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不除结节生,需两味中药,化痰祛湿,消散结节

湿邪在,百病在

湿邪除,百病无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也就是说,体内的寒气容易去除,但是你想祛除湿气确实难上加难。

湿气之所以这么难缠,就是因为它不分体质,随时会趁虚而入。

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而痰湿又是体内黏滞重浊的非正常物质,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长期堆积在体内就容易形成结节肿瘤。

所以,结节人群祛除迫在眉睫!

6种有湿气的典型表现,对照看看你有吗?

1、满脸油光:从头发到面部,特别是额头更容易出油,毛孔也较粗大。口干口燥,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

2、大便粘滞不畅: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说明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3、身体沉重乏力:湿气重的人会有胸闷乏力的感觉,身体没有劲儿,懒得活动,整天觉得头昏脑涨的,记忆力减退。

4、舌苔厚膩:如果你的舌苔非常的厚、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明显的齿痕,那就说明体内的湿气太重了。

5、食欲不佳: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感,吃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还恶心。这也是脾胃功能弱,体内湿气重引起的。

6、小腿肚发酸: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小腿酸痛沉重,而且体重也增加了不少,虚胖严重,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除此以外,湿邪内困,气机不畅还会导致糖尿病、脂肪肝、痛风、高血压、脑中风、心脑血管等大病,你一定要重视起来!

今天就教大家分享两种中药,一个穴位,合理应用,湿气皆可除,效果显著!

一、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可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配伍:茯苓+白术,水煎服。

此方适用于大多数身体有湿的人,且茯苓和白术是药性平和的上品,不会伤及脾胃。

它们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当身体有湿的时候,它们主要作用是祛湿;当身体正常了,它们就停止祛湿,开始发挥健脾的功效。

注意,土茯苓与茯苓虽然名字差不多,但其实它们是不同的两样药材,这里建议用茯苓。

因土茯苓虽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但没有健脾之功效。用于补虚健脾,渗湿利水还是用茯苓较好。

《本草求真》记载茯苓是“最为利水除湿要药”。

《用药心法》中记载“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二、陈皮

陈皮性味辛温,归脾、肺经。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配伍:陈皮与黄芪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等作用。陈皮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两者搭配有疏通理气的功效,能调理气滞血瘀。

在中医六邪(风、寒、暑、湿、燥、热)中,最怕的就是湿邪。

咱上面也说到了,湿邪就容易渗透人体,而且它从不单独一个行动,总和其他五邪一起狼狈为奸,所以体内各种邪气相互勾结,凝结,也就形成了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所以如果你是体内湿气重的结节患者,也可以尝试此方!

三、涌泉穴

又名地冲穴。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位置:足底前缘和足跟之间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的交点处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点揉发,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两味中药搭配一个穴位,双管齐下,才是人体祛湿最好的妙药!

关注@中医内分泌专家,希望尽我微薄之力能帮到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土茯苓   燥湿   舌苔   陈皮   茯苓   湿气   脾胃   功效   体内   中药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