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黑科技赋能,视频平台开启世界杯花样玩法

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除了赛事转播,视频平台各显其能,基于新技术应用,开启世界杯花样玩法。

中国移动咪咕(以下简称咪咕)首次运用元宇宙技术打造沉浸观赛体验,还推出了全场景数实融合的“元宇宙世界杯音乐盛典”,将国人的观赛热情拉满。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除了在抖音上转播世界杯,还于VR设备PICO上线“上PICO看世界杯,球近了”活动,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感。

5G、VR/AR/MR、数智人、AI……多元科技观赛方式,让这届世界杯“看”起来不一样。

营造沉浸式观赛氛围

围绕本届世界杯,咪咕展开多项技术创新尝试,其中元宇宙互动观赛平台“星际广场”,以及在云原生数实融合社交互动空间星座·M中举办的“动感地带世界杯音乐盛典·第十六届咪咕汇”,均采用元宇宙技术。

咪咕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户可以在星际广场中建立专属虚拟分身形象,万人同屏观看世界杯赛事,探索这片“元宇宙”中的主舞台、欢乐现场、世界杯商城、世界杯展厅、足球游戏等场景。“动感地带世界杯音乐盛典·第十六届咪咕汇”是咪咕为本届世界杯打造的全场景数实融合世界杯元宇宙音乐盛典,周杰伦、李宇春、邓紫棋、周深等歌手,刘畊宏、王濛、徐梦桃等嘉宾及其数智人分身将同台互动,用户可前往不同场景,体验人、场、演、物、游云端全景交互连接。

此外,咪咕还推出基于“赛场复刻”“游戏还原”技术的世界杯云游戏;智能座舱智慧观赛、裸眼3D视频彩铃、数智手语主播、MR互动观赛等创新产品。其直播中采用的AVS3编解码及XR演播室技术同样值得关注。

字节跳动旗下VR设备商PICO,也为球迷提供了世界杯赛事的新“打开方式”:用户可通过PICO VR一体机,感受“上PICO看世界杯,球近了”的新鲜观赛体验。其中,《世界杯狂欢夜》360°实景还原真人派对氛围,为广大球迷提供了堪比线下看球的真实观看场景。此外,通过PICO VR一体机,用户还可以解锁虚拟游戏、好友互动等多种玩法。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关村数字媒体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刘兴亮表示,同样的赛事内容需要更具特色的创新才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对于拥有转播权的平台来说,独家之外,还需要独特性来维持自身竞争力,这也是各平台不断尝试新技术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各平台的创新方向依然是围绕观赛的氛围感、沉浸感展开,这是视听平台在体育赛事转播领域一直深耕的方向。”

增强互动体验

沉浸式观赛之外,互动性亦是各平台发力重点。

咪咕基于元宇宙观赛平台,推出MR互动观赛概念,在由MR空间观赛、3D互动观赛和4K虚拟巨幕观赛构成的观赛场景下,观众可以实现3D实时互动沙盘、实时语音弹幕互动、3D礼物互动、虚拟数字分身轻交互、导播“超级指令”控场、低时延“百人同屏”互动等不同于传统图文的交互体验。

PICO的“世界杯狂欢夜”是真人派对视角的全景直播,观众可以打开菜单,在视频里选择二层VIP房或者一层两个点位进行观赛。一层是“世界杯狂欢夜”观赛的亮点,整体为酒吧格局,场地充斥着球衣、横幅等世界杯元素,在座观众的穿着也很“世界杯”。因为是真人全景观赛,用户身边会有不同的观众甚至明星(如柳岩、林允等)陪同观赛,用户发送弹幕可以和他们互动。

抖音基于赛前、赛中、赛后三个传播阶段设计互动玩法,包括赛前预测、有奖答题、赛中直播互动红包、赛后长图回顾观赛之旅、社群分享等。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世界杯期间,用户可邀请好友加入世界杯冠军讨论,在站内为支持的球队应援;同时,用户可以使用“冠军之路”分别预测小组赛、16强、8强,直至选出最终获得大力神杯的队伍,并生成完整“夺冠”路径,一键分享给朋友,开启赛前热聊;用户还可以创建专属“好友聊天区”,邀请好友“组局”看球,邀请人数上限为500人,大家一起边看边聊。

基于元宇宙和VR等技术,本届世界杯的观众可操控自身虚拟形象进行社交互动,相较往年在视觉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从内容层面来看,仍以聊足球、猜胜负、赛事复盘等为主,并未出现较大突破。

多元需求推动技术进步

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杯赛事转播技术的发展方向无疑是共通的——更清晰、更便捷和更具沉浸感。“观众需要更加多样的观赛体验,谁能够满足观众需求,谁就能够获取更多流量加持,进而吸引更多观众。”刘兴亮认为,这是世界杯赛事转播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也是平台方的主要创新方向。

刘兴亮

视听平台在转播技术方面的创新尝试,本质上还是对流量和用户的争夺。刘兴亮表示,在传统的赛事转播形式之外,各平台进行的VR、AR甚至元宇宙等技术创新,对于现在的球迷,特别是年轻球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用户体验过程本就代表着他们对新技术的向往,对潮流的渴望,以及对新技术赋能赛事的认可。

各平台的新技术尝试也收获了市场正向反馈。有媒体报道,世界杯开赛一周以来,京东平台的VR眼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PICO的VR设备出货量也有明显增长。

刘兴亮谈到,对于无法亲临赛场的体育赛事,观众的沉浸感需求是永无止境的,这是直播技术一直以来想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专业观众希望拥有更逼真的视角,多角度观赏赛事,这种需求势必要求赛事转播拥有更多机位和更为强大的实时导播系统,从而为此类观众提供实时的场景镜头、快慢播放等服务。

此外,体育赛事衍生的社交需求对观赛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朋友间的互动和宣泄是足球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听平台的客厅属性和移动端的小屏,目前来看依然很难满足观众此类需求。如何更好地开发此类场景是平台未来面临的议题之一。”

与此同时,观众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同样不容忽视。刘兴亮表示,根据观众需求定制收视场景,用定制化的数字虚拟人物形象代替现有的解说嘉宾进行专业解说,甚至定制智能化的观赛伙伴等,都是可供深挖的方向。

世界杯转播技术更迭

1954年

世界杯首次进行电视直播。

1970年

世界杯首次通过卫星实况转播。

1978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以录播形式播出世界杯部分场次比赛。

1982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对世界杯进行直播。

2002年

世界杯尝试高清直播。

2006年

世界杯转播分辨率首次达到全高清1080P级别,网络观赛球迷数超过传统渠道。

2014年

世界杯尝试采用4K技术直播。

2018年

BBC尝试通过VR技术直播世界杯比赛。

特别策划|竞逐体育赛道 短视频平台鏖战世界杯

部分图片:PICO-VR官微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世界杯   全景   平台   玩法   赛事   花样   宇宙   场景   观众   需求   用户   技术   科技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