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一生 激励正在努力的每一个年轻人

稻盛和夫是中国著名企业家马云、俞敏洪、季羡林、张瑞敏等知名人士最为推崇的经营大师和人生导师。他在27岁时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简称京瓷),52岁创立了第二电信株式会社(简称KDDI),凭借着自身一套独特的经营哲学和人生哲学,使这两家企业成为世界500强,与松下幸之助、盛田绍夫、本田宗一郎并成为日本“经营四圣”。

稻盛和夫金言

稻盛和夫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非像许多年轻人认为的那样,或有着得天独厚的家庭背景,有着优越的创业环境,或有着极高的天赋,要么运气极佳,天生贵人相助。以上所列诸项稻盛和夫一样也没有。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稻盛和夫极其平凡的家庭背景:

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他在初中、高中、大学的考试中也经常不及格,谈不上太聪明。上小学时不幸染上肺结核,差点要了命。因学习成绩不好,也没能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只能就读于本地一个普通的学校。大学毕业后,稻盛和夫同现在许多年轻人一样,胸怀远大理想,但是实际上处处碰壁,屡遭不顺。当时正值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大幅减员,想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他原本想当一名医生,却无奈只能在一家陶瓷厂做普通工人,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这家陶瓷厂几近破产。工厂发不出工资,员工士气低落,常常以罢工来宣泄。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几个年轻人全部辞职了,稻盛和夫却留下了。

他吃住在公司,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演练、不断地推断,一次又一次的在头脑中勾勒,那些刚开始出现在头脑里的意念逐渐清晰,想法逐渐浮现,最后他打破了想象与现实的界限。通过稻盛和夫的不懈坚持,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毫无知识和技巧,又缺乏设备和物资的稻盛和夫,却做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

1959年,年仅27岁的稻盛和夫创立了京瓷公司,该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一线希望。那时的他经验不足,技巧生疏,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线外人员。刚开始的时候也经常会感到束手无策,经常毫无头绪。但慢慢的他发现,一旦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对某个目标有了极大的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这时智慧之窗就会打开,意象就会慢慢向所渴望的答案上靠拢,自此稻盛和夫体会到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过程。他知道对一件事情渴望的程度和做事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公司的前景。

稻盛和夫的体悟给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年轻人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当对一个目标有着强大的持续的渴望时,苦苦思索体悟,就可能在事先“清晰的看见”那个崭新的结果,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意象,就不会有崭新的成果出现。正如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样。

稻盛和夫曾将此总结为一个方程式:

人生 x 工作的结果 = 思考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他认为一个人即使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自知缺乏能力,却能以十二分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比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人更好的结果。稻盛和夫年轻时的境遇同现在许多年轻人一样:考上了不理想的大学,进了不理想的公司,干了不理想的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普普通通却忙忙碌碌。这期间可能也会有人想着振作起来,但最终还是随波逐流,被卷入社会的风流之中。

以稻盛和夫为指引,人若改变思考方式,改变一个人的心智,人生和事业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能力、有热情、把握正确的思考方式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京瓷   年轻人   意象   热情   清晰   努力   方式   人生   工作   大学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