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护士嫁中国将军64年未回国,女儿是歌唱家,女婿更是众人皆知

现代社会,中国人普遍认为,爱情不分国界,漂洋过海的爱情既难能可贵,又浪漫不已。

然而,在上世纪,跨越国籍的爱情既不被认可,而且难以维持,尤其是在中国犯下屡屡罪行的日本,更是让中国人难以接受。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一位日本女护士就为了爱情,历经千难万险,在中国生活了足足64年,并且,64年来从未回国,也不再与日本人有任何往来。

她就是一代军事学家蒋百里的夫人,两弹元勋钱学森的岳母本名是佐藤屋登,并在嫁给蒋百里将军后,改名蒋佐梅。

那么,这两个不同国籍的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两人又在一起经历了怎样的旷世情缘呢?

埋头苦读,年少有成

1882年,蒋百里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的一户大家。

他自幼聪慧,天生好学,尤其在读书上更是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他4岁就识得不少字,6岁时就能读懂文章,16岁那年便考中秀才,17岁时在桐乡县观风题考试中获得“超等第一名”

此时的蒋百里已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并凭借自身过人的学习能力,在当地名声大噪。

1899年,年仅18岁的蒋百里被推荐进入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深造,并在同期学子中出类拔萃,次次考试都名列榜首。

书院监院陈仲恕是一位爱才之人,在看到蒋百里出色的成绩后赞叹不已,并且决定出资送蒋百里赴日本留学。

然而,当时的蒋百里与母亲相依为命,如果远赴日本,母亲也就无人依靠了,这样一来,必然就会违背“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

就在所有人都劝蒋百里留在国内时,蒋母却力排众议,鼓励孩子出国留学,并告诉蒋百里,永远不要偏安一隅。

1901年,蒋百里成功抵达日本,并进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技能。

由于当时的日本历经了明治维新,西方学说不断涌入,正是各种新旧思想交替融合的时代。

此时,求知若渴的蒋百里在日本不断汲取新思想、新事物,并盼望着将这些先进的思想带回国。

为了宣扬爱国主义精神,1903年,蒋百里和同乡在日本创办了大型综合性、知识性杂志《浙江潮》,并在月刊上发表文章,旨在宣扬民主革命,以及西方新思想。

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也对此刊赞不绝口,并且,在他弃医从文之后,也选择将自己所著的文章在这本杂志上发表。

一场自杀,邂逅浪漫爱情

蒋百里学成归国后,不久便被袁世凯提拔为保定军官学校的校长。

任职期间,蒋百里一心为国培养军事人才,想要救国于危难之中。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袁世凯举荐他并非惜才,只是想要利用他牵制北洋旧部的势力而已。

蒋百里怀揣着满腔热血投身到学校建设中,但是袁世凯旧部将他看为肉中刺,导致蒋百里在施展时四处碰壁。

面对如此境遇,蒋百里想干实事的愿望彻底破灭,于是,愤而向袁世凯提出辞职。

但袁世凯对于蒋百里数次上交的辞呈一概不批,同时,也不阻止段祺瑞等旧部对于蒋百里的打击。

有志难伸的蒋百里这才选择了以死谢天下。

1913年6月18日一早,蒋百里在召集全校师生训话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掏出自己的配枪,朝自己的左胸开了一枪。

好在子弹打偏了,只是穿过了肋骨,没有伤及到要害,蒋百里也算是幸运的捡回了一条命。

与此同时,蒋百里“以一死誓天下”的举动感染了学校内的一大批人,而北洋军阀所控制政府也引起了无数学子的的不满。

事发之后,袁世凯便受到来自北京政府的施压,不得已之下,他下令彻查此案,并追究相关人士的责任。

与此同时,为了让蒋百里尽快恢复,袁世凯向日本驻华使馆请求派出日本医师治疗蒋百里。

而一位名叫佐藤屋登的女护士就在这一行人中,此时的她并不知道,未来的几十年,将会为了眼前这个男人永远留在中国。

初次见到蒋百里,佐藤屋登对他十分上心,照顾的也很细致,尽管那时蒋百里一直昏迷不醒,长时间都躺在病床上,但佐藤屋登依旧对他产生了崇敬的情绪。

经过一段时间的昏迷,蒋百里终于清醒了过来,他睁开眼时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佐藤屋登。

