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快评:重点领域的结构性支持或会是后续政策发力点

2022年12月9日,财政部公告,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22年特别国债。根据公告,本期特别国债为3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面值7500亿元,可以上市交易。

特别国债与普通国债不同,是指为特定目标发行的、具有明确用途的国债。

普通国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补充国家财政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财政赤字管理,且新增限额一般在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预算报告时提出,由全国人大予以审批。

特别国债则大不相同。其用途明确规定,必须专款专用。特别国债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财政赤字管理,新增限额可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因此,特别国债发行更为灵活、快捷。

在本次特别国债发行前,我国已三次新发特别国债,一次续发特别国债。第一次新发是1998年,2700亿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行资本金。第二次新发是2007年,1.55万亿特别国债组建中投公司。其中,1.35万亿元定向发行至农业银行,剩余2000亿元资金在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第三次新发是2020年,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

此前唯一一次续发特别国债是2017年。2007年新发的约6963.78亿元特别国债于2017年到期。财政部将其中6000亿元定向发行部分,分两期继续定向发行,剩余部分公开发行。对于定向发行部分,与2007年类似,央行当日即通过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从而实现定向发行后,财政负债、央行资产负债表和定向发行通道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都无任何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也保持不变。

此次特别国债发行,类似于2017年续发的定向发行。2017年续发时公开发行的5年期特别国债,和2007年公开发行的15年期特别国债,合计规模约为2000亿元。财政部在9月,公开发行22附息国债19对其进行置换。而对于将在2022年12月11日到期的7500亿元,财政部延续2017年的惯例,使用定向发行的方式置换。

按照本次通知中明确的“人民银行将面向有关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本次定向发行的特别国债或也如2007年和2017年一样,在发行当日由央行通过现券买入的方式买断。财政部国库司表示此次发行不影响市场流动性,也印证了这一可能。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疫情反复和海外需求走弱,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市场对发行特别国债,稳定经济增长的期待一直较高。但自年中开始,特别国债发行的预期就一直落空。因此,部分机构将此次财政部公告定向发行特别国债,类比与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解读为财政政策将大幅发力。但综合历史惯例来看,定向发行的方式决定其到期置换的特征更为明确,不代表政策转向或力度改变,对市场也无直接影响。

展望后续,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明年政策稳增长基调的表态都较为明确。在防控措施优化的条件下,经济社会运行模式的变化会经历一段适应时期,稳增长政策大幅变化、调整的可能性较小。同时,政策层面都在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预计重点领域的结构性支持可能会是后续政策发力的重点。后续关注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等行业的直接政策支持。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中央政治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财政部   政策   财政赤字   力点   财政政策   结构性   限额   央行   国债   流动性   惯例   预算   重点   领域   方式   公告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