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从小品界“消失”的范伟,成了“影帝”加身的顶流

如今的范伟,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春晚笑星,

而是浑身毛孔都会演戏的演员——范伟。

2022年,范伟领衔主演的电影《断·桥》上映,又一次引发热议

从春晚全民乐之的《卖拐》、《卖车》,

到电视剧《刘老根》里药匣子的活灵活现,

2号范伟的精彩演绎,常常会盖住1号赵本山的光芒。

人们由衷地赞叹:范伟真是个好演员。

当年,赵本山、范伟的小品红遍全国,两人几乎成了春晚的笑点保证。

但要细论表演,小品演员,其实居于表演鄙视链的末端。

演话剧的,看不起演电影的;

演电影的,看不起演电视剧的;

演电视剧的,看不起演小品的。

而小品演员范伟,

敢于在当红时,悄然转身艺术要求更高的影视界,

哪儿来的底气?

是什么促使他那样义无反顾?

离开赵本山后,

范伟再没有演过他驾轻就熟的小品。

转型成功后,范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人们忘记笑星范伟,记住演员范伟!

这句话颇耐人寻味。

当赵本山的搭档换成宋丹丹后,

很长一段时间,很少听到范伟的消息。

观众有遗憾有惋惜。

殊不知,此时,寡言的范伟已一头扎进影视界,开拓新的演绎道路。

不管主角配角,大人物还是小角色,

范伟来者不拒,但每一个都能演出不同的味道。

让人眼前一亮。

他幽默独特的表演方式,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范伟重回事业巅峰,

他用一座座奖杯证明,

范伟,演技一流,可以横跨小品、电视、电影三界。

范伟为何在爆火时与赵本山分道扬镳?

他用16年时间,

怎样完成了从笑星到影帝的精彩蜕变?

一切有迹可循。

范伟1962年出生,辽宁沈阳人。

从小寡言胆小。

小时候挨打,他一声不吭。

最叛逆的做法,就是用粉笔在村口的黑板上写着“打倒范成业”。

过不了一会儿,他就会心虚地跑去擦掉。

父亲范成业喜欢舞文弄墨,颇有文化素养,写得一手好文章。

他希望子女有从事艺术这一行的。

通过观察,发现小儿子范伟,有这方面的潜力。

学校老师也说范伟是这块料。

当时,说评书很流行。

别看范伟长得有点笨,可嘴皮子很利索,

在学校给大家表演说评书,很受欢迎。

父亲给他找了一个专业老师。

范伟16岁时,

拜当地有名的相声演员陈连仲为师。

拜名师,没点真本事还不行。

范伟当场表演了一出《报菜名》

口齿清晰,表演惟妙惟肖,

很得师傅欣赏。

名师出高徒,在语言表演这门艺术中,范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对范伟的优异表现,父亲很高兴。

