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测量员7号,到阿波罗11,美国登月为何少了无人采样返回这一步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先后进行了7次载人登月,其中6次成功,仅有1次失败。要知道,“阿波罗”11号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距离人类发射第一颗卫星才刚刚过去约12年,距离加加林和美国自己的宇航员谢泼德进入太空,也只有8年多时间,这在今天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

阿姆斯特朗登月的8年前,美国第一名宇航员才刚刚进入太空

而时隔50年后,当美国决定重返月球的时候,却几乎使出了吃奶的劲,才让SLS火箭成功发射,送过去的“猎户座”飞船,第一次执行的还只是无人环月任务,要到2024年的“阿尔忒弥斯二号”任务,才能载人,但也不登月,直至2025年的第三次,才能复制当年阿姆斯特朗的“奇迹”。

美国第一名宇航员谢泼德也参加了登月训练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小编从来都是不屑于“阿波罗”登月造假说法的,但这里面的确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地方,咱们也不能回避。比如在“阿波罗”计划实施之前,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激烈的无人登月竞赛,其中苏联有35次无人探月和登月活动,美国则有32次,成功接触到月球表面的,只有12次,其中还包括6次硬着陆,也就是类似后来印度“月船二号”那种直接撞击月球的模式。

而在剩下的6次软着陆,1967年4月20日着陆的“测量员”3号,由于被高反射的岩石迷惑了下降雷达,导致登月器发动机未能按飞行计划设定的在4.3米的高度上关闭,登陆器接触月球表面后弹跳了两次,蹦起的高度达到10米和3米,差点翻车。而在1957年7月14日发射的“测量员”4号,3天后着陆时,无线电信号在下降阶段的最后2.5分钟突然断掉,永远失联。

美国先后发射了7艘测量员无人登月器

测量员登月器的腿部

也就是说,美国无人探测器的6次月球软着陆,只有4次是完全成功的,它们分别是“测量员”1号、5号、6号和7号。而这些登月器的单个重量,只有300公斤左右,差不多相当于两辆“玉兔二号”月球车的重量。然后到了“阿波罗”任务,美国就突然跳到25吨的服务舱、约6吨重的指挥和近15吨的登月舱,加起来达到了50吨级,这中间的跨度是不是太大了?

测量员一号

其次,在所有6次软着陆中,只有1967年11月10日登陆在中央湾的“测量员”6号,在着陆大约7天后,重新点燃发动机2.5秒,实现人类航天史首次在月球上起飞,而它只飞离月球表面4米,并在向西方移动了2.5米之后,就再次落回月球表面,而后来“阿波罗”11号从月面点火起飞的上升器,重达4.5吨,300公斤对4.5吨,差距是不是有点远?

测量员6号实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月球起飞

阿波罗的登月器

而从“测量员”6号,到后来的“阿波罗”7号到10号,美国从未实施过一次完整的从地球到月球,然后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全程飞行测试,结果到了“阿波罗”11号上人,直接就成功了,它的登月舱之前也从未在月球上进行任何测试,竟然一次就搞定了。

宇航员登月后和测量员6号合影

因为只有骨架结构,所以看起来不小,但重量只有300公斤级

相比之下,我们除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软着陆,以及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之外,还要在2024年再搞一次嫦娥六号月背面采样返回,两次摸清地球往返全程,然后再加上嫦娥七号和八号,之后才敢开始载人登月,到底是我们过于谨小慎微,还是美国的跳跃式发展太过离谱?

这么远看嫦娥登陆器,还是第一次

嫦娥五号发射重量8.2吨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除了嫦娥五号的返回舱略小之外,我国现在的确具备了载人登月的技术实力,如果放在冷战时期,说不定今年就能实现中国人登月的梦想了。而我们之所以要将载人登月的“小目标”放在2030年之后,是因为有更加远大的理想。

返回舱大一倍,就可以载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阿波罗   测量员   美国   登月舱   软着陆   宇航员   嫦娥   月球   重量   表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