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月报:挤仓效应主导波动节奏,留意春节的季节性累库机会

1、供给层面:11月TC录得约90.725美元,环比10月涨2.89美元,连续3个月增加,原料端延续宽松格局;2022年1-10月全年累计产量为898.6万吨,同比增速为4.3%,10月单月产量95.3万吨,同比增速11.5%;

2、需求层面:融资花钱方面,10月社融、M1和M2分别为10.3、5.8和11.8,环比变动-0.3、-0.6和-0.3,宽信用格局存在阶段性调整迹象;终端来看,1-10月汽车销售增速为4.6,产销连续5个月改善,且连3个月为正,10月房市销售为-22.3,依旧萎靡严重,房车分化较大;3、库存表现:至11月底,全球三地库存环比下降3.18万吨至19.54万吨。SHFE小增0.68万吨至7.02万吨,LME减少3.79万吨至9.1万吨,而COMEX下降0.067万吨至3.4万吨,美铜库存来到大底部,11月底全球三地库存依旧偏低;

4、内外环境:11月美联储暴利加息75个基点后目标利率已提升至4%,追上长债收益率(短债还差一步),12月中旬会议大概率存在放缓加息迹象,此总体或有利全球金融资产运行氛围;中国降准且连续射出扶持地产之贷款、债券、股权三支箭,进一步增加底部夯实的预期,国内商品市场逐渐从弱预期转向强预期;

铜市产业高点已在5-6月印证,后期所有上涨都宜定位成反弹来对待(即便创新高也如此---泡沫高点),系统性已转成战略做空;基于6-7月大跌未有打出隐性库存,因而主导铜价波动为海外宏观层面因素,即:加息鹰派,价格更易向下波动,加息缓和,铜价更易向上运行,在联储加息预期缓和背景下,四季度铜价总体以反弹为主;技术上看,铜价下行第一阶段行情出现在5-7月,以冲击了2020年9-10月的平台宣告空间结束;7月中旬启动的反弹或横盘,截至12月份,铜价反弹运行已超过4个多月时间,其价格面临拐点窗口期,因而第二阶段行情或有望来四季度后半段酝酿(大概率反弹上行),笔者在11月报首次建议大家把握第二阶段机会后,本月建议投资者重点把握春节的季节性累库机会,攻击合约选择在春节后,毕竟当前库存非常低,价格冲击需要关键时空配合窗口。

一:供应端:供应延续宽松

1、11月TC均值上升至90美元一线

冶炼费用是精炼铜矿产端供应的一个重要变量,一般来说,如果矿产供应宽裕,则铜冶炼商话语权较强,冶炼费用TC倾向上涨,反之,当矿产供应较为短缺时,则冶炼费用倾向下滑。中国现货冶炼费自2021年4月创下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不足30美元)的极致后,至11月上涨至90美元上方,且持续稳定在国内冶炼端行业均衡成本线上方,冶炼端处在景气阶段,背后反应出全球矿产原料端的持续宽松态势,在今年海外政策大幅收紧的背景下,需求受到压制,如果说2020-2021定价权在供应端的话,那么2022年定价权就决定于需求端。2022年的6-7月的铜价下行验证了供需转向大方向,此对应了左侧高点,在价格暴跌未有打出隐性库存背景下,极低的库存态势,铜市后期可能需要二次右侧高点来确认。

2、10月生产增速继续攀升

2022年1-10月国内精炼铜产量为898.6万吨,对比2021年1-10月861.6万吨产量同比增速为4.3,10月单月产量录得95.3万吨,同比去年同期85.5万吨,低基数效应下当月增速攀升至两位数11.5,对比上月的6.9增速上升4.6;从生产的动力利润源角度来看,今年上游矿产端向行业冶炼端持续转移利润是趋势性的,截至2022年11月底,国内现货冶炼利润持续处在景气阶段,11月份单吨盈利录得2500-3500元/吨大关,尽管对比10月略有下滑,但利润率依然维持在4.5%上方,高暴利延续。在高利润刺激下,全行业生产冶炼动力充足,后期生产增速可能会仍然延续逐步回升;此外,国内进口动能也依旧强劲,11月进口溢价均值为118高位,全月表现出前高后底。当前,中国正式进入节气上的冬季淡季,后期进口溢价存在回落可能;

3、11月全球库存录得19.5万吨附近

2022年11月全球三地总量库存录得19.5万吨附近,对比上月下降3.2万吨。其中,SHFE

小增0.68万吨至7.02万吨,LME减少3.79万吨至9.1万吨,而COMEX下降0.0668万吨至3.4万吨,美国库存自5月中旬以来持续下滑,超过6个月之久,且绝对库存水平创下近十几年的历史新低,全球三地库存绝对总量都处在极低位置,尤其是中美两国库存水平对比历史都处在底部附近,一旦宏观施压预期结束或扭转,价格存在大幅脉冲或反弹的可能性,铜价在11月的暴利反弹已然如此,需密切重点留意;从大趋势看,全球库存双底已经出现,2021年12月份的库存左侧低点在16-17万吨左右,2022年9月份的右侧低点在18-19万吨,且右侧高于左侧,这意味着全球库存趋势大拐点可能就在眼前,价格需要对库存做出反应。尤其在市场对需求端的关注较大(加息/缩表)而对供给端低库存的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一旦政策收紧预期有所缓解或放松,价格很容易滋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笔者在月报中已多次强调;

