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会议后苏联做了三年孙子,随后就是一场长达40多年的冷战

1945年1月,苏军向德军发动强大攻势,迅速打破了希特勒的防御计划。3月间,美、英等国在西欧的军队渡过莱茵河,攻入德国腹地。4月下旬,苏军完成对柏林的包围。5月2日,攻占柏林。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在此前自杀身亡。1945年5月7日,邓尼茨宣布德国无条件投降,5月8日深夜12时在柏林美、英、法、苏四国代表面前签署投降书。此时还剩日本在负隅顽抗.


1945年7月17日决定二战最后走向的波茨坦会议也在德国召开,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在得知墨西哥州原子(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弹爆炸消息之后,喜形于色.为了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在会议上,商谈战后对德国的处置问题之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得意洋洋的向斯大林说:“美国研究出了一种破坏力不同寻常的新型武器”。斯大林一看得意洋洋的杜鲁门,装起了傻,简单祝贺之后,就没说任何话。没想到斯大林的态度,让杜鲁门大失所望心想:这家伙这么不以为然,那就展示一下给他看看。


波茨坦会议结束之后仅仅九天,1945年8月9日,日本广岛迎来蘑菇云,原子弹毁天灭地的威力,让杜鲁门感觉特别良好。就差隔着太平洋对斯大林说:你没有你没有,你怕不怕?

麻痹敌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敌人觉得你蠢,斯大林虽强悍,但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明白啥时候该怂。

其实早在新墨西哥州原子弹爆炸那一刻,斯大林就知道了美国原子弹成功了,甚至比杜鲁门更早知晓曼哈顿计划的内幕(间谍情报渠道)。但是深陷二战漩涡,和德国打的不可开交的苏联,没更多精力投入研发原子弹,才让美国抢先研制成功并在之后用原子弹威慑世界傲慢无比。二战结束后的世界,美国势力范围几乎占尽大半个世界。西欧全部指望美国帮助,拉美是美国后院,大洋洲更乖巧,至于非洲,不值一提,唯一不对盘的唯有苏联。这样的国际环境,还有原子弹研发的艰难,让美国低估了苏联研发原子弹的速度和决心,也让美国滞后了进一步研发改进原子弹工艺和投送方式的科技


美国非常确信,原子弹就是消除威胁的最佳手段,他们只要严格地把握住原子弹制造的这个秘密,那么美国就能在世界上处于霸主地位,即使是苏联,也只能对自己俯首称臣。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认为,苏联永远也不可能制造出原子弹,美国当时的国务卿贝尔纳斯也说:“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至少需要7年到10年才能制造出一颗原子弹。”美国“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格罗夫斯认为,苏联即使可以制造出原子弹,最少也需要20年的时间。

1946年,美国凭借原子弹独占性,开始一系列打压苏联的步奏。在新成立的联合国,美国代表提议,要求所有国家的核武器研发,还有核材料生产,都要置于联合国监管之下,以防核武器扩散。面对这样的要求,苏联捏着鼻子答应了,而且没有一点异议。看到苏联这种态度,美国更加得寸进尺,居然提出要取消五大国的否决权,这下苏联不爽了,但是敢怒不敢言的苏联人,也不敢发飙,只能隐忍。看着美国人不断在联合国打嘴仗,弄一群小弟鼓噪,弄的烦不胜烦之后,苏联代表也干脆的连联合国大会都不参与了。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两年多,美国借原子弹优势持续施压,苏联则软磨硬泡打太极。


1949年8月29日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一颗原子弹爆发出眩目光亮,突如其来的爆发,炸出了2万TNT当量,也炸出了新的世界格局。这次爆炸离杜鲁门在斯大林面前洋洋得意,不过3年多。虽然当时苏联政府严格要求保守秘密,不向外公开。但美国还是凭借着大气上空放射性元素的剧烈变化,得知了苏联成功制造出原子弹的消息的杜鲁门立马郁闷了,苏联这是把我们当猴耍啊?还耍了三年,真是奇耻大辱!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韬光养晦的背后,都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

