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专家谈:“新技术带来了不确定性”

这是10月8日拍摄的克里米亚大桥起火现场。 (新华社/塔斯社/图)

对话者:

大卫·冯德威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副总裁

赵小卓北京香山论坛秘书处副主任、大校

格里高利·艾伦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治理项目主任、战略技术项目高级研究员

武文抗越南国防部国防战略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前所长

綦大鹏国防大学战略咨询中心主任、教授

袁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

“我们在讨论战争形式的演变时需要保持谦逊的态度。”2022年12月2日上午,在2022北京香山论坛专家视频会上,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副总裁冯德威如此表示。

从阿富汗战争,到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人们深刻感受到,世界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型军事技术推陈出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战争理念不断演进。

值此历史节点,思考战争形态究竟在哪些地方发生变化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次视频会“战争形态的变与不变”议题中,多位中外专家围绕战争中的新技术、战争形态演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技术带来了不确定性”

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副总裁大卫·冯德威(David Finkelstein)是一名退役美国陆军军官。他曾在西点军校教授中国史,并曾担任美国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顾问。他认为,在试图准确预测未来战争形态的时候,尤其是在面对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其预测结果往往“难如人意”。

“回顾历史可以知道,新技术一旦在战场上开始应用,会带来许多令人感到忧心忡忡的意外。”冯德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举例称,一战爆发前夕,各国军事专业人员都非常了解新技术进展。但是,1914年的军事专业研究者无法想象的是,这些新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会对战场产生什么样的实际影响。

军事人员们往往会努力对战争作出预测,比如从最近发生的冲突中吸取教训、为未来提供线索;或者考虑新兴技术和战备能力,并试图去想象在战术或战略层面的影响;此外,他们通常会制定新的作战理论,试图说明吸取了什么样的教训等等。

“政治和军事的领导人永远都在寻求快速的,还有绝对性的战争,但即使使用新技术,也很少有人真正实现快速决定性的短期战争,哪怕是1914年间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将军,或者是2022年正在处于战事当中的普京总统。”冯德威说。

“我们已经目睹了现在的战争正在改变形态,并且改变速度也非常快。”北京香山论坛秘书处副主任赵小卓大校以无人机技术举例称,这项技术为上世纪研发,在本世纪却被大规模频繁使用,比如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的部署,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冲突中的亮相,以及俄乌战场上大规模投入等。

赵小卓认为,无人机已经越来越多地扮演战场上的重要角色,并且它已经开始能够定义现在的战争形态。所以,“研究这样的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

“从俄乌战争中可见,商业的技术正在体现出重大的军事影响力。比如一些商业公司生产的消费型、工业型无人机正在‘被迫面对一个现实’——他们的商业无人机技术现在在军事领域使用。”格里高利·艾伦曾任美国国防部联合人工智能中心治理项目主任,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具有较为专业的科技背景和技术储备知识。

“比起造价几千万美金的军用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在战争中实际表现并不完美。但是,它的成本很低,所以依然受到军事部队的青睐。比如在叙利亚的ISIS,很容易从商业公司手中采购到无人机及系统,实施无人恐怖袭击。”格里高利·艾伦说,“这是巨大的挑战,可能会成为大规模战争的导火索。”

“混合战成为新特征”

如果按照主战兵器的技术属性,战争形态大体可以分为: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等。回顾战争发展史,从冷兵器战争成熟到热兵器战争的兴起,中间足足间隔近千年时间。但到当今时代,信息化战争这个形态还没有完全成熟,而智能化战争的脚步却已经临近,信息化的高阶段和智能化的初阶段已经交叠融合。

“一场战争中,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多种战争形态的特征会同时出现混合叠加,这可能会成为未来战争的状态。”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袁艺以本次俄乌冲突说明称,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并发生主战作用的武器仍然是坦克、飞机、大炮等装备,一定规模和自主程度的无人装备走向战争,特别是北约、俄军还有尖端的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得到实战检验。此外,美国及北约利用自身的信息化、智能化优势,为乌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美国及北约的信息化、智能化赋能了乌军的机械化,使得俄军应对起来倍感吃力。这就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的威力。”袁艺说。

“混合战将是未来战争形态之一。”越南国防部国防战略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前所长武文抗也对战争形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混合战由不同战事构成,比如说不断的信息战,还有恐怖主义袭击,以及在经济、信息战或者是制裁、媒体干预、网络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危机等。”武文抗表示,在数字化加持下,互联网成为了信息的主战场。比如,媒体运用不同的技术塑造一种形象,或者是瓦解一种形象,这样会造成一种精确的打击。

“随着更多的信息技术开发出来,针对网络空间的网络打击也会更加严重,计算机信息网络也会更容易受到未来网络攻击的影响。我相信这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和政治战。”武文抗说。

对于混合战的趋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咨询中心主任、教授綦大鹏也提出类似看法。他认为,未来战争可能呈现“战场多域化,军事智能化,混合战总体战特征突出,局部冲突造成全球动荡趋势明显”等特点。

綦大鹏还提出了“两个战场”概念,一个是在军事上一线作战部队至今的战场,一个是双方经济社会之间的体系性对抗,“而这种经济社会体系性的对抗,它与一线战场的对抗同样至关重要”。

“什么是不变因素”

不断发生的冲突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新型战争的演变。那么,还有哪些是战争趋势中的不变因素呢?

“第一,战争制胜核心机理没有改变,对战争任何一方来讲,利用不对称的优势取胜的原则没有改变。第二,人心的向背仍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綦大鹏以军事智能化趋势为例说明称,智能化也确实给武器状态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巨大优势,但是即使是军事智能化弱势的一方,它也总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有利于自己的部队优势。

比如阿富汗战争中的塔利班,利用阿富汗多山地的相对封闭的地理优势,以及阿富汗民族认同的文化优势,在阿富汗战争开始的时候,虽然遭到严重的打击,损失惨重,但最后却能赢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普遍民族觉醒。各个民族国家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很难再像二战之前那样,可以用枪炮或者军事手段,去逼迫一个国家服从自己的战争意识,利用军事手段奴役和奴隶一个国家。

今天的智能化战争手段可以夺取战争的优势,但是不可能凭借这样一种智能化的优势,来获得对方国家民众的支持,甚至还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因此,军事智能化的发展不能过度使用,必须坚持科学伦理规则,不能因为身藏利器就随意杀戮,不能以智能优势搞舆论欺骗,否则将会失去国际国内的民心,这点也是中国对待高科技发展和军事智能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綦大鹏说。

“关于战争形态的演变,我认为有一个内在逻辑。”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袁艺说明称,当一种新的军事技术出现时,技术专家就会想方设法把它物化成一种装备;有了大量列装部队之后,便会形成专门的作战力量;有了相应的军事力量后,军事家们就会想方设法运用,并形成相应的战法和相应支撑理论;当战法和理论普及之后,它就会固化成人们头脑中的观念,最后才能形成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所谓的战争形态。

从技术到装备,到力量到战法,到理论最后到战争形态,这其中需要经过一个传导周期。“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军队能把技术周期压缩得更短,他就会在军事竞争中更加占据主动。”袁艺说。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格里   军事科学院   北约   阿富汗   香山   新技术   战争   无人机   人工智能   不确定性   形态   战场   优势   战略   未来   专家   军事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