图1 :11月TC站上90高位 图2:10月中国铜生产增速延续回升

资料来源:WIND,安粮期货

图3:11月冶炼端维持高景气度 图4:11月全球库存依旧偏低

资料来源:WIND,安粮期货

图5:11月进口溢价维持高位 图6: 11月合约结构负向斜率收缓

资料来源:WIND,安粮期货

二、需求端:终端需求边际波动

1、10月融资+M1/M2略有回落

从融资角度看,2022年10月社融增速录得10.3,环变-0.3,从2021年10月以来总体延续弱宽信用进程,不过结构上看,2022年下半年处在调整路径,可能对应明年上半年的滞后波动可能;从花钱的角度看,代表实质性消费购买力的M1在10月录得5.8后,环变-0.6,代表企业投资M2环减0.3至11.8,整体格局处在趋势中的调整路径。一般来说,信用周期对经济的传导可能在2-3个季度以后,自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触顶下行以来(5月和10月大波动已宣示),至2022年11月份衰退进程或已处在底部附近,理由在于基于相关“钱”的数据连续出现改善,中国实质上已经迈入了被动去库阶段,三四季度的股市和商品表现已然对此产生了实质性反应。当前,面对地产为核心的载体的实体悲惨状态,央行不仅祭出了再度全面降准,并且连续射出三支政策扶持箭,从贷款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维度全面护航地产产业,尽管从政策出台到实质性对市场产生效应存在时间滞后性,但给市场带来的预期是不可否认的,即:从弱预期转向强预期;

图7:10月社融延续调整 图8:10月M1与M2小有回落

资料来源:WIND,安粮期货

2、房车:10月车市改善延续,房市边际维持底部

终端消费考量有多个指标,笔者选取房车销售作为衡量消费的两个变量,把房子当做大宗需求端的实际最大载体,把车子当做观察消费端直接变化的有效窗口,二者差异主要体现在:房子购买后,要经历一个装修环节,才能入住达到人的消费环节(当然,房子的实际消费也可以通过空调冰箱等家电的消费来印证),而车子购买后一般直接就能开走,从而一步到位进入消费环节。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中国汽车销售累计增速录得4.6,环比增加0.2,连续5个月环比好转,且连续3个月转为正值,汽车延续回升;再来看房市,2021年10月的房地产销售数据为-22.3,连续6个月基本环比持平,且连续9个月累计增速录得负值,且负值绝对值较大,一方面说明地产终端需求恶化绝对程度依然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数据连续6个月维持大致相平,也意味着终端地产衰退主浪进程处在尾声,整体看,房市市场正处在底部磨底阶段。对商品而言,需求决定高度,成本决定底部,在终端需求恶化的背景下,上游的长鞭效应已经在6月出现较大幅度的背离下挫,暴跌之后,市场需要新的价格水平进行市场反馈和定价,在经过7-10月的反弹或横盘后,价格反应已经较为充分,市场有望在春节前后再度迎来波动拐点。

图9:10月房市销售延续萎靡 图10:9月汽车产销延续回升

资料来源:WIND,安粮期货

三、联储12月会议或从激进转放缓

美联储已经在6月、7月、9月和11月已经连续4次祭出75个基点的暴利加息,提升美利率水平至3.75-4,追上了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截至11月底美10年期债利率为3.7一线),但离2年期国债利率4.45一线还差一口气,1年期在4.75附近,由于10年期债利率反应了未来的经济增长,而2年期国债利率体现的政策加息目标,因而,美联储当前的目标利率水平基本完成了抢跑,有理由相信,在12月15日的美联储利率会议难以再度祭出75个基点,至多加息50个基点,一旦兑现,则美联储目标利率水平就会上升至4.25-4.5,全面追上或接近2年期和1年期债券利率水平,这说明联储的激进行为在12月大概率逐步转向缓和,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运行环境。

对于明年上半年而言,在当前美国通胀全面回落背景下,美国经济已经处在衰退阶段(除了就业市场外,美PMI、地产、消费等全面回落或低迷),未来则关注或讨论的是美联储的合理利率水平到底是多少,毕竟当前的利率水平已经远超过了实体所能承受的程度。笔者认为,6月份为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双重节点,也是关键拐点,因而6月的3.5利率水平更可能是本轮加息的实际水平,3.5之上全部定位成利率泡沫。因此,在4.5左右的利率水平,后期存在弱降息预期的可能(100个基点左右),此难言有利于海外定价的大宗商品。因此,2022年3-4季度的大反弹,更是给后期的波动带来的空间窗口。这就是投资的机会

图11:美债长短利率持续倒挂 图12:美国通胀正式下行

资料来源:WIND,WHO,安粮期货

四、小结

从大趋势角度来看,6月铜价技术性破位印证了价格左侧大头部,也意味着后期上涨都宜定位成反弹来对待,系统性已转成战略做空;基于前期铜价快速暴跌并未有出现大量库存积累,这表明铜价破位下行更多是宏观层面因素冲击导致,并非单纯的基本面决定,可以说,海外宏观因素主导着铜价波动,即:加息鹰派,价格更易向下波动,加息缓和,铜价更易向上运行。当前四季度处在加息从激进转为缓和的窗口,铜价整体以反弹上行为主,此次反弹或决定右侧高点;

技术上看,铜价下行第一阶段行情出现在5-7月,以冲击了2020年9-10月的平台宣告空间结束;7-12月份铜价延续反弹为主,截至12月份,铜价反弹运行已超过4个多月时间,其价格面临拐点窗口期。笔者认为,海外衰退和国内触底两个变量未有统一,全球价格出清未有彻底完成,因而海外主导定价的有色、能源、油脂等还存在第二阶段行情的可能。在当前整体极低的库存水平下,主力换月非常滞后,容易产生挤仓效应,投资者应把握好连续合约的交割月上旬和下旬的波动节奏,重点留意春节后的季节性累库效应,这可能是库存阶段性上升所带来的第二阶段投资最好窗口期,攻击合约选择布局在春节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安粮期货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月报   季节性   拐点   基点   终端   利率   后期   主导   效应   库存   节奏   春节   水平   需求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