其实苏联研制原子弹的计划起步也不晚,早在1942年底,即便面临卫国战争(苏德战争)艰难时局,苏联当局依旧组建了一个由科学家伊戈尔·库尔恰托夫为负责人的原子弹研发小组,稳步推进原子弹研究。1945年8月20日,广岛核爆之后,苏联立即成立了由莫洛托夫和贝利亚领导的专门小组,进一步加快了原子弹研发进度。而且苏联对美国的原子弹也并非一无所知!早在美国曼哈顿项目开始不久之后,苏联谍报人员就知晓了美国正在研发新锐武器。后续美国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后,苏联就通过原德国物理学家克劳斯·福克斯配合,获得了美国核弹的相关情报参数,有了这样的情报加持,才大大缩短了苏联核弹研发时间。


那时的苏联研发人员,也很幽默的将这个原子弹代号RDS寓意为:俄罗斯造,送斯大林的礼物。这代号的寓意,应该是为了帮波茨坦会议上被羞辱的斯大林报仇吧。伟大背后,都是苦难和屈辱。有了原子弹之后的苏联终于可以挺起腰杆对抗美国了。

苏联的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这意味着美国已经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必须制造出威力更大、更具威慑力的武器才能制衡苏联。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研制氢弹(常春藤行动氢弹的研究工作由匈牙利籍的科学家泰勒领导,利用原子弹促进爆炸时产生的高温,使氘发生聚变反应1951年5月,氢弹原理试验准备工作就序,试验弹代号 “乔治”,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岛试验场进行。达62吨的极其笨重的试验装置放在60余米的钢架上,装置以液态氘作为核聚变装料,并有冷却系统使氘处于极低温。试验证明爆炸威力大大超过原子弹。氢弹原理试验的成功,大大推进了制造真正氢弹的工作。


1952年11月1日,“迈克”在太平洋的恩尼威托克岛上爆炸。迈克高6米,直径为1.8米,重达65吨,看上去像个大暖瓶,爆炸威力达1000万吨梯恩当量。相当于广岛型原子弹的500倍。但“迈克”体积庞大,运载国难,基本没有实战价值。直到1954年3月1日,美国的第一颗实用型氢弹才试验成功,爆炸的实际TNT当量高达1500万吨。

1953年的8月12日清晨,在北极圈弗兰格尔岛上空,一架苏式轰炸机自西南方向朝这里飞来。随着巨大的爆炸声,一个火球砸在弗兰格尔岛上。接着,一团团菜花形的巨云便从火球的四周向外翻腾,岛上被冰雪覆盖的坚硬地表当即被炸成深深的洞穴,苏联又成功试爆了第一颗氢弹,这次氢弹的试爆成功仅仅比美国晚了9个月这枚氢弹爆炸的当量只有约50万吨,为美国10个月前试验的那颗氢弹当量的1/25。但苏联的这颗氢弹与美国那颗同属混合弹的氢弹相比,它具有轻便、实用的优点,是一颗坚实的可投掷的炸弹如此看来,苏联已经同美国取得了同样的核武器战略优势,甚至实现反超,这让美国遭受了不小的打击。要知道,美国是从二战还没结束就开始研究原子弹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得到了英国不少的帮助,本以为能够凭借核武器优势压制苏联,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苏联赶了上来。直到1954年3月1日,美国的第一颗实用型氢弹才试验成功,爆炸的实际TNT当量高达1500万吨。


随后就是苏美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对峙

苏联第一枚核弹爆炸时,美国核弹也才200多个,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不足以毁灭苏联,也给了苏联追赶的机会。苏联核弹的爆发,也给了在自我陶醉中满足的美国人当头棒喝。于是,核竞争就此开始!美国不断扩充核武库力保自己的战略优势,截止1953年时,美国拥有了1436颗核弹,而同期的苏联仅仅120多颗。这样的实力差距,让美国在冷战早期,腰杆硬气无比。这也是朝战时,美国敢于叫嚣,如果战事不顺,就用核弹的底气。正因这样的叫嚣让华夏寝食难安,才催生出另一个核大国的觉醒和追赶。


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前后共44年。冷战期间美苏所持有的核弹头总数量超过6万枚,后来大规模削减了弹头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苏联   波茨坦   杜鲁门   斯大林   孙子   氢弹   当量   德国   核弹   原子弹   美国   冷战   多年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