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登基为啥大哭大闹

114年前的今天,1908年12月2日 (农历冬月初九),生不逢时的末代皇帝溥仪登基。

光绪34年(1908年)10月,光绪、慈禧先后病笃。慈禧死到临头仍念念不忘把持政柄,突然决定立溥仪为嗣,并于10月20日发下“懿旨”,召溥仪入宫。结果演出了一场溥仪大哭殿的闹剧。

溥仪闹殿后第三天,慈禧就一命呜呼了。慈禧死后举行了正式的国丧。消息传开,许多有钱的中国人群集卖唱的园子里(妓院的俗称),公开欢庆。

两周后,12月2日,溥仪登基。溥仪的登基大典在紫禁城最大的宫殿太和殿举行,当天,北京天气出奇的寒冷。无论是负责奏乐的乐师,还是太监宫女们,都冻得浑身打颤。溥仪被摄政王抱坐在龙椅上。

繁杂的仪式即将开始,先是文武百官们一个接一个跪倒在溥仪面前宣誓效忠。对于一个3岁孩子来说,这是从未见过的大场面,哭闹是肯定的。恰逢能管住溥仪的奶妈不允许进入太和殿,只能是载沣陪在溥仪身边。

对于冗长的登基大典,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了当时的感受,“照章要先在中和殿接受领侍卫内大臣们的叩拜,然后再到太和殿受文武百官朝贺。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

到了后面,溥仪的耐心完全没了,在龙椅上又哭又闹,载沣死死按住溥仪。溥仪自己挣扎着哭喊,“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有孩子的父母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孩子吵闹不听话,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当文武百官三跪九叩时,溥仪哭声越来越大,载沣治好边哄边说,“别哭别哭,快完了!”

登基大典结束后,文武大臣们认为不详,因为载沣说的那七个字。“怎么可以说‘快完了’!”谁也没想到,载沣一语成谶。仅仅过去了三年,大清王朝就分崩离析。此后,溥仪的命运此起彼伏,至死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直到1967年10月因病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太和殿   政柄   紫禁城   光绪   国丧   文武百官   大典   大臣   慈禧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