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吃里扒外”的十大叛徒

马有垂缰之义,犬有施草之恩。

羊羔跪乳报母恩,猿偷仙果自奔。

蛛织罗网护体,鼠盗余粮防身。

梅鹿见食等成群,无义之人可恨!

有战争就会有背叛者,这点在《封神演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不过背叛分为很多种。首先,被擒之后敌方晓以大义,被说服归降的可以理解,比如邓九公、郑伦;其次,受到上位者伤害导致忍无可忍的无可厚非,比如黄飞虎、苏护;最后因血脉关系出现反复的情有可原,比如殷郊、殷洪。

抛开上述三种情况,完全因主观因素而做出与所属阵营相反举动的“吃里扒外”之人,我们将之称为“叛徒”。

8-10 轩辕坟三妖

轩辕坟三妖指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她们受女娲指派,进入朝歌迷惑纣王,断送殷商江山,从这个角度讲,三妖和西岐或者说阐教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都是纣王的敌人。这里说句题外话,原著中从来没有“九尾狐狸精”这一设定。

尽管三妖残害了不少生灵,也害死了不少忠良,使得天下人恨不得啖其肉、寝其皮。这点也确实违背了女娲“不得伤害无辜”的指令,但是从根本上讲,他们如此做是在履行“覆灭成汤江山”这一工作职责,方法或许不可取,但算不得背叛。

真正的背叛出现在朝歌即将城破,纣王大败负伤之后,由于多年相处,三妖对纣王产生了感情,在这一刻已经完成使命的她们没有选择隐遁,而是替纣王出战周军。尽管由于法力低微,被一众阐教门人杀得大败,但是这番举动无疑是对女娲的一种背叛,也违背了她们的初衷。

7 土行孙

土行孙是阐教上仙惧留孙的弟子,有百年道行,这点在阐教三代弟子中堪称翘楚,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久居深山憋傻了,居然被申公豹三言两语说动,偷了老师的捆仙绳下山相助邓九公讨伐西岐,这无疑是叛徒行径。

照理说姜子牙代天封神,出仕周军讨伐成汤是三界大事,土行孙不应该没听过风声,然而事实上他似乎真的全然不知。在这种情况下,他先是治好了邓九公和邓婵玉的伤,又利用捆仙绳连败哪吒、黄天化,甚至为了能娶邓婵玉施展地行术刺杀姬发和姜子牙,亏得杨戬机智,不然让其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正所谓“不知者不罪”,所以在最后姜子牙和惧留孙饶了他的性命。不过理解归理解,曾经做过叛徒的既定事实是无论怎样也无法改变的。

6 马善

马善与温良是结拜兄弟,殷郊下山时收服二人,投到商营中讨伐西岐。

战场上,马善为邓九公所擒,让人感觉除了三只眼,他似乎没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在将其处斩时,马善的表现却让周营上下大吃一惊,居然“即砍即生”!眼见常规操作奈何不得他,阐教众门人便以三昧真火对其进行灼烧,不成想反而让其借火遁跑了。

发现马善来历不凡的杨戬借来了照妖鉴,查出了其根源,原来他乃是燃灯道人琉璃灯的灯焰。于是燃灯亲自出手,将其收服。

说起来,马善实力平平,并没有给周军带来什么伤亡,不过作为阐教中人居然毫无理由的相助殷商,这等于变相同主人为敌,所以称之为叛徒并不为过。

4、5 芮吉、邓昆

如果说刚才提到的五位或多或少有些客观因素使他们成为“背叛者”,属于情有可原的一类,那么芮吉和邓昆则是赤裸裸的背叛,属于让人鄙视的那一类。

姜子牙兵伐临潼关,守关副将卞金龙为黄飞虎所杀,其子卞吉为报父仇,在关前立下“幽魂白骨幡”。此宝可散魂,除非有特制的破解符,不然从幡下过的人、兵器、法宝必然魂魄游离,这让周军上下一筹莫展。

而朝歌方面,或许是终于意识到事态严重,纣王难得的为前线发送了援兵,而临危受命的主将便是芮吉、邓昆两位侯爷,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二位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投靠西岐,于是乎先是从卞吉处骗了破解符暗中联系姜子牙,又以通敌之罪陷害杀死卞吉。而洞悉真相的守关总兵欧阳淳也被二人联手所杀,于是临潼关告破。

书中称二人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不满纣王暴政,但不满其暴政的人很多,都是坦坦荡荡的插旗造反,唯有这二位玩了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仅叛商投周,还主动交了一份投名状。这样的品性让人很难相信他们是因大义而归周,怎么看都像是觉得殷商大势已去而为自己谋个前程,其行为令人不齿。

3 申公豹

申公豹的知名度相当高,提到他很多朋友都会想到那句“道友请留步”,实则在原著中从来没有过这句话,而且申公豹的笔墨也不算多,他终生没有去过朝歌,所以也不是所谓的殷商国师。当然了,这些和他是“叛徒”并没有什么关系和矛盾。

