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开凿运河代价,造成靳辅治河,短期有效、长期徒劳无功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历史上人工运河的开凿大多为了弥补东西向河流在水运上的不足,因而其流向往往是纵贯南北的。

这些纵贯南北的运河,由于河道固定而造成泥沙的淤积,又筑堤护运,日久都形成地上河,遂使运西地区的河流下泄发生困难,地面积水难排,如逢暴雨季节,运西地区不免遭受洪涝之灾。


1、开凿鸿沟的弊害


战国时代魏惠王开凿的鸿沟运河,是先秦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运河工程。


它自今河南原阳县北引河水入圃田泽,又自圃田泽筑渠引水至大梁(今开封市),又折而南流注入颍水。鸿沟以西发源于嵩山山脉的洧水、潩水及其不远的东汜水、鲁沟水、野兔水等,按当地东南倾斜的地势来推测,在鸿沟开凿以前,这些河流必定东南流入颍水,或与涡水、芡水相接,最后流入淮水的。

自鸿沟开凿以后,这些河流下游都被鸿沟所截,因排水不畅,在鸿沟以西壅塞成许多小湖陂,如鸭子陂、获陂、宣梁陂、逢泽、野兔陂、制泽、白雁陂、南陂、蔡泽陂、庞宫陂等。在今中牟、尉氏、扶沟、鄢陵境内形成一片陂塘密布的湖泽地区。

宋代在鸿沟旧道上开凿了蔡河,为丰富水源,曾将蔡河以西诸陂水导入蔡河,除了洧水、潩水外,凡许州(今许昌)、郑(州)诸水合白雁、丈八沟、京、索合西河、褚河、湖河、双河、栾霸河等,下游都有注入蔡河,目的是为了丰富蔡河水源。


但是蔡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比较淤浅,容量有限,秋汛期间,诸水暴涨,就发生泛滥,“泛道路,坏庐舍”。而下游陈州(今河南淮阳)一带,“苦积潦,岁有水患”。


2、开凿汴河的弊害


隋代开凿的通济渠,自河南荥阳引黄河水为源,东南至今安徽盱眙县对岸入淮,唐宋时称汴河。因以黄河为水源,含沙量很高,宋代已为地上河横贯于黄淮平原上,长达数百千米。这道地上河的形成,严重影响两岸自然沥水的排泄。

宋人王曾有一段十分有见地的论述,他说:

“汴渠派分黄河,自唐迄今,皆以为莫大之利。然迹其事实,抑有深害,何哉?凡梁宋之地,畎浍之制,凑流此渠,以成其大。至隋炀将幸江都,遂析黄河之流,筑左右堤三百余里,旧所凑水,悉为横绝,散漫无所归。故宋(今河南商丘)、毫(今安徽毫州)之地,遂成沮洳卑湿。”

事实正如其所言,在汴河未形成地上河之前,开封以西至汴口一带,汴河有许多支流,见于《水经注》的就有十余条。


宋人沈括亦说:

“异时京师沟渠之水皆入汴。旧尚书省都堂壁记云:疏治八渠,南入汴水。”

其后至宋代前中期,汴河两岸高筑堤防,泥沙淤高而为悬河,沿岸支流都不能排入,两旁堤脚就潴积成许多陂塘,侵害民田。每逢雨季,酿成涝灾。

金代以后,汴河淤废,而汴堤却如一道土墙屹立地面。

1962年淮北地区兴修水利,挖沟发现汴河河床内为淤积沙土,从地表向下7米,仍未见原始土层。可见淤积之深。

1984年唐史学会组织一批专家对汴河进行考察,汴河故道即当时的公路,多数路段在河槽中心。在安徽濉溪一带,据当地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汴堤尚很高大,时北堤宽40米,高出地面约5米,南堤宽约20米,高出地面3~4米。

宿县段堤面的地表宽度80~100米,地表高度不一,一般为1~2米,最高处可达3米及其以上。灵璧境内河形成一里多宽的高滩地带,高出地面1~2米。

汴堤两侧均为低洼地带,北侧尤为明显。在濉溪县境内汴堤坝南侧,有十八道南北向的沙土岭子,当时汴河决口后冲出泥沙沉积而成,两道沙岭子间都有一低洼易涝地,当地人称之为湖,当是雨季积水之故。十八道岭子形成18个湖。滩面抬高后阻碍了两岸沥水的排泄,使土壤渐趋盐渍化,直至近代仍受其害。

