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开眼界的江布拉克

第二故乡:新疆之行

文/于聚义

流火的七月,我载着夫人驱车翻过天山走北线,由巴里坤前往奇台县辖时,一路上两旁不一会儿就有一块“江布拉克(江布拉克是哈萨克语“圣水之源”的意思),AAAAA景区,不去遗憾”的路牌广告。所以,当我们下了G7京新高速,在高速出口检查核酸之后,沿着路标向天山北坡驱车50公里。路旁,一片一片的红花艳丽,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有不少人停下车,跳进地里采摘红花,我也忍不住采摘了几把。红花是新疆特产之一。

红花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作物,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其主产于新疆塔城、昌吉、阿克苏、哈密等地,以质量上乘闻名,为新疆四大名贵药材之一,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化瘀消斑、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其含红花昔、红花醌苷、红花素、二氢黄酮类、葡萄糖苷、红花黄色素;另含有脂肪油,是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组成的甘油脂类。此外,还含有木聚糖类、苦味甾体昔等成分。

车行到天山脚下一片豪华的大棚,大门上红色的“江布拉克”格外抢眼,旁边有醒目的AAAAA景区标志,听说这是新近被国家晋升的现代农牧、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北天山胜地。从介绍中得出,这里占地总面积48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区山地垂直综合景观和特有的山地麦田版画的完美结合,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延续景观,被中科院确定为保护最完整最早的绿洲文化之一。我们行进时,路两旁线杆上还挂着彩条、气球,原来景区的庆祝活动刚刚结束不久,这些彩条、气球还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江布拉克景区资源实体巨大,种类丰富,形成了以农耕文化、戍边文化、游牧文化等九大文化为底蕴,以观光摄影、休闲度假、科研科考、科普教育、徒步探险、康养健身等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化、精品化、复合型国际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是新疆“天山·千里黄金线”的核心之一,被誉为天然氧吧、绿色王国、摄影天堂、徒步乐园,是天山臂弯下的人间仙境。

我们被志愿者召唤,说,想游完整个江布拉克最好是坐旅游班车,每人45元门票加旅游车费,但65岁以上免票,坐旅游观光车游览的景点有限,而且还受到时间限制。我提出自驾游,志愿者告诉我,那就得给汽车购票进入。买了张100元的驾车驶入的门票,我们上了起伏的山地。

我曾经在新疆草原下乡再教育,对新疆的草原和农业比较熟悉,见惯了超大面积的草原或者麦田,可当上了两个高台之后,眼前一片天山麦海的农业景色,仍然令人难以置信。金黄的、泛黄的、青绿的和黛绿的,重重叠叠,形成天然台基色彩蔓延。这是江布拉克景区闯入眼帘的第一道景观。没有导游,只好停下车看看景区介绍,才知这里有2000多年的农业种植历史,最早始于汉炎帝时。景区及周边麦田面积达20万亩之多,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对平缓的山麓地区和低山丘陵地带,山丘起伏高差50—150米,坡度20°左右,属典型逆温带气候,降水较为丰富。我们举起手机,将万亩麦田随山势连绵起伏,沟谷相互交织切割,麦田被自然沟壑分割,随地形自由划分的地块,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麦田景观收入其中。旁边的路牌上写着:“麦田景观随四时更替,呈现出由片片色块构成的大地版画艺术景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麦田。”因为气候由低到高的缘故,麦地下黄上绿,景色非常有层次,就像人为铺展的一幅油画。

从开车上山到下山,整整一个小时,可见面积多么大呀!近山时,黛绿色与雪山形成强烈的反差,雪白的毡房镶嵌其中,活脱脱一幅草原牧歌图。再往上走,浓密的天山雪松丛中,小木屋随处可见,牛羊懒散地亲吻着大地,像一颗颗镶嵌其中的珍珠。我们下了车,将这高山草原深处的美景收入手机。

山顶上,一巴掌大的平台上,一位哈萨克族妇女站在小木屋前,笑眯眯地向游人兜售自制的奶制品。看到奶疙瘩(奶酪)我喜笑颜开,那是我的最爱。记得当年在牧区再教育时,我们跟着哈萨克族妇女学习过做奶疙瘩的手工艺,尤其是那种发白的奶疙瘩,因牛奶挤压少,奶疙瘩含有一定的牛奶,吃起来软绵、香甜,口感非常好。当然,这是对于汉民族而言,真正的哈萨克族喜欢吃牛奶含量极少的那一种,颜色发乌,吃起来硬邦邦,一块奶疙瘩想吃完得两三个小时,牧民一边放牧一边啃食,既消磨时光又解决口渴问题,还能解饥,符合游牧生活。我花了300块钱,买了三种奶疙瘩。解决了嘴馋,开车时又有了醒脑的食材,一举多得。

令人没想到的是,如今哈萨克族牧民的市场意识非常强,这在过去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1984年秋天,我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巩乃斯草原采访,拍摄电视片《今日巩乃斯》时,在那拉提镇遇到两位哈萨克族小姑娘,一问才知她们没有考上大学,在家帮父母亲给朋友家送牛奶。我问她们送牛奶收不收钱,她们告诉说,历史以来,哈萨克族从来就不经商。如果有用不完或者吃不完的物品或者食品时,都是免费送给别人的。我听了后说,那是过去老一辈人的传统,你们现在是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有胆量破除传统,走新时代青年敢闯敢干的路,用劳动改变自己的人生。并且建议她们将多余的牛奶在镇上出售,要有商品概念,自食其力。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两位小姑娘征得父亲的同意之后,在镇政府的支持下,“那拉提牛奶店”就这样开张了。我和新疆日报社的记者任怀义一起,他写文字消息,我拍摄电视消息,在《新疆新闻》中播出,后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此消息我也收获了政府奖一等奖)。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贾那布尔同志,让秘书找到我,详细询问了牛奶店的过程,兴奋地告诉我,是你启发了哈萨克族年轻人开始经商,打破了哈萨克族不经商的历史,我一定要在大会小会上反复讲的,鼓励哈萨克族尽快从事商品经济,让广大牧民有钱挣,逐步脱离靠政府救济过日子的习惯与传统。这次见到哈萨克族妇女做生意,看到她生意兴隆,我当年的用意和初衷今天在这位妇女身上得到了充分验证,这让我非常欣慰。

当见到新疆电视台原来的老同事时,我说起奶疙瘩的事,他们告诉我,现在的哈萨克族早就不是八十年代的哈萨克族了,他们经商的脑子已经超过擅长经商的维吾尔族了。现在凡是到乌鲁木齐南山,或者是天池风景区,哈萨克族精灵精怪的。听了老同事的话,我只是点头,心中窃喜,而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哈萨克族   天山   新疆   景区   麦田   红花   疙瘩   景观   草原   牛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