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注销潮!批量注销43家“空壳”小贷公司

自监管叫停新设网络小贷牌照以来,小贷再现注销潮,地方小贷一边注销一边增资,针对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存在长期“失联”“空壳”问题的,各地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加紧开展整治和清理工作。

湖北注销43家小额贷款公司


11月17日,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拟注销“空壳”“失联”不具备经营能力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许可的公示》。


根据公示内容显示,为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行业整体经营水平提升,提高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湖北全省43家小额贷款公司因长期“失联”“空壳”,不具备正常经营能力,符合依法注销情形,拟注销其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许可。


值得注意的是,这43家注销的小额贷款公司均属于区域性小贷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的成立时间在2012年-2014年之间。


湖北此次批量注销的公司大部分已成立近10年时间,自2008年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巅峰时期数量近九千家,经过市场竞争,行业分化明显。


其中部分机构合规的合规意识较弱,业务逐渐退化,甚至是处于停滞状态,成为“空壳”企业。所谓“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就是公司近6个月无正当理由自行停业、无纳税记录或“零申报”、无社保缴纳记录。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套路贷”层出不穷,出现许多泄露个人信息等事件,小贷行业更是牵涉其中,问题小贷公司对小贷行业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小贷公司是服务小微和“三农”的重要补充力量,一直以来,地方小贷机构也被称为地方金融市场的“毛细血管”。但同时,也出现了套利、炒作甚至是冒用小贷公司名义违规展业,以及非法吸收存款、暴力催收等乱象。


消费者投诉越来越多,不少公司被监管通报甚至处罚。随着监管红线持续收紧,全国小贷公司数量逐年下降,合规化要求不断提高,“失联”“空壳”的小贷公司清退注销也在加速进行。


互联网小贷注销潮


除了湖北外,各地金融监管机构也陆续通报了小贷机构申请、清退情况。


11月22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河南79家小贷公司已退出试点,但未注销登记或办理名称经营范围变更。其中,有31家正常存续状态、21家列入异常经营名录、27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今年初,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接连披露,共要求27家小贷公司退出市场;6月,内蒙古先后取消了辖区内48家小贷公司的经营资格;宁夏也有10家公司被宣告“出局”。


湖南省要求12家小贷公司停业整改;海南省取消5家网络小贷公司经营资格,今年以来大量小贷公司退出市场。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发现,全国小额贷款公司从2015年上半年的8951家递减至6054家。从业人员也从114017人跌至58467人。贷款余额9076亿元,前三季度减少347亿元。


其中,地域差别较为明显,小贷机构数量最多的是江苏省有586家,从业人数最多的是广东省有5926人。今年前三季度中小贷公司减少数量最多的地区为新疆、安徽、辽宁,分别较去年年末减少了98家、47家、45家。


历年以来,小贷公司数量虽已大幅下降,但全国整体的贷款余额一直是维持在9000亿元左右,很显然可以看出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减少。


重庆市的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均为全国第一,其中,贷款余额在全国的占比高达26.18%。目前,全国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门槛的小贷公司近12家,其中有7家都位于重庆。


通过监管政策规范,那些身份属性不明,长期“失联”“空壳”的小贷公司被逐渐清退注销,全国小贷公司不断优化,并向头部聚集。


头部机构纷纷将小贷牌照增资至跨区展业门槛,同时整合牌照。地方小贷公司想要长久生存下去,需充分挖掘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资金需求,提升为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服务、抗地方性金融服务竞争压力的能力。


现如今,新设小贷也已被银保监会全面叫停,市场的需求一直在,小贷公司将继续优胜劣汰。


来源:且说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空壳   公司   湖北   家小   余额   批量   贷款   小额贷款   机构   地方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