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语言变安卓!鸿蒙真的翻车了吗?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现如今,手机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哪怕出去买点东西,或者吃个饭,大部分的人都是那句“扫哪里?”,很多人都已经离不开手机,甚至上个厕所都要拿着手机,如果没有了手机,很多人的生活也会变成一堆乱麻,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虽然手机已经不可或缺,但是手机的核心却是掌握在外企手里,那就是手机的操作系统。



在手机操作系统上,苹果的 IOS和谷歌的 Android,都是老美的天下,因为 IOS的封闭性,国内的移动设备,都是以开源的 Android为基础的,不但要支付软件的费用,同时还要看外企的脸色。华为在国外的手机被谷歌断了GMS授权后,很多核心软件都不能正常使用,所以拥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已经是刻不容缓。




但任正非早就预料到了“断供”的那一天,在2016的时候,他就开始投资立项操作系统,在谷歌停止服务之后,华为鸿蒙一夜之间扛起了重任,鸿蒙操作系统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来临,首个国产操作系统诞生了。



鸿蒙正式发布到现在,因为 UI和 Android比较类似,业界对于鸿蒙的的一些非议也是此消彼长,很多人都认为鸿蒙只是一个套壳的安卓,本质上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技术。


最近一段时间,又传出了鸿蒙“翻车”的事件,鸿蒙可谓是相当的难堪!一名使用鸿蒙3.0操作系统的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问题,在将系统语音转换至英语时,在“正在运行服务”的清单中,显示原先被称为“harmonyOS”的程序,却变成了“Android system”。


事情发生之后,立即就开始发酵了,有网友吐槽:“面对国内用户就是鸿蒙,到外国咋就变成安卓了?”鸿蒙果然是“换皮怪”。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鸿蒙 OS最早是根据 Android的 AOSP代码开发的,这套代码是可以自由的使用的,说是谷歌开源,其实并不是谷歌的专利,而是从世界各地的开发者那里得到的,很多都是从华为那里弄来的,而 Android也是以 AOSP为基础,并且加入了自己的各种服务,既然安卓用都没问题,那凭什么鸿蒙就要被人诟病?



而且,鸿蒙的速度和生态链,可以基本上已经甩开了 Android。就拿华为自己开发的 EROFS超文档管理软件来说,它的随机读取时间和系统的起始时间都要好于同类产品。在这一点上,谷歌还将 EROFS列为 Android 13的预设文件,极大地解决了 Android 13的臃肿、卡顿等一系列令人头痛的问题,同时也赢得了荣耀、 OV、酷派等众多 Android厂商的赞誉。


也许会有人怀疑,鸿蒙虽然是一个微型核心,但 AOSP根本不是一个可以在微处理器上运行的载体。然而事实上,鸿蒙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将 AOSP中的所有都已经置换成了自己的,将 AOSP的体系结构重新构建了起来。等同于一间毛坯房在材料、墙体和装饰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UI虽然相似,但本质上却不是“套壳”两个字就可以概括的,所以鸿蒙才能在智能家居、智能座舱等各种终端上应用,甚至还能将各种终端互联在一起。


那么,鸿蒙的英语模式怎么就改成了“安卓”了?鸿蒙需要兼容安卓系统,要使用到一个Android System的端口,这点鸿蒙早就已经公开过,实际上很多华为用户也用自己的手机测试过,也没有发生变成安卓的情况。

这里是凌叔,一个实事求是的科技领域创作者,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鸿蒙   成安   华为   终端   英语   操作系统   核心   语言   用户   系统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