为了激励儿子,

父亲和儿子约定,互相比赛,

看看是爸爸写文章出名早,

还是儿子表演出名早,

谁先出成绩,谁就请下饭店。

五年后的一天,青出于蓝的范伟,先于父亲出名。

他创作的一部相声,在中央电台播出,深受欢迎。

范伟在业内小有名气。

后来,范伟考上了辽宁铁岭艺术团。

彼时25岁的赵本山,已凭借《摔三弦》等作品,成为团里的“台柱子”。

刚开始,范伟主要写相声剧本,偶尔登台演出。

团长很快发现了范伟的喜剧天赋。

他写的本子,他念给演员听,演员们笑得不行。

可演员登台演出,却发挥不出让大家爆笑的效果。

于是,团长决定培养范伟走“编”、“演”同步之路。

别看范伟在台上伶牙俐齿,一口一个包袱,

生活中,他低调寡言、羞涩敏感。

极其社恐。

而且没有酒量。

因为喝酒,还被朋友起了一个“范小抿”的绰号。

范伟找朋友办事,请人吃饭喝酒,明知酒量不行,可为了陪客人,只能硬着头皮喝。

两杯酒下肚,范伟就犯起了迷糊。

头晕眼花,一头栽到了桌子上,人事不醒。等他醒过来,已经是四个小时后。

从那之后,范伟就有了“范小抿”的外号。

赵本山作为老大哥,在团里也很关照范伟。

请他吃饭,带他演出,两人处得不错。

1993年,已经在小品界如日中天的赵本山,给团里打了一个电话,

点名要范伟来出演他春晚小品的一个配角。

范伟受宠若惊,

闻言立马赶到了北京。

可辛辛苦苦排练了半天,到了终审阶段,导演认为范伟不适合,将其换掉了。

范伟第一次春晚梦夭折,内心受挫。

但赵本山非常认可范伟的表演。

很快,他又邀请范伟参演自己的小品《走毛道》。

这次合作,两人碰撞得火花四溅,舞台效果极好。

开始范伟只演台词仅有两三句的秘书、司机什么的小配角。

范伟的精彩发挥,让赵本山发现范伟独特的喜剧天赋。

给他的戏份越来越多,大忽悠,药匣子,喧宾夺主、人见人爱的范德彪。

范伟饰演的配角,常常会夺去主角的光芒。

范伟和赵本山,成了小品界不可多得的黄金组合。

人们眼中的范伟,名有了,利有了,鲜花有了,掌声有了,

就在人人艳羡的事业巅峰,范伟却毫无预兆地刹车、掉头,

“转身而退”。

2005年,范伟告别春晚舞台!

此后,连续上过10年春晚的范伟,

再没有演过他驾轻就熟的小品。

为什么?发生了什么?

低调的范伟从来没有公开谈过这个话题。

鲁豫在节目中,对着范伟说他的名气可以媲美周杰伦。

范伟平静似水,憨憨地说了一句:“大家最好忘记喜剧范伟!”

为什么要忘记?

那样让人爆笑、开怀的喜剧范伟,

大家怎么能忘记?

看似突然转型,其实范伟早有准备。

在准备转型的前两年,2003年,范伟就向导演安战军毛遂自荐出演电影《看车人的七月》。

安导一头雾水。

不好好作笑星,到影视领域凑啥热闹?

但范伟死缠烂打、软磨硬泡,最终获得了演出机会。

首战告捷!

《看车人的七月》,让范伟一举夺得蒙特利尔电影节影帝。

再后来,他塑造了许多让人过目不忘的经典角色。

《天下无贼》中,一句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顺便我还要劫个色!”

让范伟塑造的劫匪,成为剧中的经典。

范伟在拍摄电影《芳香之旅》时,骑摩托车出了车祸。

120赶到,医生将他抬上担架,

他含糊不清地问:“我这是残废了?还是再见了?”

医生们笑着跟他说:“你这是胸椎骨裂,不能笑了!”

躺在病床上不能笑的范伟,

最后凭电影《芳香之旅》,夺得了开罗电影节最佳表演奖。

2011年,范伟在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饰演农场运营主任,获得第53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此后,范伟各种影视盛会中,获奖无数。

重新成为观众喜欢、导演认可的优秀演员。

长得不像英雄的范伟,也有英雄情结。

他在电影《铁道英雄》中,演了一个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卧底——老王。

忍辱负重,又谨小慎微。

时而讨好,时而恐惧,时而得意,

每一种表情,范伟拿捏得恰到好处。

特有层次感。

将一个看似唯唯诺诺的小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

观众被范伟的演技征服,觉得他是老王的“不二人选”。

2021年,范伟又因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秒钟》,获得第34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

范伟在《一秒钟》里的演技,堪称炉火纯青。

搞笑的功夫,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盛名之下的范伟,变得更低调、更踏实、更寡言了。

除了演戏,很少能在公开场合看到他的身影。

面对易立竞的犀利提问,

范伟轻描淡写地说:“我是东北乱炖,慢火出味道!

范伟的这句总结,点出了他人生的精髓。

不张扬,不急功近利,

稳扎稳打,

但每一仗都打得漂亮。

作为演员,范伟有点完美主义。

他希望扮演的角色,

没有任何表演上的瑕疵,

2005年春晚,因为紧张和压力。

在台下背了很多遍的词,一上台,他就说错了。

虽然观众没有察觉,节目也很成功。

但他十分自责,无法原谅自己的失误。

他觉得观众那样喜欢他,出现这种失误,他对不起观众。

这成了范伟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

如今在影视界风生水起的范伟,赢得许多大导演的青睐。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改变范伟的性格。

他还是害怕应酬,害怕当众发言。

面对媒体手足无策。

2005年,电影《铁道英雄》首映。

洋派的刘德华,却手拿大葱逗笑观众;

张涵予深情回忆三人拍《天下无贼》时的过往。

会演戏的范伟,应对这种场面却有点笨拙。

主持人心领神会,递给范伟一个纸条。

范伟故意拿腔作调地念道:

我曾经年少轻狂,打打杀杀,堪称山东地区第一狠人!

