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经开区:稳就业,聚英才,号向国家级步伐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蕾 通讯员 黄莹 罗丽萍 郴州报道

就业稳,人心齐,郴州经开区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0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11%。

人才起,园区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零突破,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长为11户,省级专家工作站新增1家。截至目前,引进博硕本人才123人,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共计1333人次,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今年来,郴州经开区围绕“稳就业、促人才”助力企业人才保障,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企业”为主题,大胆创新、真心服务,交出了一份“就业、引才”双双突破年度目标任务的优异答卷。

郴州经开区组织工作局绩效考核工作小组人员到企业对人才进行考核。

多措并举 就业有亮点

直播带货势头正劲,直播带岗又悄然兴起。今年4月,郴州经开区企业专场直播带岗在红海直聘平台开播,阿秒光学和世通科技两家企业的人事主管、技术工程师分别走进直播间,与主播、求职者实时互动。

“屏对屏”的招聘模式既让求职者眼前一亮,也让郴州经开区的多举措就业服务再添“一员大将”,扩充线上+线下双就业模式路径。今年来,该区已组织区内40余家企业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多达22场,吸引了10余万人观看,达成意向960人。

不仅于此,郴州经开区在湘潭大学、湖南农大、湖南工程学院等学校举办18场高校招聘会,已签约195人;在石盖塘、良田、坳上等乡镇举办了23场乡镇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806人;在红海直聘、郴州中小企业招聘平台、郴州新网、红海公众号上发布了企业招聘信息,已到岗470人。

每一项卓有成效的“战绩”、眼前一亮的举措都离不开长期有效的扎实工作。一直以来,该区都有建立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制,并且每月通过走访企业、电话调查、网上咨询等方式,准确监测企业人员增减情况,详细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做好岗位归集及信息推送,合理制定招工计划。

2022年郴州经开区民营企业在湘潭大学举办招聘会。

同时,摸底需求,做好用工服务。既要利用好郴州新网、58同城、红海直聘等互联网平台,还根据企业对普工、技术工、人才不同的需求,组织企业开展高校招聘活动、乡镇招聘活动,并且满足企业和求职者多元化的选择需求,创新渠道。

招进企业后,郴州经开区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参加各类竞赛,并扶持符合就业政策的初创企业,做好创业孵化服务工作。前有部署,后有跟踪,郴州经开区一套就业“组合拳”让就业工作亮点纷呈,好评如潮。

竭诚相待 聚才有良方

自古以来,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郴州市委市政府发布“人才新政52条”,向社会发出求贤若渴的呼声。郴州经开区紧随其后,摸底人才,制定方案,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之为引,启动“人力资源服务深化年”。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招聘引才专班成立后,“五百千”人才工程孕育而生,五个博士、一百个本科生、一千个职业技术人才,不到一年,超额实现年度目标。

湖南湘工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与湘潭大学科研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向省科技厅申报建设湖南省专家工作站,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3名,柔性引进博士4名,研究生1名,专业技术人员4名。

郴州经开区第五期“经开讲堂”人才新政52条宣讲会现场。

识才有慧眼、爱才有诚意、用才有胆识、容才有雅量、聚才有良方。

线上,积极宣传人才活动和人才建设方面的成果;线下,送法规、送温暖、送人才政策进园区;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政策解读;创新“经开讲堂”载体,举办人才新政专题宣讲会;表彰评选优秀能工巧匠,大力支持技能型人才培育发展。

“与智者同行”,更上一层楼,郴州经开区与郴州市人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项目、产学研项目、交流培训、平台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合作,助力园区企业人才引进。

今年5月,郴州经开区与郴州市人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稳就业稳增长,聚英才促发展。郴州经开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重点产业链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多措并举稳就业,不折不扣抓人才,朝“千亿园区、‘五好’园区、国家级经开区”的目标高歌猛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郴州   红海   郴州市   湖南   柔性   良方   新政   求职者   乡镇   步伐   需求   目标   人才   工作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