而她清秀的模样,也深深的刻在了蒋百里的心中,多年之后,依旧印象深刻,并时常提及。

后来,蒋百里对佐藤屋登展开疯狂的追求,起初,碍于身份,佐藤屋登本是拒绝的,但是,面对蒋百里的诚挚之心,她逐渐敞开心房,并对蒋百里心生情愫。

虽然对于两人的爱情,外人多是不看好,但是,历经各种磨难之后,蒋百里依旧坚定和心爱之人携手共进,并于1914年与佐藤屋登步入婚姻殿堂。

奔赴前线,助力医疗事业

蒋百里最喜欢梅花,所以在婚后,便给妻子取名“蒋佐梅”。

蒋佐梅名字的来历暗藏着蒋百里对妻子浓厚的浪漫,这也是独属于两人的浪漫爱情。

只可惜,两人的爱情虽然轰轰烈烈,但是却未能携手一生,白头到老。

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心脏病猝发,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终点,年仅56岁。

丈夫的病故让蒋佐梅悲痛不已,但蒋佐梅始终记得丈夫去世时对他说的话:“我还有未完成的事业,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虽然说蒋佐梅是日本人,但是,自从嫁给蒋百里后,她便将自己当作中国人看待了。

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蒋佐梅告诉自己的孩子:“你们要记住!你们是中国人,现在中日交战,我们要一起抗日。”

丈夫去世一个月后,蒋佐梅毅然加入抗战前线,为助力中国前线的医疗事业奋发图强。

在前线,蒋佐梅从不说日本话,抗日的口号也是喊得最为响亮,而且,她还在炮火中救下了数不清的中国战士。

抗战结束以后,蒋佐梅也算是替丈夫完成了生前未完成的事业,之后,它也并未回到日本,而是永远的留在了中国。

女儿和女婿的爱情

蒋百里与蒋佐梅一共生育了五个女儿,这五朵金花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菲的成绩。

其中,三女儿蒋英最为出色,她的丈夫更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钱学森。

蒋百里与钱学森之父钱均夫乃是故交,两人自幼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还成为了同窗。

由于钱均夫膝下只有一子,每每看着好友的五个女儿就羡慕不已,于是就央求蒋百里将乖巧懂事的三女儿蒋英过继给钱家。

虽然蒋百里夫妇心中难舍,但奈何钱均夫再三央求,也只能应了此事。

只是,没过多久,蒋百里夫妇难以压抑对于孩子的思念之情,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向好友开口将孩子又带了回去。

此时,两家人也给钱学森和蒋英订下了娃娃亲。

蒋英15岁时,钱学森决定出国留学,离别之际,蒋英将自己最爱的一本唐诗送给他,并叮嘱他:永远记得自己的根。

1935年,蒋英远赴欧洲上学,此时,钱学森还在美国留学,之后,两人开始书信传情,彼此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加深。

1941年,蒋英从德国柏林音乐大学毕业,又前往瑞士进行深造,经过不懈的钻研和努力,蒋英对于西方音乐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历经多年的留学生涯之后,蒋英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并且,她对于京韵大鼓、民歌、昆曲等都有了独到的见解。

回国之后不久,蒋英在兰心大剧院开办首场独唱演唱会,并凭借自己出色的歌声赢得了众人的喜爱。

为了各自的事业,两人的婚事一拖再拖,直到1947年,才如愿举办了婚礼。

婚后,钱学森本想留在国内发展,但是,在看到国民党政府的严重朽败后,他还是决定继续赴美国完成自己的研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远在美国的夫妻二人得到消息后欣喜万分,并毅然决定回国效力。

然而,在提出回国请求后,钱学森就被美国针对并关在家中,此时,蒋英放下了自己毕生所爱的音乐,开始操持家务,让丈夫心无旁骛的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

历经种种磨难之后,钱学森夫妇终于在1955年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为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呕心沥血,蒋英也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并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声乐家。

结语

自从1914年来到中国之后蒋佐梅就抛弃了原本的一切,并将中国当成她唯一的“家”,这片土地虽不是她的“故乡”,但她却深切的热爱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赤忱的爱情,是蒋佐梅奔赴中国的原因不得不说,这份情谊值得我们感动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日本   中国   女儿   歌唱家   女婿   百里   前线   将军   护士   出色   丈夫   事业   孩子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