台下一片爆笑。


安静的范伟,有一个温馨美丽的后花园。

妻子杨宝玲是他的贤内助。

杨宝玲长相甜美,温柔可人,是一名医护人员。

两人经人介绍认识。

第一次见面,她并没有看上范伟,

但接触之后,被他的善良幽默、出口成章所吸引。

老婆是他的主心骨。

范伟的压力焦虑,善解人意的老婆都懂,她几句话,就能化解他的不安。

在他不自信时,帮他重拾信心。

范伟很爱家。

紧张的演戏之余,他最放松、幸福的时刻,就是给家人做饭。

用美食,表达对老婆、儿子的爱。

儿子范曦文,和范伟一样,从小喜欢相声,

小时候完成作业后,听一段相声,是给孩子的奖励。

儿子也拜了名师——著名相声演员王平。

儿子出国留学,学成归来,是范伟的骄傲。

他常与爸爸一起探讨他演的角色,

并给出良好的建议。

范伟十分欣慰。

范伟接受专访时,谈及他“举手投足都是戏”,

似乎什么角色,在他手里都是“平趟”。

范伟笑着说:

平趟那是结果,过程其实是披荆斩棘,每个角色的前边儿我是特别较劲,可能你前边儿特别较劲,后边儿结果会好一点,前边儿你想得多了,注意得多了,谨慎了,可能后边儿遗憾少点。

对于电影中的角色,

哪怕有一点“瑕疵”,比如山东方言没说好,即使导演认可效果挺好。

他也会纠结。

直到50岁以后,他才不会为这些事情失眠。

范伟写人物小传之认真,业内出名,

角色只有5句台词,他也一定要写人物小传。

有的小传会写长达上万字。

他要把人物完全消化了,表演时再做减法。


回首当年演小品的岁月,他至今都觉得很难过:“压力太大了!那个时候能扛得住,现在这个年龄有点儿扛不住!”

对于如今的工作和生活,

他很满意:“我也不想挑战什么,也不想控制什么,更不用保持什么,就这样过挺好的,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对于赵本山和范伟的散伙,有多种说法。

大家最认可的,

就是成功之后的利益不均。

高秀敏曾说过,

赵本山最辉煌时,一次和范伟合作表演节目后,

获得了42万的酬劳,结果只给了范伟7000块钱。

高秀敏说,哪怕你给他个零头,2万也算。

范伟从来没做过任何回应。

但他再也没有和赵本山一起演过小品。

不管说不说,矛盾肯定有。

但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最近几年,在影视界功成名就的范伟,似乎解开了心结。

和赵本山握手言和。

范伟透露,没事的时候,他会给老大哥打电话问好。

尽管范伟已是公认的戏骨,但他接戏仍非常谨慎。

范伟自言性格所致。


问他准备一个角色需要多久?

范伟说“最从容的是俩月左右;再紧点儿,一个多月;如果半个月就觉得心里没底了。有时实在无法割爱,我就会跟导演说我能不能晚点进组,我在家消化消化准备准备,他们一般都理解,我一定在家里头好好想一想,想明白了我再去拍。”

正因为如此敬业地对待每一个角色,

所以范伟才能塑造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

问范伟还想挑战什么角色?

范伟笑说:“不太敢挑战。 只要是角色能吸引我,心里的坎儿能过得去,我就能演。现在也是有意识地尝试一下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题材。

范伟以前拍戏注重自己演的角色,

而现在,他很注重团队的重要性。

好的团队,大家会一起碰撞出好的作品。

拍戏之余,范伟喜欢做一些不用动脑的事儿,

比如散步、做饭。

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

沉浸在“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愉悦中。

脑子歇过来了,就开始看书、看电影,

演电影后再看电影,看电影就像看工具书,

一部两小时的电影,他能看四小时。

要琢磨,要分析。

说起表演在自己生命中的位置,范伟以“人生半部”而珍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范伟对表演有了新的感悟,

“我觉得什么事儿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绝对的对错,演人物也是这样,他一定是多色彩的。”

除了演戏,范伟的生活低调平和,这在喧嚣的影视圈非常难得。

范伟表示,低调是常态,高调反而是很难的事,

范伟还笑言,自己被现在的网络吓着了。

“现在都是直播,你要是错了一点儿,就是永远地错了,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我年轻的时候没有直播的这种恐惧。”

范伟入驻社交平台11年,一共只发了88条动态。

在社交平台上,范伟的认证仅有八个字:

内地笑星、演员范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小品   影视界   寡言   笑星   影帝   观众   导演   演员   儿子   角色   电影   范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