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赏析 - 孟子对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益

图片来自互联网

仁义和利益之间有什么联系,当孟子求见魏惠王时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孟子前去求见魏惠王,魏惠王劈头就问孟子:“您不远千里而来,能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的回答非常直接,他告诉魏惠王说:“君主您何必张口就要利益,有了仁义就足够了!如果君主光说为国谋利益,大夫光说为家谋利益,士民百姓所说的也是如何让自身得到利益,上上下下都追逐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只有仁爱的人不会抛弃他的亲人,忠义的人不会把国君放到脑后。”魏惠王点头说:“对。”

孟子与魏惠王的一席话中直接阐述了仁义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仁义才是最重要的利益。这个观点来自孟子的老师孔子,当孟子拜孔子为师后,曾经向孔子请教治理百姓什么是当务之急。孔子认为:“叫他们先得到利益。”孟子问道:“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孔子回答道:“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经》中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又说:‘用利益安顿人民,以弘扬道德。’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孔子孟子对仁义的作用进行了定位,即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孟子之所以向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是因为谈话对象不同的原因,魏惠王作为国君,地位和思维肯定不同于平民百姓,能够像国君宣扬仁义,被接受的可能性要高于平民百姓。

至于仁义究竟能否转化为利益,实际上并非一概而论,宋襄公倒是坚持了仁义,结局却很悲惨。

推荐阅读 ¥4.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孟子   仁义   国君   忠义   易经   孔子   利益   贤德   平民百姓   资治通鉴   尔虞我诈   高于   仁爱   君主   百姓   国家   魏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