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果子先烂,晚成的大器后出,这是至理


我们胶东这里有一句俗话,叫做:早熟的果子先烂。

现实中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每年春暖花开之后,桃呀、李呀、杏呀什么的就开始结小果果了。初夏时节,树底下便掉落了若干的青果子,有的带一星半点的红色,个头不大。掉落在树底下,连虫子都不喜欢吃。因为这样的果子还没有成熟,味道是酸涩的。那些喜欢甜的虫子,都到树上啃晚熟的果子去了。而那些长得晚的果子,才会真正的成熟,个头大,色彩红艳,口感甜脆,不仅虫子喜欢,人们也喜欢。

这就是早熟的果子先烂的道理。用在人的身上,那就是大器晚成。

记得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做《伤仲永》,是宋朝王安石所写。讲述的是金溪这个地方有一人家,世代以耕种为业。有一个孩子叫仲永,至五岁时都没有接触过书籍一类的东西。有一天突然哭而求之,父亲惊异之余,便从别人家里借来。这个孩子当即就写了四句诗,大意是孝养父母、团结乡邻家族。从此后,往往作诗立就,同乡之人非常诧异,就宴请其父亲,或者以钱币乞诗。仲永的父亲以此为利,带着仲永四邻奔走,没有让他上学。等仲永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王安石回乡,见到了这个神童,让其作诗,不如以前。又过了七年,再询问仲永的情况,已经“泯然众人矣”,与普通人没有区别了。

王安石因此叹息说:仲永的资质是天生的,最终成了一个平庸的人,是后天的教育没有跟上。天资如此好的人因为没有后天的培育都成了普通人,何况那些天生不聪明、本来就很平凡的人呢?说明了后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故事和结果,必然让我们想起这么一个道理:德不配位,福泽难留。德从何来?德是需要从后天的历练中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在寂寞中锤炼,在清苦中积淀。锤炼出来的是韧性,积淀留下的是厚度,这都是德。

古人有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非常清楚地表达了后天的教育、锤炼的重要性。

时下的人们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成名要趁早”,为了出名,不惜代价。结果往往如流星、似昙花,眨眼即过。这两天,那个曾经的外籍“顶流明星”宣判实刑十多年,并驱逐出境,就是现实版的“伤仲永”。但不同的是,古时的仲永虽然成了普通人,毕竟还能过正常的生活。而现在的此类人,已经被时代所唾弃。

人生漫长,青春易逝,应着眼于高远,立足于当下。高远的是理想胸怀,当下的是脚踏实地。能够笑到最后,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早熟的果子先烂,晚成的大器后出。当你付出若干努力后,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不要灰心,要知道:成大器离你就越来越近了。

天道酬勤。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金溪   知本   果子   胶东   大器   虫子   普通人   后天   道理   父亲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