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奈实验室联合望天树景区打造雨林学校科普雨林生物多样性

林奈实验室科普团队(供图)

雨林学校(供图)

雨林学校实验课程(供图)

寄生花发现现场(供图)

“中国不缺一两个三流的科学家,但缺少能让大众对科学、对自然感兴趣的人。”谈及创办林奈实验室的初衷,植物分类学博士、创始人刘芝龙这样说。据悉,这支毕业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硕博士自然教育团队,自2018年起就扎根于乡土,致力于把科学的生态理念普及给公众,让更多人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9年,林奈实验室携手望天树景区在云南边陲西双版纳勐腊县共同打造雨林学校。3年来,雨林学校的自然科普活动围绕COP15“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开展热带雨林生物主题系列300余场,自然科普受众已超200万人次。

期间,林奈实验室雨林学校通过雨林科考夏令营的形式,将一二线城市的亲子家庭吸引到西双版纳。会发光的蘑菇、流出血色花蜜的植物、小狗一样大的巨松鼠、比头还大的野生亚洲象粪便,每一个奇特的发现都会引来公众群声惊叹,每一次惊叹都是一个突破口,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奇妙与珍贵。

在这些活动中,雨林学校不只是引导公众欣赏,更注重科学生态观的养成。人工鸟巢如何放置、红外相机怎样监测野生动物、雨林凋落物怎样收集和分析、怎样用实验的手段去探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这都是科考活动中的重点课题——通过观察与体验建立公众与自然的情感连接,通过科学方法论训练培养理性的生态环保意识,呼吁许多不同行业的参与者从自身的工作、生活出发,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去。

对西双版纳本地孩子,林奈实验室更多以公益科普课的形式,为其呈现生物多样性之美。在原本已被司空见惯的雨林生物,在本地孩子们面前焕发出新的魔力。鸟儿不只是好看,也会为芭蕉花传粉;大象虽然偶然踩踏庄稼,但更会帮助雨林更新换代;也许从小就见过,但鼷鹿在全中国只有勐腊县这一小片森林里才能看到。这些新知引发了孩子对家乡生物多样性的重新思考。

与此同时,雨林学校于2019年年末发现并报道了中国最大规模种群的雨林特有植物——寄生花,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与讨论。(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雨林   西双版纳   生物多样性   实验室   学校   科考   景区   公众   生态   自然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