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保障农业用水,农村饮水
掌握抗旱主动权?
如何用金融手段赋能乡村发展?
本期“金点子”去哪了
我们围绕
“乡村振兴”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看网友关心的“心上事”
怎样变成有关部门的“上心事”
水利建设
01
网友“朱金良”
今年夏秋三个多月连旱无雨,我省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减产,人畜饮水困难。除天不作美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弱项短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通过大兴冬修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省水利厅
针对今年旱情暴露出的农田水利建设短板,省水利厅制定了冬春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工程的同时,重点推进洞庭湖区北部补水二期工程、68处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14处大中型灌区渠道“中梗阻”畅通行动和1万处农村小水供水能力恢复等抗旱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搞农村水源保障和灌溉能力。
江永县上江圩镇龙田村,村民在砌护河堤。田如瑞 摄
02
网友“阳爱平”
对全省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深入调研需求,对山塘水库水渠堰坝维修一批,新建一批,做到应修尽修,应建尽建。切实解决农业用水,农村饮水的问题,切实解决抗大旱,抗长旱的问题。
省水利厅
从去年开始,先后编制了全省水库、2000亩以上灌区、骨干山塘、农田水利泵站等水利设施名录,其中部分已联合省统计局发布。在农田灌溉方面,先后实施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大中型灌区渠道“中梗阻”畅通行动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提升灌溉保障能力。特别是去年以来,针对农村山塘等小水源淤塞严重等问题,省政府启动了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三年行动(2021—2023年),目前已累计支持100个县市区完成清淤整治农村小水源2万处,新增蓄水能力7000万立方米。农村饮水方面,通过“建大、并中、减小”方式,统筹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维护,推进水费收缴工作,切实落实维修养护经费,保障工程长效良性运行。
乡村振兴
03
网友“骆锋”
建议设立省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配套扶持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形成协同信贷投放、产品创新、金融科技、风险管控合作机制,让更多金融活水滋润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当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正积极完善政策体系,包括起草出台了《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2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提出了包括扩大涉农信贷投入、完善涉农保险保障体系等九条工作要点;制定了《关于加大十五个乡村振兴重点县金融支持力度的通知》,针对十五个乡村振兴重点县,提出了加大信贷投放、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等针对性支持措施;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一是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二是建立调度和督查机制。
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激活农村人地两种资源,构建配套体系,促进乡村长远振兴;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持续推动总部合作,争取信贷资源倾斜,激励、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对接农业“百千万”工程;推动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重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洞口县文昌街道平青村,银行工作人员利用移动信贷系统上门为为春耕生产急需资金的农户办理信用贷款手续。滕治中 摄
04
网友“三湘四水”
乡村振兴主要是在人和产业,乡镇作为辐射农村的最重要的节点,是离土不离乡的重要载体,建议做强中心镇,在教育、医疗、养老等予以支持,结合外出务工人员特点,推进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
省农业农村厅
省农业农村厅持续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和中心城镇聚集,引导龙头企业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对标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引领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带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开展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破解“卡脖子”技术和短板领域难题;打造“政产学研用”优势资源集聚融合的平台载体,为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龙头企业应用数字技术,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信息资源,实现产业链整体转型提升。
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岭南村菊花产业种植基地,党员干部和村民在采摘菊花。刘强 潘启娟 摄影报道
一个个“金点子”
是政府行动和民生关切的交汇
为湖南未来发展绘就“最大同心圆”
你还有哪些关注的话题
欢迎参与!
好消息!
“金点子”活动奖品升级:
官方感谢信
(被省政府工作报告采纳,根据后台登记地址以“金点子”活动办公室名义寄送感谢信)
常德桃花源景区门票和精美纪念品
(参与留言并被省政府工作报告采纳,每采纳1条留言奖励2张门票和精美纪念品)
快来参加吧!
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
更新时间:2024-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