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广告为何“关不掉”

绘图:杨佳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某APP时,开屏广告映入眼帘,并提示你“摇动或点击按钮了解更多”。这时,如果你一不小心晃动了手机或误触了屏幕,就可能会直接跳转到某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页面或是网站的资讯页面,让人防不胜防。

像这样的APP“摇一摇”乱跳转现象,如今有望缓解。12月2日,中国信通院发文称,已经联合华为、OPPO、vivo、小米、阿里巴巴等企业联合制定《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 第7部分:欺骗误导强迫行为》T/TAF 078.7—2022(下称《规范》)等相关标准文件,试图对APP“摇一摇”类广告进行限制和规范,杜绝“自动跳转”现象,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问题是,行业标准的出台,真能彻底解决用户关于手机APP广告泛滥的困扰吗?

●南方日报记者 许隽

“摇一摇”广告被整治

近年来,为解决手机APP广告泛滥等相关问题,国家推进多项整治行动,对违规弹窗广告、开屏广告等进行重点打击。然而,在移动广告投放领域,频繁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有广告主借助智能手机内“标配”的陀螺仪(角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开发出了“摇一摇”的广告跳转机制。APP的开屏页面一旦通过前述两种传感器识别到手机角度出现了旋转,或方向上发生了物理移动,就能触发跳转,这严重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部分APP‘摇一摇’功能过于灵敏,走路稍有颠簸、乘车轻微晃动就会发生页面跳转,引发用户大量投诉,反映强烈。”为此,《规范》中对“摇一摇”的触发条件进行了明确要求,比如该功能触发的设备加速度应不小于15m/s2,转动角度不小于35°,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等,确保用户在走路、乘车、拾起放下移动智能终端等日常生活中,非用户主动触发跳转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误导、强迫跳转。

不过,《规范》的出台虽然明确了“摇一摇”行为的判定标准,提高了该功能的触发门槛,对于改善“摇一摇”乱象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一项强制性法规,无法“摁头”所有第三方APP强制履行,更无益于缓解“摇一摇”及其他类型APP广告泛滥的局面。

手机广告成“狗皮膏药”

“广告太多了,看视频划两下就刷到一条广告”“一会没看手机,列表里密密麻麻的全是弹窗广告,不如改名‘广告手机’得了!”……在互联网平台上,类似这样的吐槽十分常见。

南方日报记者留意到,APP广告数量多、推送频率高已成用户的核心困扰。经对数款最常用APP的系统测评,记者发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推荐”栏,平均每刷新三到五条短视频就有一条是广告相关,涉及手游推荐、消费导购等信息;同样在今日头条等资讯类APP的“推荐”阅读页面,从上往下滑屏,平均每5条资讯内容就夹杂有一条广告推广信息,尽管下方会标注“广告”字样,但字号极小,用户极易因误触而意外进入推广页面。

值得一提的是,当记者试图通过设置减少广告的推送时,系统会显示“无法实现该操作”。以快手为例,APP在“怎么减少广告”的问题解答页面指出,用户可以通过长按广告播放页,点击“不感兴趣”以减少这类广告的推荐,但“目前不能关闭所有广告”;今日头条则提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不感兴趣”按钮或直接关闭“个性化广告展示设置”,以屏蔽个性化广告,但这类操作仅仅会使得推送的广告与用户“相关性降低”,但数量不会减少。

除内置广告外,弹窗广告也是APP广告的“重灾区”。有用户曾反馈,拼多多等电商平台APP会将部分产品营销广告、活动促销信息等“伪装”成订单消息等推送给用户,诱导用户点击,“我尝试过限制权限、关闭通知、卸载重装等都无济于事。”

此前,为解决此类违规PUSH弹窗等问题,中国信通院联合国内各大手机厂商、软件开发商等共同成立了统一推送委员会,日前建设了“推送消息内容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推必安,要求华为、小米、OPPO、vivo等推送平台企业接入并依托“推必安”审核结果对应用PUSH进行管理,分阶段陆续推动APP弹窗信息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但无论如何,广告“牛皮癣”已成顽疾,要彻底根治绝非一日之功。

行业规范“治标不治本”

事实上,手机用户苦APP广告久矣。从弹窗广告、信息流广告、悬浮窗广告到形式较新的“摇一摇”广告……各种形式层出不穷,让用户不堪其扰。近年来,用户对此的相关投诉和抱怨甚嚣尘上,国家相关机构为此开展多轮集中整治,并出台多项行业标准或规定。

比如,2021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就规定,以启动播放、视频插播、弹出等形式发布的互联网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2022年3月,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确保弹窗广告能一键关闭;不得以弹窗信息推送方式呈现引流跳转的第三方链接、二维码等信息;不得通过弹窗信息推送服务诱导用户点击等。

尽管如此,受巨大利益驱使,不少第三方APP开发者仍然选择“顶风作案”。据国家工信部10月底通报,在日前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整治“回头看”行动中,通过重点抽测,依旧发现快看、糖豆等近40款APP存在违规推送弹窗信息等情况。另据机构调查显示,99%以上的受访者仍在互联网平台上遇到过无法关闭的“流氓”广告,这一现象在手机长短视频平台、新闻资讯平台、浏览器等中尤为常见。这似乎也说明了,现有各项行业标准和法规的明确要求,并没能让第三方APP及其相关的广告主产生足够的“敬畏”。

“对于很多APP尤其是免费的APP来说,广告收入就是其核心收入来源。”通信专家、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曾表示,移动广告业务是不少APP赖以生存的核心收入来源,对于免费APP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用户应当对APP中植入广告的行为表示适当理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APP就可以“为所欲为”,“App厂商不应把广告流和信息流混为一谈,App服务提供者要做到对广告内容的审核把关,并进行明确的标注。”

还有专家建议,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APP,可以考虑施加一定金额的罚款以示警告,严重者可将其纳入失信黑名单等,限制其广告发布的权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华为   广告   手机   行业标准   页面   国家   用户   平台   视频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