在会通河未开以前,今豫东北、鲁西南、鲁西北地区的沥水的排泄,由鲁中山地分隔为南北两路:

北面一路由今黄河左右的马颊河、徒骇河、大清河等入海;

南面一路由泗入淮,由淮入海。

会通河开凿以后,并不断地加筑河堤,犹如一道土墙屹立于平原东部,且沿线有一连串湖泊作为水柜、水壑。北面有狭窄的卫河所约束,南面有高于运河的黄河(今淤黄河)拦截。


东南面微山湖水出口有二:

一由韩庄湖口闸入运河;

一由茶城小梁山会荆山桥入运河。

然而这两条出口经常为泥沙所淤。

豫东北、鲁西南、鲁西北地区在正常情况下要承受两股来水:

“上游曹、单、钜、嘉之水自西而东,汇聚合流,东则汶、泗、沂、洸入运之水,复泄入南阳、昭阳,转输透流而总汇于微山一湖”。

多雨时节,湖水“倒漾而北,兖属等处濒湖庄田,尽被淹没”。

如果遇到黄河决口,更是雪上加霜。

于是这一地区的沥水常年无处可排,每遇暴雨,黄运并涨,河溢湖满,洪水就到处汹涌流荡:

“泛滥于南,则自曹州、郓城、定陶、曹县、巨野、嘉祥,以至济宁、鱼台、滕县、峄县及江南沛县、徐州、邳州均受其害。

泛滥于北,则自濮州、范县、朝城、莘县、阳谷、寿张,以及聊城、东阿、博平、清平、堂邑、临清、夏津、恩县及直隶之清丰、南乐、清河、故城,俱被其灾”。


洪水过后,留下的积水宣泄无路,就浸没大片良田。


3、山东运河开凿的弊害


清代山东运河(即会通河)沿线有大片沉粮地、缓征地,就是由此而来。

明清两代都在会通河东岸修不少减水闸、河,但排涝效果不明显。

原因为:

一是因为东部有鲁中山地的阻隔,减水闸、河分布极稀,如南旺以北仅有戴家庙三空桥、聊城五空桥、博平减水闸、张秋五空桥等,由徒骇河、马颊河、大清河入海。

运西地区沥水由这些减水闸、河分泄入海;

南旺以南直至宿迁始有西宁桥放水入海,其间七八百里没有减水闸。

二是这些减水闸、河,平时为运堤所隔,缺乏来水,久已淤积。

当运河积水需要宣泄时,就出现很大困难,如乾隆年间运东马颊河“积淤年久,有仅存河形者,有淤成平陆者”,且“马颊河底高于运河底九尺”,“使运水不能泄放”。

三是减水闸的启闭是视运河水量的损益而定,而不论运西地区是否出现涝情。


例如:

寿张县张秋镇西南诸邑有魏河、洪河、小流河、清河等汇集至沙湾小闸入运,后来因张秋一带运河屡遭河水冲溃,于是“高筑堤堰”,使这一带沥水难以排泄,“曹州、郓城、濮州、范县遂苦水患,而邻邑之受害者,亦无穷焉”。

清乾隆四年(1739年)山东巡抚黄叔琳奏:

“今馆陶、冠县二处,因漳、卫水发,漫溢堤岸,秋禾被淹。至聊城、夏津、清平、博平、堂邑、临清、丘县、恩县、高唐州、临清卫等十属,境内俱有河渠,原可泄水入运。今因运河泛涨,阻遏不行,以致盈溢为患,洼地被淹。武城、莘县二处滨河近湖之地,水平堤埝,亦属可虞。”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六月二十七日山东巡抚鹤年奏:

“东昌府属之馆陶与直隶之无城接壤,该县境内自南而北卫河一道,西南接漳水,下达临清归入运河,名虽为卫,其实漳、卫合流。六月十八日漳河暴涨,骤注卫河,一时不能容纳,漫过东岸,四散奔流。”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六月豫东、鲁西地区大雨连日:

