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时光的故事,“汉语盘点2022”前五位字词出炉

12月9日,“汉语盘点2022”年度各组前五位字词正式出炉,“稳”“防”“战”“逝”“党的二十大”“精准防控”“俄乌冲突”“卡塔尔世界杯”等热门字词上榜。这些字词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讲述了时光的故事。

“汉语盘点2022”活动专家评议会日前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延申,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天伟,武汉大学教授赫琳,《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蔡闯,《光明日报》评论部主编张焱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评议会。

专家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认为最终评选出的年度字词,要反映社会生活,展现国际视野;要弘扬正能量,传递价值观;要有鲜活的语言力量,彰显坚定的文化自信。最终,在网友推荐结果和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清博智能、企鹅有调、快手大数据研究院等提供的字词热度数据基础上,专家评议确定了前五位年度字词。

国内字

经济要稳中求进,社会要长期稳定;改革要蹄疾步稳,发展要行稳致远;中国饭碗要端稳,就业民生要保稳。国家所向,是“任凭风起浪,稳坐钓鱼台”;百姓所盼,是安安稳稳、稳稳当当。稳,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持重、务实与耐心。

疫情防控三年,“防”字已进入社会治理、改变生活习惯、塑造思维方式。回头再看,“防”不仅是当务之急,更应是长远之道:防疫情,应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应急能力;防风险,应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主动识变、有力应变。最好的“防”,莫过于防患未然。

保畅通,“即采即走即追!”保民生,“货足价稳管够!”疫情防控之下,我们曾遇到的无数困难,最终是被“保”字消解;升起的无数焦虑,最终是被“保”字缓解。保就业、保安全,多措并举保、千方百计保、全力以赴保……从这些反复出现的新闻词汇中,感受一个大国的民生力道。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给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挑战和未知,但也往往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容易看到中国人骨子里就有的那种精诚团结、负重前行的力量。今年还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百年来,共青团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青春力量,唱响壮丽的青春之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再次掷地有声地宣告。人间正道上前行,始终不渝的,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赶考之路上奋进,一以贯之的,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信念。听民意、守民心、惠民生、解民忧,是担当更是本分。百年大党,何以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说到底,就在为“民”。

国内词

党的二十大

一个从百年征程中走来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大党,带领矢志复兴的中国人民,在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大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党的二十大谋共富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未来之基,其胜利召开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精准防控

如果说“防控”二字有着面对肆虐的病毒的些许无奈,那么“精准”二字却是有担当、有智慧的主动发力。这背后,是对新冠病毒尽可能多的“围剿”,是对生活秩序尽可能少的扰动,是对科学规律尽可能大的尊重,是对人民生命尽可能好的护佑。防疫三年,我们努力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疫效果,方法就是精准防控。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的本质要求,除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民至上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中,人民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到“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的鲜明态度,再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为人民谋幸福是鲜明的、具体的、一以贯之的。

冬奥会

从四季始轮回的“立春”,到千畦尽成绿的“雨水”,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无数人的冰雪激情,映照了全人类的发展愿景。赛场上的精彩,是健儿们实力的比拼;赛场外的精彩,则是国家实力的彰显。这是双奥之城北京举办的冬奥会,这是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这更是从申办、筹办到举办,第一届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

国际字

一场俄乌冲突,搅动世界格局。当炮火硝烟腾起,势力博弈重现,人类方才更加感念和平。解决冲突的钥匙其实就在人类手里,即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世界各国是否具备足够的胸怀与智慧,是否理解人类社会命运与共,是止战的关键。

2022年,世界又见证了很多离去:伊丽莎白二世、戈尔巴乔夫、安倍晋三……这些人物的逝去,往往能够串联起一个时代的回忆,让所有人进入同一个语境。同时,这也是一个让人类蓦然回首的契机:原来世界已经走了这么远。

火光四溅的冲突、明争暗斗的盘算、历史罕见的通胀,都让过去一年的国际社会显得不那么太平。“乱”,或许也将是从过去到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对世界的整体观感。今天,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终将拱起世界的地表,显得崎岖而蜿蜒。

这个冬天,世界恍然发现,拧开阀门就该喷出的油与气,按下开关就该到来的光与电,不再那么理所当然。生活账单一路走高,电热毯开始热销,供电紧张警报频发。最基础的能源,却扼住了生存的喉咙。这一切,虽曰天时,恐亦由“人力”所致。

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通胀危机……一个个醒目的“危”,在2022年的世界不断显现。这或许让人紧张,但更该让人思考:如果人类不去寻找可行的分歧管控方式,不能构建长久、包容且有韧性的相处之道,那么“危”只会接连不断,无人可以逃脱。

国际词

俄乌冲突

今年春天在欧洲东部边缘燃起的战火,一直延续到冬天,且仍无要熄灭的迹象。或许要拉开更长的时间距离,才能看清这场冲突如何重塑世界格局,但欧洲战后既有秩序变革已成事实。冷战思维扩张、地缘政治紧张、能源危机加剧、经济金融动荡……一系列扰动和不确定下,人们忧虑世界日趋割裂,也更加坚信:唯有和平可以孕育希望。

卡塔尔世界杯

这是第一次在中东地区举办的世界杯,也是疫情暴发后首个观众人数不设限的世界性体育盛事,或还将是第一次“碳中和”的世界杯。绿茵场内外流动的乐观和进取、团结和包容,在岁末年终带给人们一丝畅快和慰藉。体育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超越文明和国界,赋予走向后疫情时代的人们以信心和勇气——Hayya Hayya(Better Together)。

奥密克戎变异株

取代德尔塔、成为全球新冠病毒流行新“霸主”,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突袭快如风暴。传播速度更快、潜伏期更短、隐匿性更强,它的出现迟滞了全球重启的进程,也让各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并调整各自的防疫战术。新冠全球大流行也许不会在此终结,但人类在疫苗接种、药物研发储备以及心理建设方面已做好更充分准备,在震荡中重回正常生活。

危机

疫情冲击仍在,地缘冲突再起,异常气候预警,全球经济唱衰,逆全球化抬头,信任赤字有增无减……我们所置身的这个世界似乎仍然危机四伏。全球性危机面前,无人能置身事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人间正道,也方能化危为机。

北溪

从俄罗斯圣彼得堡一直延伸至德国东北部海岸的天然气管道突发泄漏,至今仍是悬案。地缘冲突遮掩下的各方博弈和暗战“被明朗”,战争乌云笼罩下的世界再添变数。疯涨的天然气账单,让能源安全的命题重获关注;“史上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则让所有人更加心忧本就脆弱的气候环境和艰巨的全球碳减排进程。

据悉,“汉语盘点2022”活动自11月21日启动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全民的热情参与,网友们通过光明网活动专区推荐心目中“描述2022年中国与世界”的一个字、一个词。微博发起话题“汉语盘点2022”有奖转发活动,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要闻榜,阅读量达800万人次;国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知乎发起话题“你认为,哪个字、那个词最能代表你的202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推荐“稳”为年度字。截至12月3日,活动共收到推荐字词数千条,网友们用“团”“新”“梦想”“迎难而上”等字词总结了一年来的心路历程。

南都记者 黄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汉语   商务印书馆   卡塔尔   光明日报   江山   冬奥会   地缘   世界杯   疫情   防疫   精准   冲突   危机   时光   人类   故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