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的零售内核

零售商超在经历了“以货为核心——以店为核心——以用户为核心”的三阶段变迁后,走在技术驱动零售变革的当下。

作者|旺仔 小满

编辑|程怡

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


1860年左右,美国开始有零售业态,一直到1975年前后,近一百年,都是卖方市场,这意味着物品紧缺,零售商的商品不缺乏销售市场。

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制造和工业化,让商品开始急速扩充,零售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新的零售商,以沃尔玛、Costco、亚马逊等为代表的零售企业,开始提倡“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至此,零售企业进入微利时代。为了赚取5%的净利润,要在供应链和配送体系上不断提供效率,将商品的周转周期一再压缩。Costco以28天的商品周转,将沃尔玛时代的毛利从20%-25%,降到了10-14%,成为炙手可热的零售新模板。

零售的本质不是收租,不是大卖场,是由供应链反向驱动,挖掘利润。其中,一条不变的经营哲学是:提升经营效率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并将节省下来的成本以“低价”,让利给消费者。


01 全品类、全时段


美团的新动向,记录在外卖骑手明黄色的外套上。

上美团,买服装、上美团、买手机,美团外卖,买花也快,美团外卖、送药也快……在满足用户“30分钟达”的即时需求中,触达众多配送品类:餐饮、生鲜、日用、鲜花、药品、3C产品等等。

iPhone14首发当日,美团联合全国200多城市,1000余家Apple授权专营店,现货配送,还使用了无人机参与新品首发配送,创造了iPhone14首单配送5分56秒的纪录。

在价格相对稳定和透明的3C类目,用户对品牌、型号都有基本了解,促成交易就差一个配送环节。同电商大促需要预售、尾款,前后经历近10天的交易周期相比,美团“30分钟达”的交易体验,方便太多。

数据记录外卖平台同3C类目的契合程度。双十一期间,美团上,参与活动的数码3C门店数量,同比去年增长2倍,10月30日至11月1号,美团上来自本地实体门店的电脑品类销量增长了73倍。

而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能看到用户在美团上种类丰富多样的订单。有买美妆产品送给女朋友的,骑手线下商超取货,即时送达。有买电器的,骑手小郑手捧着包装精致的智能电饭锅,这笔订单的备注是:送给爷爷的,劳烦送达时嘱咐一声,让他换掉用了十来年的老式蒸锅。

北京顺义区中粮祥云小镇的一家零售店内,用户购买折扣护足霜的订单,在店内不断响起,双11期间客流量陡然增长。原本属于电商平台的的大促活动,线下商超依靠美团这样的零售平台,为用户提供保质保速的服务,刷足存在感。

用户日常选择即时零售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增加,如写字楼、学校、公司、酒店等等。

今年年中,朋友圈里一半人在新疆,还有一半人在云南。而云南部分景区,海拔高,易出现高原反应,便携式氧气罐成为“云旅人”的“刚需品”之一。而氧气罐无法托运,只能在当地购买。

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在美团的“氧气罐”外卖订单中,云南地区“氧气罐”销量环比增长204%,其中,昆明增长188%,丽江增长193%,20点至凌晨4点的深夜订单占比超4成,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氧气这个品类比较特殊,不少用户是在‘十万火急’的时候下单的,要求30分钟达,即买即吸。”

在“露营经济”大火的今年,仅在7月,美团平台的露营类商品订单同比去年增长425%,与动辄上万元的豪奢帐篷相比,美团平台超八成订单客单价不足百元。露营灯、帐篷、兵工铲、野餐垫、充气床垫等露营装备均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其中露营灯的销量同比增长602%,帐篷销量同比增长336%。

对于刚刚毕业的北漂新人刘天来说,通过美团闪购或美团买菜来解决露营必需品问题,更省钱、省时,也更省心:“别人是开车去露营,后备箱和车顶放满各种装备。我们是骑车去露营,就带一部手机。”

今年开学季,众多00后大一新生,在美团上选购编织袋,用来打包行李,便宜、能装。数据显示,8月下旬以来,美团平台上行李相关用品销量大幅攀升,其中,编织袋销量环比7月增长128%,比去年同期增长231%。

对于很多用户而言,美团代表的即时零售不再只是应急考量,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美团闪购负责人肖昆在去年提到,未来5年,美团闪购的目标,是要在即时零售市场拿下4000亿元。

