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熊孩子”划伤别人车,做家长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又见“熊孩子”,背后依然是“熊家长”。

近日,江苏常州一幼童用钥匙划坏一排汽车,站在旁边的家长竟眼睁睁看着不予制止。从网传视频中可以看出,被划车辆上划痕明显。此事一经曝出,立即引来网友众声指责,纷纷要求其赔偿。

其实,此事最终指向的还是“子不教父之过”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亦即“熊孩子”背后有个“熊家长”的问题。

从“熊孩子”大闹高铁,乘客提醒反被家长恶语相向,到电影院“熊孩子”踢前排座椅被制止,家长竟猛踢座椅致人脑震荡,再到这次“熊孩子”划伤别人车,家长放任不管……之所以引发热议,引来声讨,并不是说人们对“熊孩子”有多大意见、怀有“敌意”,而是对其背后“熊家长”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可思议,不能容忍。孩子小,活泼好动,没有分寸感,都可以理解,但做家长的不能没有分寸,不分是非。

说实话,回头看看这些引发舆论关注的事情,起因不过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只要家长态度好一些,主动道个歉,大家也都能理解,不予计较。

比如,同样是孩子划伤别人的车,深圳阳先生的做法就引来了众人点赞叫好。因为得知3岁的儿子无意间做错了事后,阳先生并没有“护短”,而是主动让儿子拿着2000元现金去给车主道歉,让他知道犯了错是要付出代价的。

同样是孩子划伤别人车,两相一对比,家长做法高下立现。人们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谁错群众心里自然也明镜似的一清二楚。

子不教,父之过。对于连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想必作为家长的并不是不懂。而一次次引发众议、冲上热搜的“熊孩子”事件过后,按理说为人父母者应该有所注意和反思才对,为何还会有诸如此类的事件被曝出?勿以恶小而为之,惯子如杀子。因此,奉劝那些“熊家长”,对于“熊孩子”惹事,千万莫再一味地放任不管或“护短”,因为,正是因为孩子还小,才需要身为父母的来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教。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刘庆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划伤   恶语相向   家长   孩子   山东   分寸   座椅   商报   此事   差距   做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