荫槐担任督办,二人逼迫张学良签字同意。张学良认为杨宇霆欺人太甚,动了杀心,他说等吃过晚饭了再签字,杨宇霆和常荫槐也同意了。

张学良

张学良找来了警务处长高纪毅,让高纪毅提前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杨宇霆和常荫槐晚上来到了大帅府,一进到府内便被扣押了。高纪毅和副官谭海带着六名卫士将杨常二人枪杀于大帅府内的老虎厅,奉天人将这次事件称之为“扬长而去”。

张学良给杨常二人定的罪名是私吞军饷、贻误战机、图谋不轨。东北军的将领们得知杨常二人被杀,都非常吃惊,对于这些罪名,也难以理解。

杨宇霆很有谋略,能力很强,被称为东北的“小诸葛”, 他的死确实可惜。后来胡适曾说道:“此人(杨宇霆)若不死,东北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法库   奉天   东北军   秦皇岛   督军   兵工厂   少帅   参谋长   国军   参议   军火   不正   位置   杨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