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悟》连载 1.上进不贪 人之根本

1.上进不贪 人之根本

不求上进,难以成人;贪逐名利,灾祸之源。这两个方面,皆为立业立命之本,不可偏废。

不知上进,即为废物。不求上进,何以立业?无以立业,何以安家?无以安家,何以立命?工农商学(学者),百业可为。无论走哪条路,只要尽心尽力、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就能安身立命,收获幸福。

名利无咎,贪则皆无。名利本身都是人的价值体现,无可厚非,关键是怎么去获得和出于什么目的?靠十年寒窗苦、靠智慧和辛勤,求学成才,仕途求功名、从商求财富,皆为正道;靠投机取巧、歪门邪道去追逐名利,贪得无厌,不知足止,如毒成瘾,必陷深渊,终归名利皆失。一旦获得了财富和社会地位,不能把持自己走正路、做正事,名利也会成为灾祸之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人生观、价值观是育人立业、安身立命之基。父母之爱之,这是最重要最长远的大事儿。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言传身教,持之以恒,打牢一生根基,父母之大爱也!

我为什么把“上进不贪,人之根本”作为开篇第一条呢?就是因为我对此感悟颇深,最为关切,认为这是一个人立业立命之根本。当然也是希望后辈自立、育儿能借鉴参考。

我的家庭出身决定我的家庭教育基础和环境背景。作为困难时期的劳苦农民,成天为吃穿生计疲于奔命的父母,对儿女的教育不会太多、太上心。父母对我的影响就是吃苦耐劳。他们能在那个年代把日子过得相对富裕,房子盖得比别人家宽绰,家里收拾得比邻居整洁,都是因为父亲吃苦耐劳、母亲勤快节俭。这些都是对我无意之中、自然而然的“身教”。如果说“言传”,就是无意中捡到耳朵、记在心里的爷爷说的“小官在挣、大官在命”;父亲说的“吃亏常在”等只言片语。这些对我的影响在《凡人随笔》中已有记述。

如果说,我相比村子里当年的那些小伙伴们混得好一些,有机遇的偏爱、有恩人相助的因素,但更关键的是靠个人吃苦耐劳、努力上进。比如,我从部队从事作战训练转到军事院校做教学科研工作后,二十年如一日,就是家和办公室两点一线。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返回办公室看书学习、撰写学术文章、科研课题报告,编写军队统编教材、教学教案讲义,指导修改学生学位论文等。包括寒暑假、星期天在内,几乎天天如此。就是靠这种“傻瓜认一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才有了人生的一点成就。

“上进“与”不贪”,这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贪者,在名和利上总想着投机取巧,心思不会放在个人的努力和苦干实干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军队在内,贪腐落马、身陷囹圄者不计其数。在我看来,各种原因之外,从小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教育也是有问题的。

社会文化不是指文化知识,而是指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渗透融化在人们血液里、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一种社会烙印、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很多,如家国情怀、忠厚善良、吃苦耐劳等等。但封建文化残余更容易被人的自私贪婪所接受;升官发财比家国情怀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且根深蒂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积极的一面是为国为民,青史留名,为祖上和后人争光;消极的一面是读书做官,当官发财。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其表现为人所不齿,但又难于摆脱。

张家老大读书没做官,学问做得再好也没用,村子、巷子、老院子的同年旧友瞧不起你,七大爷、八大姑也看不上你。王家小三儿目不识丁,但头脑灵光、深谙官场门道,得一官半职,坐豪车、住豪宅,人们不管他钱财何来,嘬着牙花咂着嘴,赞口不绝,羡慕不已。刘家二小子官商勾结赚了大钱,恨不得把天安门的城门楼子都搬到他家去,而在人们眼里那是有本事,让人羡慕。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出现得这么多的腐败分子,其他因素不说,这种社会文化下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走向腐败的思想文化渊源。

新时代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家长和家庭;悟透人生真谛、有着健康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有远见卓识、真正爱子女的父母,就要从小让孩子懂得“名利无咎,贪则皆无”的道理,打牢“知止”不贪的底线。这才是家族兴旺、福安永续之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立命   上进   古稀   安身立命   投机取巧   灾祸   吃苦耐劳   人生观   名利   价值观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