而对接用户需求与商家供给的美团,定位越来越接近“全时段、全品类的零售公司”,一家配送更快、商品更丰富的零售企业。

美团围绕“即时”和“本地”两个关键词,在履约向,拥有庞大的骑手资源和覆盖全国2800多个市区县的即时配送网络,在供应链端,汇集930万商户,以及美团外卖、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美团优选等形式不一的零售业务,服务本地消费者,满足用户需求。


02 即时零售+明日达超市


美团的零售业务有两类模式,一是由美团外卖、美团闪购、美团买菜为主的即时零售,另一是由美团优选为主的“明日达超市”。

美团零售的发力点首先在于“即时性”,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本地零售的“即买即得”。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团即时配送交易笔数为50.3亿笔,同比增长16.2%。

“明日达超市”的美团优选,适合到家消费的米面粮油、水饮,以及牛奶、酒、休闲食品、纸品等火拼,可以满足绝大数用户非即时的计划性需求。有1500-2000的SKU。

王兴在美团今年二季度财报会上称,线上生鲜食杂市场不会只被单一的商业模式所主导。美团闪购、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都是向线上食杂行业延伸的重要途径。

有美团高管在内部会议上提出:靠线下业务积累起基于商圈、居民区的人口热力图,并按照半径 1-1.5公里划分网格,看到每个网格的消费力,决定适合推广闪购、社区电商还是买菜。

生鲜是高频刚需的购物习惯,消费者在一个地方养成购买生鲜的习惯,也会带动其他品类的消费。但无论何种业态,都要回归零售的本质逻辑——效率。

传统零售商超以“低价”构建渠道护城河。

沃尔玛创办之初,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每天在店铺打烊之后,开着挂着老旧自制拖车的汽车,在临近州郡“收货”,车子和拖车里,塞满能以优惠价格买到的任何东西。沃尔顿将他们运回店里,以比其他店稍低的价钱出售。凭借“天天低价”打响名头。

超市,以连锁业态为主的商业模式,不可能复制沃尔顿当年的经营方式。但是,寻求低价,依旧是竞争的不二法门。

在美国160年零售历史里,每个时期领先的零售公司,净利润率始终是微利状态,且大部分时间不超过5%。沃尔玛称霸市场时的毛利率为20%-25%,而亚马逊和Costco直接降到了10-14%。

传统零售的供应链,有多个供应链环节,终端卖场要向供应商收取入场费、陈列费、新品费等,最终售价往往比出厂价高约50%。但是到了亚马逊和Costco时代,省去这些环节,Costco精选品类,打造自有品牌。

这表明零售的本质不是收租,不是大卖场,是由供应链反向驱动,挖掘利润。其中,一条不变的经营哲学是:提升经营效率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并将节省下来的成本以“低价”,体现为越来越低的毛利率,让利给消费者。

连锁商超们挣得是商品周转销量的利润。在规模化发展路径下,以沃尔玛、Costco为代表的商超,商品的毛利率(加价率)不断降低,周转率不断提升。

Costco大部分商品都是从外部厂家直采,省去了其中经销环节,厂家先运送至中心仓或直接发往仓储门店。运营周期从60-90天降至10-40天。平均维持在28天。在低加价率趋势下,零售商的毛利降低,但净利率并未明显降低,核心在于通过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流通损耗。

美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效率提升。

以2020年成立的美团优选为例,构建了大仓—网格仓—自提点的三级物流体系:用户下单后,货品自动入库、完成分拣,被送到网格仓,清晨7点,网格仓的货车司机准时出发,联系团长取货,并在中午11点半完成送货。

这样的“三级物流体系”挤压冗余环节,让供应端与市场端的联动更加快速,新鲜牛奶、鲜活生蚝、榴莲千层等食材,正在以更高的品质标准走向人们的餐桌。“快”的意义不仅在于消费体验,对于生鲜货品来说,每快一分钟,就会多一份鲜美。

美团的周转率能降低三分之一左右,平均能达到7-10天,生鲜产品更是能达到3天左右。通过在当地集采集配的方式,以高效的“中心仓-网格站-自提点”三级仓配物流网络体系,高效周转,以极低的价格,给全国的消费者提供高频、刚需产品。