“运河西岸之沙河、赵王河,上承曹州府属及直豫所属开州、长垣、东明、延津、阳武等处之水,东流入运。运河不能容纳,俱由三空、五空桥及平水闸、滚水坝等处,泄入东岸之大清、徒骇二河,下游宣泄不及,一时暴涨,水势高出河崖,冲漫两岸民地。而汶河受泰、兖一带山水,亦一时涨发,由戴村坝北趋大清河,水势浩瀚旁溢,以至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兖州、曹州各属,低洼地亩均有被水之处”。

此类记载,不胜枚举。

总之,自明清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今黄河以南,淤(废)黄河以北,会通河以西的豫东、鲁西南地区,水旱无常,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数百年来造成的环境影响,近50年来,山东“全省涝灾的分布趋势,以鲁西北最重,特别是南四湖环湖一带和徒骇河、马颊河中下游地区更是洪涝灾害频繁的地方”。


4、江淮运河开凿的弊害


春秋时代开凿的邗沟,隋代以后重修的山阳渎、邗沟,都是利用江淮间高邮、宝应一带天然湖泊进行通航的。

后因湖泊中风浪太大,宋代以后的淮南运河全面筑堤,运西渚湖不断扩大,不仅淹没了大片农田,同时也因湖水难泄,湖面不断抬高,形成了“漕河高于田,湖高于河”的局面,对运东地区造成莫大威胁。

明人万恭曾指出:

“高宝诸湖周遭数百里,西受天长七十余河,徒恃百里长堤,若障之使无疏泄,是溃堤也。”

所谓“百里长堤”,不过是高丈余或五六尺的土堤,如何经得起洪水的冲击?

一旦溃堤,运东低洼地区人民尽为鱼鳖。明清时称淮扬运河堤西之地为“上河”,“洪泽、白马、高宝、邵伯诸湖是也;堤东为下河,山、盐、阜、高、宝、兴、江、甘、泰九州县之民生土地在焉”。

“一遇霪潦,则黄淮诸水奔赴,漕渠不能容纳,不得不泻之下河,以保漕堤,往往开高邮南关大坝五里中坝、车逻大坝以泄水,适当高、宝、兴、盐、山、阜连界,周围数百里,形如釜底、放水而下,势如建瓴,釜底之民,受害必剧,泛滥江、甘、泰地界,而九州县鲜有安居焉”。


清代治黄专家,《天下长河》中的陈潢亦言:

“下河高宝兴泰七州县之被淹也,非淹于雨泽之过多,实淹于运河溢出之水也。”

而清代治理这一段运河,“祗事加高堤岸,致全河之水激而行于地上,更闻淮安迤下,宝应、高邮地形愈下,其势愈危”。运河一旦涨水,决堤而东,里下河地区全罹洪灾。

所以,近数百年来,里下河地区为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已为众所周知,毋庸多言了。


5、江南运河开凿的弊害


江南运河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原不存在排水问题。

但苏州地区地势低洼,史称平江,宋代庆历年间为了便于漕船牵挽,在吴江县东筑石堤数十里,以为纤路,下设涵洞,以排太湖之水。然日久涵洞为泥沙所淤,茭蒿丛生,“茭芦生则水道狭,水道狭则流泄不快。”

于是太湖之水“常溢而不泄,浸灌三州(按:指苏、湖、常)之田。每至五六月间,湍流峻急之时视之,吴江岸之东水常低岸西之水不下一二尺,此堤岸阻水之迹自可览也。

苏轼也指出:

“昔苏州之东,官私船舫,皆以篙行,无陆挽者…自庆历以来,松江始筑挽路…自长桥挽路之成,公私漕运便之,日茸不已,而松江始艰噎不快,江水不快,软缓而无力,则海之泥沙,随潮而上,日积不已,故海口湮灭,而吴中多水患。”


由此可见,宋代太湖流域水患日甚,江南运河堤岸的修筑是一个重要因素。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豫东   通河   下河   运河   清河   沥水   水闸   黄河   徒劳无功   鸿沟   长河   代价   地区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