从申公豹的表现看,他的修为不算低,毕竟能糊弄的姜子牙差点交出封神榜。不过他入门比较晚,因为还要称只有七十多岁、拜师才四十多年的姜子牙为师兄。或许正是因为申公豹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强过姜子牙,所以对老师元始天尊选择让姜子牙代天封神颇为不满,于是在被南极仙翁教训了之后,怀恨在心的申公豹展开了报复,四处搬弄是非,哄骗一些不知就里的炼气士与姜子牙作对。万仙阵,他更是直接出现在截教的阵营中,从排场看还颇有地位,书中甚至称其“总督万仙”,一时间倒也风光。

个人觉得,申公豹看起来机智,实则不过是元始天尊手中的棋子。元始天尊之所以收姜子牙和申公豹为徒,明显是带有目的性的。姜子牙能力平庸,头脑也不清明,为何元始天尊会选择他?因为借人间这场大战需要有足够的伤亡来凑齐三百六十五路正神,若是能力太强的人来领军,直接横推到朝歌,怕是天下平定也没有那么多的死伤,难不成到时像对待飞廉、恶来那样集体砍头吗?

申公豹同样如此,他的本事强过姜子牙不假,可是他就没想想昆仑那么多上仙,元始天尊为何选择了最弱的姜子牙?摆明是有深意的,而申公豹不仅没想到这一层,还妒火中烧,自作聪明的与姜子牙作对,结果正中了元始天尊的算计。元始要的就是申公豹如此做,间接为封神大计“添砖加瓦”。

处处落入算计之中不自知,还背负了“吃里扒外”的骂名,申公豹很好地体现了何为得不偿失。

2 崇黑虎

崇黑虎一早就亮明了反商的态度,为此不惜“大义灭亲”,因而得到西岐内外的一致好评,然而他真的如表现的那般明大义吗?在我看来,崇黑虎是典型的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原北伯侯崇侯虎并不算佞臣,他和费仲、尤浑是有本质区别的,作为四大诸侯之一,他对纣王唯命是从,尽管纣王暴虐昏庸,但崇侯虎作为臣子听命于君王算不上错。若说问题,充其量是没有姜桓楚、鄂崇禹的铮铮铁骨,为了活命不惜“投靠”妲己。你可以说他贪生怕死,却不能称之为奸佞小人,因为他除了奉命行事外,从来没有阴谋算计过谁。姬昌在面对纣王甚至费仲、尤浑时不也虚与委蛇吗?

可是崇黑虎做了什么?他不仅不给哥哥帮忙,反而以大义之名将崇侯虎擒获交给了姜子牙,直接导致了崇侯虎身首异处,而他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四大诸侯之一的北伯侯,这不是典型的扫清障碍好让自己上位吗?

《说岳全传》中有这么一段,曹宁和叛宋的父亲曹荣在战场上话不投机动武,结果一时激愤将父亲枪挑,事后岳飞将曹宁赶出了岳家军,理由便是父有过,自有人收,但是天下间就没有子杀父的道理,曹宁也因而自刎。而崇黑虎擒兄上位比曹宁的行径要恶劣得多,却受到好评,让人三观尽毁。

崇侯虎或许知道自己多行不义,将来怕是难以善终,但怕是做梦也想不到最终将他送上断头台的会是自己的亲弟弟。所以,当我看到渑池之战,崇黑虎葬身于张奎之手时,颇觉大快人心。

1 长耳定光仙

不得不承认,长耳定光仙很聪明,书中说他看见阐教的人物,觉得人家如何如何仙风道骨,相比而言截教怎样怎样不堪,所以心中动摇。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开脱之言,归根结底,他是看出阐教与西方教联手的实力要强过自家,所以生出了反叛之心,这才是他最终变节的根本。然而,他没有声张,而是将这些藏于心中,依旧呆在通天教主身边,做一个看似人畜无害的“乖宝宝”。

等到通天教主将最后一道保障六魂幡交给他时,他没有规劝师傅,也没有拒绝,而是表面顺从的接过法宝,转头便投了阐教,并将宝物献出,同时细数老师和本教的不是,从而赢得了四圣的认可,改换了门庭。

老师的信任在他看来远不如自己的前途重要,这才是真正的长耳定光仙,一个极度自私、吃里扒外的叛徒。


妖若有情妖非孽,人若无情怎为人?以大义为名,行利己之事,这种人比纣王那种纯粹的恶更可恶。上述十位中马善、土行孙、轩辕坟三妖尚且有情可原,至于其他几位皆为一己之私,看似占据大义,实则作为让人难以认同。

封神演义 ¥2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吃里扒外   叛徒   潼关   女娲   封神   轩辕   元始   背叛者   殷商   暴政   情有可原   天尊   大义   上位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