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雪》为例,教大家这样引导孩子写作文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朋友提议让我写一篇雪的文章,雪的文章不难写,写雪的颜色,雪的形状,雪的触感,人在雪地里的玩耍。但是这样写出来的一篇文章,它比较普通,也比较单调,适合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孩子使用。恰好前几天写即景的文章,我写得不好,出现了一点失误。

所以今天我就以下雪即景的方式去写这个雪。今天这一篇文章我写得稍微有一点艰难,我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从雪刚开始的样子写到中间的样子,写到最后的样子,把刚开始带给我的感觉,中间带给我的感觉和最后带给我的感觉,以眼睛看到的方式,耳朵听到的声音,还有身体的触感,这样的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我刚开始的时候写的是雪在下之前天空的颜色。我们知道下雪之前,天空的颜色一般会变得比较灰暗,有一点压抑。然后我又写雪刚开始下的样子,我选择的是刚开始的雪不密集,不是小颗粒状的,而是片片的雪花那一种从空中零落的飞下来的状态。

写雪零星的从天空中落下的时候,我用了拟人的修辞,把它们想象成东一朵西一朵地飘着,伸出手,想接一朵在手中时,它理都不理,躲过你的手去往了另外的地方。然后接着写雪慢慢变大的时候,变稠密的时候。先写了眼睛看到的它们的样子,把它们想象成白色的精灵,然后又用拟人的修辞把他们想象成相约来到人间。

为了让文章的内容更加的丰富,我就用了一组排比句,把他们下落的样子进行了想象。有的身子挨着身子,有的头碰着头,有的手挽着手,有的脸贴着脸,有的背对着背,他们一团结地面就变白了。这样的描述能让读者感受到雪越来越稠密,往下落的速度越来越急,为下面厚雪作铺垫。

在这个过程中,我把镜头拉在了自己的身上,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写出孩子对雪的惊喜。比如我写到我扬起脸,张开嘴巴,等待着雪落下。雪花怎么样落到我的头上,身上、脸上、嘴巴里,然后我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凉凉的冰冰的,整个人像浴在薄荷冰水里来进行了这样一个想象和镜头的切换。

最后写的是雪越下越大的样子,把它们想象成鹅毛,想象成白色的飞絮,想象成棉花糖,铺天盖地的往人间赶。然后又把镜头拉在自己身上,把自己设置在站在雪地的中间。这时候自己的头发会变白,眉毛会变白,身上会变白,把自己的鞋子设置成一双彩色的鞋子。我设置的是红鞋子,红鞋子也变白了,那么整个人就变成了一朵最大最白的雪花,把自己融入到雪中。

然后接下来是一个动态的呈现,因为这样的雪让人非常的开心激动、兴奋。所以说小作者就在雪里撒起欢儿,唱啊蹦啊跳啊。雪地上留下了作者一串串的脚印和欢快的叫声,进行一个动态的呈现。

最后是文章的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是这个雪变厚的结尾,把雪想象成厚软的银毯,然后树上房子上想象成银装玉砌。特别是最后一句话,我是这样写的,眼里心上已是人间天上了。

这时候白茫茫的人间,真的就像天上的琼楼玉宇,所以可以把这个天上人间进行一个来回的切换。这篇作文可以当做落雪即景的作文来看待,适合中高年级的孩子进行赏析。而且作为一篇小小的稚嫩的散文来说,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范文

天空变成了铅灰色,低低地压下来,让人有点压抑。

不过也只是几分钟的工夫,压抑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有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初开始,雪花是零零星星的。东一朵西一朵地飘着。伸出手想接一朵在手中,它却理都不理地躲过你的手,去往了另外的地方。

我把手缩了回来,继续盯着零星的雪花看。

看着看着,零星的雪花就稠密了起来。它们变成了白色的精灵,相约到人间起舞。有的身子挨着身子,有的头碰着头,有的手挽着手,有的脸贴着脸,有的背对着背。

它们一团结,地面就变白了。

我下了楼,走到地面上去。这才发现,地面只是薄薄的一层白。但这也足以让小孩子兴奋的了。

我仰起脸,张开嘴巴,等待雪落下。

呀!一片片雪花落我头上,身上,脸上,嘴巴里了。凉凉的,冰冰的,我整个人像浴在薄荷冰水里了,这感觉,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现在,雪越下越大了。它们变成了鹅毛,变成了白色的飞絮,变成了棉花糖,铺天盖地往人间赶。

不一会儿,我也成了白色的精灵了。

我的头发白了,眉毛白了,身上白了,红鞋子也白了,我成了一朵最大最白的雪花了。

我开始在雪地里撒起欢来。我蹦啊唱啊跳啊,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了我一串串欢快的脚印,雪花和着我的欢闹声,更加撒欢似的落下。

地面的一层白完全变成厚软的银地毯了。树上房子上银妆玉砌,眼里心上已是人间变天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即景   稠密   雪花   鞋子   地面   身上   样子   白色   人间   感觉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