互联网电商信奉“流量至上”,追求更多用户、更多商家,零售企业则是“效率至上”,用更低价格和差异化服务吸引顾客。


03 升级


线上零售进入到“竞速”的赛场。

市场端对于便利性和服务性的要求提升,比如今年双十一,商家通过预售和货物本地仓储,实现配送时效的提升。用户前一天晚上下单,有些订单第二天上午就能到达,生怕用户退款。

也包括业态上是调整、半小时达、半日达、当日达、次日达等等。阿里有饿了么,有蜂鸟众包,京东有达达。都在围绕更迅速的将商品送达用户,做业务尝试。

即时零售逐步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渗透。

据华泰证券估算,假设21-23年我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总额CAGR达8.5%~10.5%,即时零售渗透率达3.5%~5.5%,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4363~7242亿元,复合增速达44%~70%,有望成为增速逐年放缓的电商市场的新增量。

作为零售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即时零售吸引着无论是传统零售品牌还是全新零售平台,涌进赛道,大家都在“练兵”,争抢机会和份额。

比如永辉超市,尝试线上到家业务近8年。今年上半年,自营到家业务销售额40.2亿元,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34.85 亿元,线上业务半年营收75.9亿元,平均客单价达到了83.5元。占永辉全渠道主营收入15.7%的比重。

不过,永辉线上业务的增速和亏损都同比收窄。营收同比增长11.5%,亏损率 1.6%,较上年大幅减亏。

线下超市做线上业务,对商品损耗、配送半径、履约能力方面都是不小的挑战。疫情前,沃尔玛的配送到家服务,业务范围仅限于3公里以内。疫情发生后,沃尔玛取消了“门店周边3公里范围”的限制,通过LBS技术,锁定门店周边多个社区,宅居家中的居民们,只要在平台覆盖的社区,就可在线下单。

而实现这一过程中的科技要素有:沃尔玛在全美拥有超过60个配送中心,拥有几千安装辆车载定位系统的配送汽车,配送中心上千名工人24小时倒班作业。

仓储和配送能力是保障履约的前提,在智能高效的物流履约体系的保障下,便捷安全的本地即时服务才能落地。

美团一方面通过即时物流体系建设、智慧仓储分拣等,提高履约的效率和能力,降低最后三公里履约成本。还通过建立“闪电仓”来补足商品SKU,据天风证券调研,美团为商家设计的闪电仓SKU在3000-5000区间,比传统便利店多一倍。另一方面,深入供应链上游,通过农鲜直采、全国集采和自有品牌建设,以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最终让利消费者。这和传统零售商做的事情逻辑完全一样。

比如,Costco通过开发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建立面包工厂、肉类工厂、包装中心、中央药房等,包罗日常所需的各个品类,咖啡、坚果、服饰、保健、美容、五金等。

美团明日达超市有多种自有品牌模式,即通过为平台用户定制特殊尺寸、规格产品,或者通过品牌联名、代工等方式,产生符合平台用户高频、刚需、低价格的产品。

前者目标是“更快更稳”,后者目标是“物美价廉”。

零售商超在经历了“以货为核心——以店为核心——以用户为核心”的三阶段变迁后,走在技术驱动零售变革的当下。

沃尔玛如今采用射频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将商品、汽车、供应商,商场构建成一个庞大的物联网,所有门店都可统购统配,极大降低了沃尔玛的物流成本和采购成本。

美团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里表示,美团将继续执行“零售+科技”策略,同时提供更多样化及高性价比的商品及服务,加速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2021年,美团优选正式启动智能仓项目,从仓库分拣业务场景入手,相继完成了智能冻品分拣到线、智能双层分拣到团、AMR(自主移动机器人)等技术落地。

比如,在广东的一个智能分拣仓内,100台冷链分拣机器人在0℃以下的环境中作业,通过货物自动识别、智能路径调度、机器人分拣等步骤,每小时能将数千件商品有序放入指定温箱。

未来几年,美团将引入更多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技术,形成整仓全流程解决方案,并向全国推广复制。

零售企业的思维和基因,不同于电商平台。作为科技零售公司,美团并不遵循互联网“流量至上”思维,遵从的是零售业的效率第一的基本规律,打造的是一家全品类、全时段服务用户的零售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生鲜   品类   销量   网格   零售商   外卖   内核   效率   商品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